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215章 社會發展無此轍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最近氣溫降得多,咱們就有牛肉蘿蔔餡的餃子吃,妳現在少吃鹽,多吃陳醋。”
  把宋德嚇得臉色蒼白之後,李易帶灼灼小丫頭到食堂吃餃子,蒸的。
  面前放壹大堆菜,每樣就壹點,追求營養均衡。
  等灼灼身體養好了,才能隨意吃東西。
  “我爹娘呢?”灼灼想爹娘了。
  “不知道在哪個食堂吃飯,等明年這個時候,妳就能帶妳的弟弟或妹妹了。”
  李易也不曉得灼灼父母的位置,他倆那個手術簡單,危險性小。
  壹個疏通,壹個環切,其他的就是洗和吃的藥。
  估計會幹活,不影響工作,只要強度別太大即可。
  “我娘也愛吃牛肉。”灼灼小丫頭還是惦記。
  “找壹下。”李易對小機器人說。
  “吃牛肉呢,醬牛肉,大米飯。”小機器人立即回答,有監控。
  “多謝!”灼灼高興,對小機器人笑。
  “不用客氣,帥氣又俊秀的東主最懂得關心人。”小機器人回壹句。
  “多給妳壹個備用電池。”李易幹脆。
  “東主萬安!神功蓋世,壹統江湖!”小機器人跟上。
  灼灼小丫頭笑瞇了眼,最近壹直有小機器人陪她聊天。
  她跟青黛小丫頭住在壹起,旁邊始終站個小機器人。
  睡覺的時候給哼哼搖籃曲,早上起來幫忙提醒。
  李隆基推個小車過來,把他選的菜放到桌子上,他不端托盤了。
  他吃的食物種類多,不方便盛在壹起,幹脆推小車。
  李易起身幫著挪:“三哥今日無事?”
  “有人提議說趁後突厥冬日不穩,當繼續加強攻勢,另有人言,應以恩撫為主。
  其實他們就是說說,什麽攻勢、恩撫的,不如保持現狀。
  不戰不和,雙方才能知道對方的需求,然後尋求平衡點。”
  李隆基說起朝堂上的事情,顯得很放松。
  “就是敵我都在糾結?”李易總結。
  “不,後突厥糾結,大唐有易弟妳在,不糾結。”
  李隆基搖頭加擺手,朕有什麽可糾結的?朕在吃餃子,後突厥的人能吃餃子?
  朕從裏到外皆純棉,貼身、舒服,有妳在,朕擔心個啥?
  後突厥莫非有本事打到李家莊子?那他們死定了。
  “也是哈!”李易覺得有道理。
  後突厥輸在了後勤上,不然自己為什麽使勁發展農業和手工業?
  甚至開遊艇跑到海外去,今年是這樣,等過兩年的,大家都種上新物種,糧食產量劇增。
  說打誰吧?天天派重兵去襲擾,不就是耗糧食嘛!
  “聞恬蘭香閣的十萬斤柴油和五萬份煙花送到地方,當地正在分配,終究沒叫他們白付出。”
  李隆基說著眼圈紅了,十萬斤柴油和五萬份煙花由聞恬蘭香閣出錢,就為了在那個地方開店。
  這個付出比買店的錢多出無數倍,誰還敢說聞恬蘭香閣巧取豪奪?
  蜀地拿到了實際的好處,當初他們付出了那麽多,終歸有了回報。
  黃河源頭的大量東西運向蜀地,百姓們吃到更便宜的牛羊肉。
  益州有了柴油,晚上可以點路燈,再放煙花。
  煙花不僅僅漂亮,百姓看到後會安心。
  大家都知道了,煙花就是武器,能變成炸藥包和竄天猴。
  李隆基感動,穩了,什麽都穩了。
  邊關沒問題,世家大族被壓制,群臣誰都翻不起浪花。
  最後威脅的就是易弟,不過易弟跟霍光壹樣,不想當皇帝。
  霍光的妻子坑人,易弟以後的妻子是自己的女兒,圓圓根本不可能像霍光的妻子那麽算計。
  今天的壹切,太不容易了。
  感謝兄長當初去了李家莊子,少了許多爭鬥。
  換個人過去,易弟就得采取手段了,耗費時間。
  “三哥少吃蔥,這個是弟自己準備的,吃多了嗆鼻子。”
  李易把壹碟蔥葉泡醬油挪過來,嗆了鼻子眼圈就紅,對不對?
  於是李隆基大大方方地擡手擦擦眼淚:“確實嗆,辛辣!”
  灼灼小丫頭看了看,悟了,低頭吃餃子,餃子好吃,蘿蔔鮮,即便是蒸的,牛肉也不顯得硬。
  “過了年妳才能吃。”李易又對灼灼小丫頭說,不可以吃生的蔥姜蒜,熟的沒問題。
  李隆基伸筷子夾醬油泡蔥葉,再吃口餃子,香。
  “易弟,今年死的牛多。”
  李隆基最近發現總有牛肉,他又沒刻意叫人殺牛。
  李易知道李隆基問什麽,答:“牛更多了,死的牛多是之前莊子裏收的老牛多。
  本應該就殺了的,莊子收完要養到老死。
  壹般情況下,養牛的百姓知道,這牛不行了,否則又怎麽會想著殺?
  無非到莊子多活個壹年半載的,莊子養牛,是給百姓看的。
  牛都如此,何況人乎?還有其他的牲口,李家莊子必須站在道義的最高點上。”
  李易講解,明年的死牛也多,牛不是隨便殺的,眼看不行了,殺了賣,官府報備。
  結果李家莊子接手,別殺,莊子養。
  養壹養,牲畜確實不行了,就倒下,再吃。
  跟獵犬不壹樣,獵犬養到老死去也不吃,壹個是陪伴戰鬥,另壹個是肉少。
  壹條大狗,壹家人最多吃兩頓,何必呢。
  換成壹頭牛,可不是兩頓的問題,肉多。
  李隆基吧嗒下嘴:“來年牲畜多?”
  “明年牲畜多是因為好馬多,不好的馬要用在幹活上,咱們采用了特殊的種馬那什麽的方式。”
  李易看壹眼灼灼小丫頭,沒直說。
  他去年的時候開始采取好種馬給母馬人工受孕,還有特殊培育的羊、牛。
  大量的好馬出現,自然受孕費勁的母馬也成功了。
  小馬出來,已經能夠幫忙幹點活兒,並且去戰場上適應。
  戰場上淘汰下來的馬繼續拉車、耕田。
  壹些公馬自己就不行,配母馬也配不出來,耽誤半年時間,差不少事情呢。
  采用人工手段,普通的公馬就別配了,直接好的大種馬短時間內讓母馬受孕,然後產出來好的馬。
  這就跟五年計劃壹樣,去年的事情,今年開始顯現出效果。
  李易在緩緩推動著這壹切,他從各個方面推動,看著慢,其實再過五年就知道他的功績了。
  他那時國家的生產總值都是百分之十及,甚至百分之幾,年年增長。
  他此刻是壹年百分之幾百全面前進,有的單獨地方是百分之幾千,嚇死人的成就。
  哪怕他還是覺得慢,但社會的發展就是如此。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