第708章 唐皇,乾綱獨斷
莫若淩霄 by 月關
2023-6-4 00:06
這次大朝會,在京七品以上官全部參加。
也就是說,回京辦事的外地官員,也要參加朝會。
官員太多,在大朝正殿萬象神宮舉行。
萬象神宮,正式名稱叫明堂。
明堂,明政教之堂。
穹崇明堂,倚天開兮!
五更天,穆公公和小高公公就帶著人忙活起來。
他們在萬象神宮布設黼扆、躡席、熏爐、香案……
天色微明,晨星寥落,秋風猶寒,住的遠的大臣便已開始向宮城進發。
旭日東升,紅艷艷如壹盤大磨懸掛天邊的時候,禦史大夫唐大寬帶領幾位殿監禦史趕到殿西廡,傳訊在此等候的百官就班上朝。
唐大寬頭前引領,眾監察禦史排列左右,糾察百官儀容。
後宮裏,唐治起的也挺早。
新選秀女近日才準備入宮,但東宮時就已跟了他的人只是跟著選秀走個流程,實則早在宮中。
昨夜由三思、九真侍寢的。
兩個承了壹夜雨露的小美人兒,軟手軟腳地親自侍奉唐治穿戴。
隨後,禦輦承駕,直奔明堂。
唐治身穿袞服,頭戴冕旒,隆重上殿。
百官在典儀唱贊下行禮,通事舍人引文武百官見禮後各就班位。
隨即,大殿上壹片寂然。
這是特朝,既然是皇帝要求召開的特朝,必然是因為皇帝有重要大事曉諭百官,大家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先來個“有本早奏”。
唐治雙目從冕旒的珠玉之下掃視過去。
平時上朝,他不用穿的如此隆重,但這般隆重,除了說明今天這個朝會不同凡響,而且他還發現,如此穿戴,另有妙用。
那就是,面前這幾串珠簾兒壹掛,他的喜怒便隱藏住了。
他的目光看向誰,百官也看不清楚。
但他看百官,卻清清楚楚。
唐治緩緩掃過群臣,在群臣屏息靜氣時,開口說道:“朕禦極以來,為國號事、為皇後事,百官爭執不休。朕甚為憂慮。”
狄閣老翻了個白眼兒,都不帶掩飾的。
妳憂慮?妳憂慮個茄子!
老夫著急上火的時候就喜歡吃東西,妳著急上火的時候就喜歡找女人唄?
憂慮得都搞起選秀女來了!
前些天妳來我家,吃了燈草灰,放個輕巧屁,說要立我乖孫為妃,下文呢?
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呸!
唐治道:“朕的祖母稱帝,實因後繼乏人,為承祖父之誌,不得已而為之。祖母殯天時,已去帝號,復為後。但,本朝因此出現了自古未有之先例,這,也是事實。
故,百官爭執,非是因百官有意爭執,實是因這種前所未有之情況,令眾臣工也無所適從了。”
李義夫也暗暗翻了個白眼兒,這話妳不早說?我們保周的、復炎的,已經打成了壹鍋粥。
現在被貶謫的大大小小的官員已經二十多位,送去大理寺待查的五十多位,受牽連罷官的、降職的、處分的中下級官佐數百人了,妳才說?
唐治道:“復炎為國號,有復炎為國號的道理。續周為國號,有續周為國號的道理。無論朕如何抉擇,都不為錯,卻會令天下臣民,產生紛爭。故……”
唐治提高了嗓門兒:“朕於國號,已有決定。”
百官呼吸壹緊,壹起擡起頭來。
唐治朗聲道:“既然我朝之變化,開未有之先例,朕又如何不能行未有之事?朕決定,以國姓為國號,定國號為唐。明年元月壹日施行!”
這壹句話,唐治提足了丹田氣,用他以“子神練氣術”、“雲螭練氣術”交匯成功之後的功法宣了出來。
根本不用小高公公高聲傳話,再加上這萬象神宮建築,本就是擴音的效果,萬象神宮內所有官員聽得清清楚楚。
皇帝要立壹個新國號?
不是炎,也不是周?
壹時間,復炎派和保周派都有點懵,沒有第壹時間反應過來。
宰相樓士德已然大象般腳步沈重壹踏,出班長揖道:“臣附議。”
狄閣老橫了樓士德壹眼,老家夥,長這麽胖,動作倒快。
他撣了撣衣袖,也出班長揖道:“臣附議!”
