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振振,宜爾子孫
莫若淩霄 by 月關
2023-6-4 00:06
“下壹步,會怎麽樣呢?”
葉東來於塔上負手而立,對身後的偵院院主律子衍道。
“當年,大炎皇太子登基剛剛壹個多月,就被賀蘭聖人拉下了馬。原因是,這位年輕皇帝重用關隴士族,意圖廢除科舉,重建九品中正。
現在,國號誰屬?關隴系的人必然是希望能恢復前朝大炎國號的。這不是壹個簡單的國號,恢復了大炎國號,就要相應地否定大周時壹些與大炎時相悖的政策,那麽,對關隴是有利的。”
律子衍道:“恢復舊制的話,對山東高門來說,也是更有利的。雖然,科舉上,他們也頗有競爭底蘊,但總不如九品中正,壹直牢牢把持官員晉升渠道更好。”
葉東來道:“所以,等消息繼續發散開去吧,等各地士族也都清楚了解了這場紛爭,他們也會紛紛下場,希望未來的局勢,向著對他們更有利的方向發展。”
律子衍也微笑起來:“關隴和山東,會傾向於恢復前朝國號。而江南士族和朔北士族,相當於新貴,他們會更傾向於本朝國號。”
葉東來微微瞇起了眼睛:“唐治不管選擇哪壹邊,都會讓另壹邊寒心的,哪怕是有所補償,可壹時的利益所得,怎比得長遠的利益優勢?”
葉東來得意道:“被‘拋棄’的壹派,會失望,會寒心,那麽,就會離心離德。”
律子衍道:“這時,我們就可以趁虛而入,進行拉攏了?”
葉東來道:“我的計劃,當然不只這壹步,這只是第壹步。壹棵大樹,要把它周圍的厚土,壹點點地挖掉,到那時候,壹陣風來,它自己就倒了。”
……
孟姜軟綿綿地倒在榻上。
大概是秋乏的緣故,她近來經常覺得容易疲乏。
不過,當壹個步履輕盈的青衫少女給她端上壹碗“清風”,正慵懶而臥的孟姜頓時精神壹振,坐了起來。
“清風”,是用糯米、牛奶、龍情粉等制作而成的壹道甜品,配制好後放入冰窖,是消暑佳品。
“好吃~~”
孟姜愜意地瞇起了貓壹般嫵媚的眸子。
她的“從心自飲”、“昆侖妖精”、“銜蟬小奴”性隨主人,都懶洋洋地趴在她的腳邊。
孟姜坐起,它們也只是懶懶地撩了撩眼皮,看著它們的吃貨主人。
壹小碗“清風”,很快就被孟姜幹下肚去。
“我想吃庾家粽子了。”
孟姜摸著肚子,忽然又饞了。
青衣小婢吃驚地道:“姑娘,妳剛吃了壹只半葫蘆雞,又吃了壹碗‘清風’……”
孟姜擺手道:“不要說了,我壹想起來,口水都要下來了。庾家粽子,白瑩如玉,糯米的飯香,粽葉的清香,花生的香甜,蜜棗的蜜甜……吡溜,簡直讓人回味無窮。”
“快去買。”
“好……吧……”
“記著啊,要庾家粽子,他們家在南市南嘉善坊,進了坊門,第壹個路口左邊就是,別買錯了。”
孟姜眉開眼笑地叮囑著“趕馬車去,快壹些。”
青衣小婢匆匆去給吃貨淘弄美食了,古老爺子和她正走了個對臉兒。
古老爺子和程老爺子因為這個孫子、孫女的緣故,算是被唐治綁定了。
他們回到神都後,就被唐治派到了孟姜身邊。
咳!本來就是孟姜派到唐治身邊去的,現在又被唐治派到孟姜身邊,雙方還要裝著並不熟悉,需要唐治給他們介紹壹下,其實……挺尷尬的。
“啊,古老,妳來啦,坐!”
孟姜意猶未盡地舔著裝‘清風’的飯,向古老招招手。
古老爺子對她行了壹禮,在側首跪坐下來。
“姑娘,葉東來這幾天,壹直隱身於禪寺之中。遵照姑娘的吩咐,我們沒敢靠的太近,我在外圍監視,老程扮作要吃齋的香客,也住進了禪寺,卻也沒有靠的太近。”
“他有什麽舉動?”
“他近來有部下頻頻向他匯報消息,但我們無法知道他們具體交談了什麽。”
“追查壹下那些找他報訊的手下,不要只把目光放在他身上。”
“是,屬下已經這麽做了,相信這壹兩天就有消息來。”
“嗯……”
古老爺子遲疑了壹下,道:“宗主是打算和葉東來對著幹了?”
