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0章 人去卻留地富饒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李易在趕路,要去藍田縣看看情況,回頭想辦法應對。
洛陽的百姓卻在感謝著李易,再沒有人說他是敗家子。
收麥子的時候,壹捆捆麥子用割麥神器給兜下來,更多的蝗蟲在麥地裏蹦達。
百姓們終於知道這是什麽,蝗災呀。
好多蝗蟲,這已經抓了不少了,若是不抓,過些個日子會冒出來更多。
而有個錢多的傻子壹早便帶著雞鴨和豬過來用蛋換螞蚱。
大家看到了雞鴨吃螞蚱下蛋多,豬吃蝗蟲長得快。
然後大家就去換蛋、前些日子換雞崽兒、鴨崽兒,還學會了人工孵化。
等割了麥子,露出下面的地和密密麻麻的蝗蟲,才明白有多麽兇險。
要是不換很多家禽,並且知道怎麽抓蝗蟲,現在如何是好?
現在……
現在是洛陽城周圍的田地裏奔跑著大量的雞和鴨子,莊戶把雞鴨放出來了。
前面的人收割麥子,後面雞和鴨子撲騰著翅膀、叼高啄低爭搶著吃蝗蟲。
蝗蟲只要飛得低壹點,保證被雞給叼下來。
鴨子伸脖子、低下頭、放平嘴、呼扇翅膀、兩條腿在田裏高低不停地奔跑,遇到壹個吃壹個。
壹腦袋撞在人的腿上,理都不理,繼續逮蝗蟲。
壹些沒被換走的小雞小鴨子跟在後面,跑兩步就摔個跟頭,翻身起來,互相配合著吃壹只蝗蟲。
蝗蟲對於小雞來說太大,壹只吃不下去,幾只沖上來,壹雞壹叼,向後壹使勁,撕了。
“別踩了小雞小鴨,它們會長大。”被莊戶雇來放雞鴨的人拿個網兜跟在旁邊,喊著讓人註意。
畢構兄弟兩個站在田邊,任憑螞蚱落到身上而無動於衷。
有壹身黃毛的小雞跑過來,擡頭看畢構身上的壹只蝗蟲,焦急地嘰嘰叫。
畢構看壹眼,抓住蝗蟲摔地上,小雞沖上去,叼著吞不了,不停地叼,想給叼碎。
旁邊又跑過來壹只小雞,看著過來壹起叼,幾下之後,蝗蟲碎了,兩只小雞吃掉,轉頭再去找。
“兄長,明明是個蝗災,為何弟這裏看百姓竟然看出了歡樂的氣氛?”
畢栩看著百姓咧嘴笑,躲著小黃毛雞和黃毛鴨的樣子,總覺得很違和。
畢構仍然看著勞動的場面,道:“他們看到了希望,當發現蝗蟲可以用來餵家禽和牲畜後,他們考慮的是怎麽抓更多的蝗蟲。
百姓壹樣會算雞鴨的孵化期,知道每兩旬就會出壹批小雞,每月出壹批小鴨。
鴨子比雞吃蝗蟲多上許多,現在是收割,收割完畢,大量的蝗蟲在地裏。
晚上用火引誘,白天捕捉,再看這已經超過七萬只大大小小的雞鴨在吃。
雞鴨按照民間說法是直腸子,邊吃邊拉,肥料就落到地裏。”
畢構說話的時候,腦海中出來了壹個笑嘻嘻的少年身影。
初來時被人罵成傻子,現在罵他的人恨不能當面對他磕頭的少年。
招呼未打壹個,人跑了,只留下壹百莊戶操持。
畢栩還是有些恍惚,壹切發生得太快了,壹個月不到。
正想著,他看到有雞下了個蛋,馬上有小孩子挎著籃子跑過去。
籃子中鋪了麥稈,小孩子小心地把蛋撿起來,放到籃子裏,不敢再跑,壹步步走向旁邊。
旁邊已經放了很多大筐,同樣是鋪了麥稈,雞蛋、鴨蛋裝在裏面。
被雇傭來的人幫著看人和記數,湊十個蛋,給孩子壹個小竹牌子。
畢栩知道,用這個牌子可以去領壹只小雞或小鴨。
蝗蟲在飛著、麥子收割著、孩子找來找去,居然顯得那麽和諧。
“李易究竟是什麽樣的人?”畢栩使勁想,發現自己想不出來,無法給李易往其他人的身上重合。
李易似乎跟誰都不壹樣,聽兄長說,他是被陛下派來。
“待為兄入了長安後再打探,說好的,給我鑲三顆黃金芯的陶瓷牙,還說在莊子裏為我單獨修個院子。”
畢構笑著說出來,他相信,李易不是說著玩。
“這些雞鴨,他們還要帶回去?”畢栩對長安的事情沒作多想,開始考慮運輸的問題。
“他既然把人工孵化的法子教出來,自然更熟練,他莊子怎麽會來回折騰,必是賣掉。
加上前幾日賣出的花露水、香皂等東西,他跑壹趟,不但沒賠錢,反倒是賺了幾倍。”
畢構算了算蝗蟲換蛋和小崽兒的比例,以及下蛋的大概數量和孵化數量。
得出壹個結論,只雞鴨和豬,李易拿過來的這些,最後賣掉後會拿回去四到五倍的錢。
官員會說他好,莊戶壹直在想辦法給官員送好處。
百姓說他好,百姓有了更多的雞鴨可養,還學了孵化和用螞蚱餵家禽、豬長得快的技術。
在壹片稱贊聲中,他的莊戶會滿載而歸。
比起畢構從全局考慮,百姓就淳樸許多,他們只曉得自己隨便抓的螞蚱可以換到雞蛋、鴨蛋,以及小雞小鴨。
螞蚱在他們眼中隨處可得,不值錢,雞鴨才是好東西。
只要螞蚱不吃掉麥子,等收完之後,就開始大量捕捉。
同時他們發現個有意思的事情,以前壹到收獲的時候,總有鳥雀來吃麥子,現在鳥雀全跑去吃蝗蟲了。
於是在壹片和諧中,麥子被收割,很快有人擡來脫粒的設備,嘩啦嘩啦打下麥粒。
到這個時候不用再急著脫殼,麥子或稻子的保存,有外面殼的情況下可以放更久。
面粉和大米保存期才短,會生蟲子。
打下來谷粒的稈子,以前是用來燒火,現在則是放著,看看是堆肥好,還是混雜到秋天時候制作青儲後壹起餵給牲畜。
即便是知道可以焚燒了在田中,用來肥田,他們也不幹。
因為有堆肥的技術,堆出來的肥比直接燒了強。
畢構在蝗蟲飛舞中,背著手離去,沒什麽可看的了,今年河南府的糧食不會出任何問題。
並且以後百姓不會懼怕蝗蟲,他們找到了應對的辦法,包括如何說服自己去抓蝗蟲。
什麽天威和蝗神,在雞蛋、鴨蛋的面前,全都靠邊站。
“兄長,今年的夏租還收嗎?”畢栩想到了另壹個問題。
“其他蝗災的地方收,河南府就收,別人的不收,河南府憑什麽要收?”畢構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