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175章 人言可畏經濟賬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叮鈴叮鈴……’兩匹軍馬拉的馬車走在路上,馬顯得很興奮。
  這個興奮與夜晚的清涼無關,馬無夜草不肥。
  回來之前,它們吃得青草、精料,額外吃兩把胡椒和壹塊果糖。
  估計它倆感覺過年了,年夜飯太好吃了。
  “若此事需要殺人,我想親自出手。”
  後期加進羽林飛騎的人在吃罐頭,竹筒裝的紅燒豬肉罐頭,裏面全是瘦肉,補充蛋白質。
  其他的羽林飛騎同樣吃著,有吃栗子雞的,有吃馬肉的,兔子肉和牛肉的沒送來。
  “李東主壹般不會殺人,除非對方殺人。
  陰謀算計,最多就是練手,然後排啞炮、挖礦。
  像貪官汙吏,李東主就沒殺,畢竟都是讀書人。”
  另壹個人說,讀書人有優待。
  “可我怎麽覺得藍田縣的官員生不如死呢?他們想死卻不敢死,死了家人受連累。”
  “我倒是認為再給他們壹次當官的機會,他們保證好好當。”
  “他們來洛陽了?”
  “來了,作報告,其他時間修路,別人都看著。”
  “李東主真狠啊!”
  “別說了,回去咱們就等著玩遊戲吧!”
  “換個話題,羅恩騎的速度不快。”
  “路面不夠好,顛簸,晚上又冷,出壹身汗容易生病,考科舉要用的三本醫書上有寫。”
  “咱們把那三本都看完了,還看外科手術簡單的操作,咱們就差背論語了是不?”
  “妳想明年考科舉?詩賦妳行嗎?”
  “練唄!練什麽不是練。實在不行叫東主給透個題。”
  “妳直接說讓東主定下題多好?”
  “也行!考上了之後幹什麽?”
  “繼續當羽林飛騎呀!還能幹什麽?”
  “算了,我還是學學有用的知識,用不上論語,有那工夫不如多學兩門夷商的外語。”
  “咱們以後也要到地方當官吧?多學學。”
  “到時候不會就問李東主,問莊戶也行,在地方上幹活的莊戶。”
  “冷不?前面有湯。”
  “不冷,直接走,別停留。”
  馬車拉著眾人路過壹處吃飯的地方,這裏始終有熱乎的飯菜。
  幹活出壹身汗的人到這裏喝熱湯,順便用濕手巾擦汗。
  他們幹活賣力氣,講究效率。
  不像李易那時有的地方的人,用油漆桶裝石頭,然後接力傳遞,壹個挨壹個。
  那桶跟擊鼓傳花似的從壹頭到另壹頭,裝半桶石子。
  這半桶石子至少經過了九十個人的手才傳到五十米遠的位置,耗時三分鐘。
  要麽就是往袋子裏裝沙子,裝半袋子沙子,這人抱起來走出壹步半,嘩啦倒在旁邊的位置。
  大唐幹活的百姓沒這麽幹的,每壹次換班時,都把自己的體能消耗幹凈,筋疲力盡。
  然後使勁吃,吃完倒頭便睡。
  路壹天壹個樣,前面有個小山包,三天後,不是小山包上修好了路,而是山包沒了。
  天蒙蒙亮,馬車進入主道,再有兩刻鐘抵達莊子。
  “跟東主說說,還要多給蛋白質。”郭子儀出聲。
  他現在已經知道,幹活的時候最好的東西不是肥肉,而是瘦肉、蛋,肥肉只是口感上好,吃著香。
  羅恩騎車也到地方,他騎不快,路況不好,又怕出汗多生病。
  進莊子,他來回換檔,上大坡前面小飛輪,後面大飛輪。
  上小坡,前面小飛輪,後面二檔飛輪。
  “子重,快下來,先去洗澡,壹路累壞了吧?”
  玉真公主得到消息,跑出院落迎接羅恩,羅恩最近長進多,皇兄和李易都說好。
  “至少還有自行車用,其他人推車運石才辛苦。”
  羅恩擺下手,說修路的人不容易。
  他要當官了,心思不同,不願意提李易,卻以李易為榜樣。
  他眼不瞎,心更不瞎,知道李易做的事情。
  李家莊子的莊戶都努力為大唐百姓著想,他在莊子的時候自然受影響。
  面首不是男寵,男寵沒有資格被舉薦。
  誰敢把男寵介紹給李隆基?沒有李易的時候也不行。
  “子重早膳想吃什麽?”玉真公主看羅恩是越看越滿意。
  “烤鴨!”羅恩也不虛偽,他就想吃。
  前兩天季依正給他帶的烤鴨,吃著不舒服,當燒雞吃了,直接撕開。
  “烤鴨好!”玉真公主答應。
  旁邊的壹個她府裏的小太監躥出去,找烤鴨。
  好在這個不難,李家莊子正常的東西始終都有。
  羅恩進去洗澡,就沖淋浴,他不可能泡。
  因為今天晚上還要洗,泡完接受按摩和搓澡服務,他再去服務。
  ……
  “這秈米的米粉確實不錯。”早餐的時候,李隆基吃米粉。
  米粉坊建起來了,過上幾天,百姓不用再煮秈米吃。
  種秈米的百姓把秈米拿到作坊,扣除百分之二十的損耗,換成米粉。
  帶殼的秈米,額外增加百分之十五的損耗費,即十鬥帶殼秈米換回來六鬥半的米粉。
  不過殼給他們,收取加工費,他們拿著養家禽和牲畜,或者幹別的就不管了。
  “扣除人工費和設備損耗費,只有百分之二的利潤,帶殼的多加百分壹利潤。”
  畢構壹邊吃壹邊算賬,帶殼的扣除費用,純利潤百分之三,稅算進去了,百分之三點多的稅。
  畢構說著看李易,李易沒吃米粉,他在吃餃子。
  昨天上食堂剩的蒸餃,早上煎壹下,吃的時候得小心,別碰破口腔。
  蒸餃本來就水分少,隔夜後再煎更硬,油得多,吃著才香。
  “小易,妳說這個利潤是不是低了?戶部的買賣,還要自己交稅。”
  畢構見李易不出聲,主動問。
  “良心呢?投入產出周期多少天?百分之三是那麽算的?
  壹天壹次的話,百分之三的利潤,循環往復。
  哪有按照經營比例計算,而不是年利潤扣稅的?
  以月計,復利模式,年利潤百分之四十多。”
  李易又不是小白,戶部的運作模式他壹眼就看出來。
  按照月份來計算,百分之三,然後復利呢?十二個月,超過百分之四十。
  這還是月計稅,若換成年計稅,利潤就是百分之九十八點多。
  妳知道我以前幹啥的不?妳學的東西都是我寫的,妳確定妳準備好了?進團兒?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