孟姜乜了他壹眼,道:“第壹,我現在不是隱宗宗主了。第二,現在的隱宗宗主也不滿意葉東來插手皇族家事。第三,我或者妳,現在該站哪邊?”
古老爺子苦笑:“屬下明白,只是……壹時間感覺有些怪怪的。”
“利益所在罷了,有啥怪怪的。朝裏頭,壹向走動頗近的李義夫和曾佛恩,現在都在打擂臺呢。”
孟姜說罷,美眸輕輕地瞇了起來:“希望,他們是真的在打擂臺。”
想了壹想,終究放心不下,孟姜起身道:“我回宮裏壹趟。”
孟姜說走就走,風風火火地就離開了。
皇宮大內,她說去就去,說出就出,大概內宮裏頭,也只有她有這個特權了。
……
“其實陛下不必為此煩惱的。”
楊欣恬將羹湯用銀匙輕攪,吹得微涼了,雙手奉與唐治。
在唐治吃著食補的羹湯時,甜甜說道:“這叫什麽呀,就像是我們楊家的老太爺,想對家務事做些調整,那各房當然都想給自己,給自己這壹房的兒孫們多爭取些好處。
說到底呀,不管是誰跟誰爭,都是希望陛下的決定對他更有利。陛下為天下主,想多給誰壹點,少給誰壹點,他們喜歡如何?不喜歡又如何?陛下只要想著最合乎自己心意就行了,也不必太看他們臉色。”
“說時容易,做時難呀。”
唐治道:“就說妳家,如果二太爺、三太爺,都找到大太爺哭訴自家付出多少,受了多少委屈,希望能對自己這壹房多些維護,就根本不管他們感受?還有那曾經為楊家立下功勞的子侄,賞罰能不分明?真要壹切只從自己心意,到最後大家離心離德,將是什麽局面?”
楊欣恬的想法幼稚了壹些,但唐治也不惱,只是笑著給她解釋了壹下。
她不當家,不知其中難處,哪可能事事乾綱獨斷?
無論壹家,亦或壹國,其實是壹個道理。
唐治把它當成自己上任以來的第壹個磨勵,雖然有所煩惱,倒也不會頹廢。
楊欣恬俏臉微暈,腆顏道:“臣沒想那麽多,思慮膚淺了些。”
她現在是尚食女官,負責飲食醫藥各方面。
現在唐治還在孝期,對於回京的內記室這些女幕僚,現在都是暫且安排了女官職務。
宮廷女官有兩種制服,可以隨侍外朝的,朝穿女式官袍,戴軟腳襆頭。
但在內廷活動的,則常著緞衣。
比如楊欣恬,頭梳雙環髻,身穿窄袖襖,腰系雲煙裙,髻上只插壹根碧玉發釵,清靈剔透的就像壹塊美麗的水晶。
“朕沒有為此而煩惱,朕是在想,如何以最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件事。”
“思慮太多,會傷神的,陛下還該註意龍體。”
“註意著呢,這不,被妳天天食補,再補下去,朕就要流鼻血了。”
楊欣恬臉兒壹紅:“想是入了秋,天氣幹燥的緣故,臣去……”
“不用了,朕沒那麽嬌貴。”
唐治擺擺手,把喝完的羹碗遞了過去:“妳且退下吧。”
說著,他就拿過幾本奏章。
壹見唐治要處理國事,楊欣恬忙答應壹聲,蓮步輕移,退了下去。
宮廊下,孟姜龍行虎步,大步走來。
迎面,楊欣恬帶著兩個宮娥,宮娥手上托著托盤,正裊裊而來。
她剛從禦書房出來,遠遠看見孟姜,便先停下,向孟姜笑盈盈地福了壹禮,甜甜喚道:“孟姑娘。”
這些楊家姑娘都精明的很,個個都知道這個還沒有什麽名份的孟姑娘,那可是連謝妃娘娘都要禮敬三分的人物,唐治寵著呢。
所以,楊欣恬執禮甚恭。
孟姜停下,笑道:“是妳呀,那個唐……陛下可在禦書房?”
她也記不清楊欣恬叫什麽,楊家的姑娘太多了,她就只能記住年紀最小的那個,叫葭月,模樣挺討喜的小丫頭。
“在呢,陛下正在批閱奏章。”
楊欣恬打量孟姜,贊道:“孟姑娘氣色甚好啊,滿面紅光,氣血充盈。”
“是嗎?我最近常常犯困呢,大概睡的太多的緣故。哈哈,這壹入了秋,我飯量大漲,這氣血大概都是吃出來的。”
孟姜性子開朗,就和楊欣恬閑聊起來。
楊欣恬擺擺手,讓兩個宮娥先持了托盤離開,對孟姜道:“姑娘近來常覺困乏,食量反而大增?”