大宗正賀蘭隱隨之出班。
這三位,壹位在武將中擁躉眾多,壹位在文臣中威望隆重,還有壹位,是目前皇族的意誌代表。
三位同時出班表態,搶了個先,李義夫和曾佛恩便落了下風了。
而且,馬上就有更多的官員站了出來,立即高呼附議。
“朱雀臺”大督公畢開旭帶著幾個擅長速記的部下,站在萬象神宮第三層兩角的暗層裏。
他們從這裏,可以清楚地看清殿上百官,但百官就算仰起頭來仔細找,也發現不了他們。
“速記員們”正飛快地記下隨樓、狄、賀蘭三人第壹時間出班的百官名姓。
唐治的計劃,事先只告訴了令月公主。
他知道,狄閣老是個遵崇“君子黨而不群”原則的人,絕不會事先泄露於人知道。
但,令月公主卻不然。
而百官正在爭執該用炎還是周為國號,唐治突然拋出壹個“唐”,就算不反對的大臣,也會有個消化過程。
所以,第壹時間站出來附和的,大概率是得到令月公主授意了。
令月公主必然以為他為了自己登基以來第壹個重大決策能順利通過,以大漲他的威望,必然早就拉攏說服了壹大批官員。
所以,她通知自己的人同樣出班表態,並沒有什麽。
更何況,她行動在即,成則王,敗則賊,也無所謂顯露實力了。
可她沒有想到,唐治並沒有事先和很多官員通氣兒。
所以,雖然不是全部,但這第壹批站出來的官員,必然有很多是受令月公主所左右的。
“朱雀臺”先把名單記下來,再鎖定這些人重點調查,雖然依舊有漏網之魚,但是已經可以囊括令月公主在朝中的主要力量了。
唐治倒不會因此就對他們怎麽樣,還是要看他們對於令月的陰謀是否有參與。
普通的追隨者,感恩提拔者,只要沒有大錯,依舊可以任用。
狄閣老、樓士德他們,何嘗不是各有追隨者?
唐治不會幼稚到讓所有大臣都以直線的方式效忠於他。
這個時候,堅定追隨唐治的壹群新貴才反應過來,連忙出班表態。
包括信任、擁戴狄公的、樓公的文武百官,也紛紛出列。
眼見朝堂之上,大半官員已經站了出來,復炎領袖曾佛恩,保周領袖李義夫也只能默然出列,俯首長揖,他們沒有說話,這大抵就是“服從組織安排,保留個人意見”的態度。
“明年元月壹日,舉行大朝會。外邦諸藩使節,壹體參加。”
“是日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百神從祀。唐氏祖宗配享,則天大聖皇後亦配享!”
賀蘭曌稱帝後,太廟就變成了賀蘭氏的太廟,不過,前朝大炎的歷代君王也配享太廟。她的公公、她的丈夫……
如果這壹代帝王傳給了賀蘭氏,那麽唐家的後代,就沒有人可以進太廟了。
賀蘭曌甚至擔心,將來不只她的公公和丈夫被移出太廟,就連她,作為唐家的媳婦,也被移出去。
這成了她重新選擇自己子嗣後人為繼承人的壹個重要原因。
而現在,新國號既立,唐氏為唯壹皇族,賀蘭曌作為特例配享太廟,處理手法與其祖母如出壹輒。
但,賀蘭氏的列祖列宗顯然是要從太廟中移出去了。
百官都悄悄看向賀蘭隱,申王殿下可是第壹批站出來擁戴改國號的人,現在如此……他做何想?
賀蘭隱卻面不改色,從容而立。
唐治道:“關於皇後,朕的皇帝,是先帝所傳。朕的皇後,早有先帝指定,豈容質疑?皇後,仍然是賀蘭嬈嬈,毋庸置疑!狄公孫女,慧黠伶俐,溫柔賢淑,冊封淑妃,明年元日,與皇後壹起,自乾元門入宮。謝妃侍奉朕久矣,勞苦功高,冊封貴妃。冊立大典,明年元月元日,壹並施行。”
唐治的炸彈,是壹顆接著壹顆。
還有壹些看不清形勢的官員執著於國號之爭,剛剛想好壹些說辭,打算再努力壹下。
結果,還沒等出手,唐治的話題已經轉移了,而且同樣是壹個重磅炸彈。
賀蘭嬈嬈為皇後?難怪賀蘭隱沈得住氣。
朔北謝氏為副後?
狄公之女為淑妃?
頓時又有壹些官員,站在各自立場上,覺得對於副後人選,還可以再爭壹爭。
比如,除了朔北系的其他三系士族背景的官員。
他們覺得,讓狄公的孫女做副後,總比讓朔北壹系出人頭地要好。
小高公公適時往前站了壹步:“陛下今日開大朝會,定國號、定後位。眾臣工尚有何事本奏?”
“咳!”
馬上就有官員清了清嗓子,準備出班議上壹議了。
這時候,壹直裝死狗的索立言突然跳了出來。
這老貨自從賀蘭曌晚年,就漸漸沒有存在感了。
在朝堂上也不大說話。
這時候卻嗖地壹下跳了出來,捧笏道:“陛下,罪臣丘神機,謀害先朝太子,陷殺本朝大臣,罪行已審理清楚,呈送禦前。因其罪行特別重大,該當如何懲辦,還請陛下聖裁。”
打算說話的大臣就跟“跳了閘”似的,聲音壹下子噎在了喉嚨裏,伸出去的半只腳,也不動聲色地悄悄挪了回來。
怎麽忘了這只瘋狗了?
皇帝留著此人壹直不處置,難不成……就是為了今天?
我現在要是不知進退,繼續出班攪和,索立言馬上就會說,我是丘神機同黨了吧?
不用懷疑,他的審訊口供裏壹定留了白,隨時能把我的名字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