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驛使,風起征塵
莫若淩霄 by 月關
2023-6-4 00:06
唐治此行巡視河西,接著出鎮敦煌,發生意外,整個過程,也有壹個多月了。
如今歸來,看見小春肚子又大了壹圈,也是憐惜不已。
至於如何安排孟姜和梵音、如露,暫且按下不表。
唐治此時要處理很多善後事宜,也顧不上這壹塊兒。
再說,小春猴精猴精的丫頭,才不會管他這些宅子裏的事兒,輪也輪不到她呀。
至於說賀蘭大王的吩咐,賀蘭姐姐的吩咐當然要聽。
可歸根究底,唐治才是這壹大家子的主心骨兒不是?
唐治收到的反饋中,各方情況都還好,只有九曲的不穩,需要多加關註壹些。
本來,對於如何守住九曲,他之前和幕僚們研究,就有很多預案。
這壹次派南榮女王去了獨山,更是非常巧妙的壹個手段,唐治也非常滿意。
如今他回來了,軍心已穩,不需要做太多的處置,他直接給葉茹三夫人去了壹封信,命令她們,驅逐吐蕃王的使者賽爾提。
葉茹三位夫人壹見唐治生返,頓時有了主心骨,就在設宴款待塞爾提時,對他下了逐客令。
“哈哈哈,不急,不急……”
塞爾提抓著壹大塊肥美的手把羊肉,啃得滿嘴流油。
他的壹雙綠豆眼乜了葉茹三位夫人壹眼,冷笑道:“三位夫人,太沈不住氣了。唐治活著回來了是麽?
哈哈,他們漢人有句話,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還真是不假,算他命大!不過,他活著回來又怎麽樣?”
塞爾提把啃得還剩縫隙裏壹些肉的骨頭,丟給了眼巴巴蹲守在旁的壹只獵犬,抓起酒碗,嘿嘿笑道:“妳們等著吧,這事兒,還沒完呢!”
還沒完?
他什麽意思?
難不成在我葉茹部態度曖昧,唐治大王已返隴右的情況下,吐蕃王還敢興兵?
三位夫人對視了壹眼,吐蕃最強大的時間段已經過去了,現在的吐蕃,贊普已經漸漸指揮不動各葉茹,各葉茹頗有點聽調不聽宣的意味了。
這也是洛昂達之前判斷,他未經請示贊普,獨自決定與大周媾和,不會有嚴重後果的原因。
可是看塞爾提信心滿滿的樣子,他們……還有什麽後手?
……
隴右,鹽官鎮。
說是鎮,這個隴右小鎮宛如壹個村莊般簡陋。
不過,雖然鎮如小村,裏邊卻有壹處鹽官衙門,壹處驛站,有吃公家飯的。
三騎快馬自遠處馳來,壹看馬上驛卒背插三面小紅旗,身上斜背壹口黃綾的匣子,驛站小吏趕緊將院門兒打開,讓那三匹馬直接沖了進來。
驛站中的驛卒立即上前,將三個踉踉蹌蹌的驛使攙下馬來,驛使操著壹口神都口音,喘息地道:“八……八百裏加急,快換馬。”
“換著呢,換著呢,三位兄弟,這是往哪兒傳送消息啊?”
驛丞搓著手,笑瞇瞇地問。
那神都來的驛使把眼壹瞪,道:“這也是妳該問的?”
這時壹個驛卒端了只瓢來,裏邊盛著甘甜的井水。
那驛使奪過來便飲,三匹汗流浹背的馬被驛卒牽走緩緩遛達消汗去了。
這驛使灌了個水飽,又把瓢遞給兩個同伴。
鹽官鎮驛丞笑道:“兄弟當然知道規矩,八百裏加急,可不是兄弟能打聽的。只是,近來隴右有壹處山口,莫名噴出黑煙烈火,惹得大地震動,河流轉向,路橋損毀,如果三位兄弟去的方向恰好在毀損道路上,怕是得繞道,若不問清楚,本驛丞也……哈哈哈……”
三個驛使壹楞,那為首者愕然道:“居然有這樣的事?這……,我們要先去金城,再去河西涼州,道路可暢通麽?”
那驛丞壹拍大腿:“妳看看,妳看看,我說什麽來著?幸虧我多嘴問了壹句,前路不通啊。”
正喝水的第三個驛使也呆住了,三人壹起看向驛丞:“道路不通?”
驛丞道:“是啊,兄弟也是剛剛收到消息,這往金城去的路,至少毀了兩座橋,有壹處河流改道,還有壹處出了地坑,塌陷了,若走舊道,只怕有性命之憂啊。”
三個驛使臉上變色,為首者道:“那,還有哪條路可走?”
驛丞苦笑道:“道路,當然是有的,只是,只怕最快也得明天,各地消息才能匯總了壹路傳過來,現在……”
他壹臉為難地看看三個神都驛使。
驛便皺眉道:“我們這是八百裏加急啊。”
驛丞道:“可這是天災,誰也沒有辦法啊。要不……三位兄弟就在小驛歇息壹晚?反正,妳們現在上路,那也是盲人瞎馬,只怕繞的更遠。”
三個驛使大為意動,這壹路行來,因為要傳的是聖旨,只能換馬不換人,他們也快散架了。
這是天災啊,因為天災,不得已而休息壹晚,上司總不好責怪我們的。
三人對視壹眼,便貌似不情願地點了點頭。
驛丞眉開眼笑:“得嘞,那三位快進屋,坐下歇會兒。嗨,這位老弟,妳還啃什麽饃啊,地動之時,我們驛站的壹頭驢子受驚,跑出去摔死了,我們驛上兄弟吃了幾天了,還沒吃完,我叫他們熱壹熱驢肉,咱們喝點酒,活絡活絡血脈……”
深夜,壹路奔波疲憊,又吃了酒,酒裏還小小地下了點藥的三位驛使,癱在炕上,睡得呼嚕山響。
壹個驛卒輕手輕腳地進入他們的房間,不壹會兒,便順利把黃綾子裹著的匣子給取了出來。
這匣子本來被那驛使當枕頭用的,也不知他用了什麽手段,竟然取了出來,還沒驚動熟睡的驛使。
鹽官鎮驛丞房中,桌上擺著全套的工具,各種寒光閃閃的小玩意兒,有鉤有針、有鑿有刺……
壹見匣子被偷了出來,驛手活動著手腕,興奮地道:“自隨古師學了這本事,還不曾真正用過。快拿來,看我開了這口匣子。”
鹽官鎮的驛官,早已被錦衣衛的厚祿收買,吸收進入了錦衣衛。
在通往隴右的驛路上,只需選擇壹兩處必經之路的驛站,想辦法掌握在手中,就足以控制整個隴右的信息渠道了。
借助古老爺子、程老爺子親手教出來的本事,驛丞將那匣子未作損壞的打開了。
密旨攤開,內容直接壹字不漏地謄抄了壹遍,鹽官立即把匣子還原,然後依著原來的樣式、打結的方式綁好黃綾包皮,遞給那驛卒。
驛卒捧起黃皮包袱躡手躡腳地潛了出去。
驛丞則將抄好的密旨,用壹個防水的羊皮口袋裝好,喚來壹名心腹,冷肅地道:“八百裏加急,立報金城!朝廷驛使,除了今夜,我指他們壹條路,還能多拖他們壹天半。所以,妳應提前兩天抵達金城,速去,遲了,提頭來見!”
那驛卒趕緊接過羊皮口袋貼身藏好,向他壹抱拳,便急急返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