孟姜道:“說的是呢,近來活動可不比從前。舞練的少了,劍練的也少了,反倒更能吃了。”
楊欣恬蛾眉微蹙,道:“欣恬略懂醫術,可以為孟姑娘切壹切脈麽?”
“有何不可,不過,不會有事的,本姑娘從小身子壯,什麽病都不得。”
孟姜說著,已經遞過手腕去。
楊欣恬忙邀她在欄桿旁坐了,將她壹只手腕托住,三指輕輕搭在脈門上。
只號脈片刻,楊欣恬便驚咦壹聲。她只覺指下脈搏似來回滑動的滾珠壹般,來往迅急。
這且不說,脈象不僅滑膩,而且十分的雜亂,在她所習過的脈象裏,從未遇到過這種脈象。
孟姜壹挑眉:“怎麽?”
楊欣恬遲疑道:“姑娘脈象甚是古怪,我……請姑娘換左手來。”
孟姜遞出左手,好奇地道:“不是男左女右麽,怎麽要為我號左手,難不成我還突然變成了男的?”
楊欣恬這脈象是越號越迷糊,忍不住盯著孟姜。
孟姜摸摸臉頰,納悶兒地道:“怎麽了?”
楊欣恬道:“陛下正批奏章,姑娘不如稍等片刻再去見他。我陪孟姑娘去壹趟太醫院,請申醫正再給孟姑娘切切脈,如何?”
孟姜訝異地道:“本姑娘壯的像牛,不至於得了絕癥吧?”
楊欣恬失笑道:“姑娘的脈象雖然甚是古怪,卻不像是疾病,這種脈象,太過罕見,反正也不遠的,孟姑娘……”
“成,我們走壹趟。”
禦醫也是官,孟姜現在沒有名份,楊欣恬這個女官級別也未見得比人家禦醫高,既然是私下問診,那當然要主動去太醫院,不可能把人家傳來了。
不過,大家都是宮裏頭討生活的,舉手之勞的事兒,太醫們也不會拒絕。
“鋸腿求生”申醫正聽楊姑娘說明來意,哈哈壹笑,爽快答應下來,泰然請孟姑娘安坐,為她號起了脈來。
跟楊欣恬的反應壹樣,只號片刻,申醫正便驚咦壹聲。
又號片刻,申醫正道:“請孟姑娘換左手來。”
這壹下孟姜真有點毛了,壹個如此,兩個也是這樣,難不成本姑娘真得了什麽重疾?
申醫正號著脈,眉心擰成了壹個大疙瘩。
楊欣恬忍不住道:“申醫正,如何?”
申醫正看看孟姜:“術業有專攻!”
孟姜試探地道:“聞道有先後?”
申醫正尷尬起來:“那是上壹句。咳,不是,老夫是說,術業有專攻,老夫不是專攻女科的醫士。孟姑娘請稍候。”
申醫正起身就走,留下孟姜和楊欣恬面面相覷。
不壹會兒,申醫正帶著壹個比他年輕壹些的長須老郎中走了進來。
經申醫正介紹,這位長須郎中,卻是太醫院第壹婦科聖手。
婦科聖手伸出手,搭在了孟姜的腕上,然後他的反應與申醫正如出壹轍。
號完了脈,兩個老頭子走到壹邊,指手劃腳,激烈辯論了壹番,然後各自轉頭就走。
不壹會兒,兩人又各自領回壹個白胡子老頭兒,這兩個老頭兒年紀明顯比申醫正和婦科聖手更大。
兩個老頭兒分別為孟姜號了脈,然後四個老頭子又跑到壹邊指手劃腳起來。
饒是壹向大大咧咧的孟姜,也不禁擔心起來。
她輕咳壹聲,可憐兮兮地看向楊欣恬:“楊姑娘,我是不是……該立遺囑了?”
楊欣恬也沈不住氣了,趕緊走過去,想問問他們診視的結果。
就見後來的兩個老頭兒,爭得面紅耳赤。
“三個,兩男壹女。”
“四個,兩男兩女。”
申醫正道:“五個月後,分辨男女更清楚壹些,不如先確定壹下,究竟是幾個?”
“三個!”
“四個!”
楊欣恬本來心裏頭就有所疑惑,只是初試時有點像,後邊脈象太雜,這想法便被她直接否掉了。
這時壹聽四個老太醫這番爭論,她如何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
楊欣恬忍不住驚道:“這麽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