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34章 行事周全無缺漏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要不是有了好的鋼材,做不成,要求的動力其實很高,好處在於需要處理的糧食越多,越劃算。”
  李易說的套筒叫米篩篩網,說白了是脫殼、粉碎機。
  以後有了玉米,用設備把玉米給打成小粒,叫苞米碴子。
  說東北人說話壹股大碴子味兒,就這個碴子。
  網篩目的直徑決定了出來後的東西大小,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更多的工具會被制造出來。
  大家泡在溫泉裏,男池子,其他女子在隔壁。
  李隆基腦袋露出水面,放松,壹路上他累,終於回到了家,感覺渾身上下酸疼酸疼的。
  “朝廷怎般得利?”畢構不關心技術,他只在乎錢。
  “收使用費,先在京兆府、河南府,以及洛南應用。
  李家莊子出東西,朝廷安排,當地的人操作,官府設點兒亦可。
  我在報紙上說加工價格,允許百姓舉報。
  其他地方的百姓發現凡交稅之地,皆能有更好的工具,對當地收稅有促進作用。
  官員那方便,已經有了,生孩子的補貼,稅收的截留。”
  李易非常清楚地方的事情,官員、富戶、普通百姓。
  所有人都支持收稅,稅收便不屬於害民之法。
  地方若反對,好事變壞事。
  與地方的官員、大族、百姓講道義絕對講不通,利字當頭,壹切俱解。
  “不可,若費用過高,沒有百姓磨米,租賃設備之人將承受損失。”
  宋璟想到弊端,設備租出去,租的人沒有人上門來磨,利民變害民。
  說出反對意見,宋璟心情莫名其妙地好了,再看李易,不那麽有壓力感。
  宋璟以前面對李易有壓力,李易太過厲害。
  終於呀,妳也有思慮不周之時,哈!
  張九齡皺下眉頭:“李易,還有其他收錢的辦法?”
  “要從實際情況考慮,不可好高騖遠,需腳踏實地。”
  蘇颋同樣長出口氣,以後李易不再那麽神奇。
  畢構覺得能賺錢,提議:“給官府操作,用壹次咱們分壹次錢。”
  畢構略微遺憾,感覺小易變笨了,他更希望李易始終不犯錯。
  不過犯錯,才證明李易是個正常人。
  李易詫異地看四個人,嘆口氣:“配件吧……有磨損。
  某壹個配件能夠磨多少東西,多也多不了太多,少也少不了太少。
  關鍵的配件能磨壹萬石,可能磨壹萬壹千石,也可能磨九千石,咱們按照九千石來收錢。
  壞了就換新的,交壹次錢,不壞妳壹直用著。”
  宋璟等人互相看看,要不是水有點燙,他們想把腦袋沈進去。
  “呵呵呵呵~~”李旦笑出聲。
  宋璟感覺承受到了壹萬石的傷害,打出爆擊效果了。
  還是張九齡恢復得快:“如此無須在乎次數收費的情況,好!”
  “有人如能磨兩萬石而不壞呢?”蘇颋還想掙紮壹下。
  “獎勵,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改進設備,傳授給別人。”李易還是很詫異。
  ‘咕嘟咕嘟’蘇颋腦袋下去了,熱就熱吧,壹會兒上來,臉紅就說燙的。
  他曉得,自己犯了大錯誤,糾結某壹個人使用得好,而不顧大局。
  別人會使用、懂保養,難道不值得學習與推廣?
  自己屬於目有小利、心無大義,宰相肚量哪去了?
  “易弟可是要把零件的質量調整下來?”
  李隆基解個圍,他就沒指望宰輔們把事情思慮周全。
  “往好了做,但是再好,依舊有使用壽命,在應用的時候,通過不斷地調整和改進,將來要是能磨十萬石,更好。”
  李易在追求質量,而不是性價比。
  有的時候,買個水龍頭,用著用著壞了,發現外面的材料好,裏面居然是鐵的。
  還有的是鉛的,使用壽命短。
  最簡單的是塑料盆,有的塑料盆用十年,大盆,人還能站在裏面,掉地上也不碎。
  有的兩年之後,壹碰就變成渣渣。
  關鍵不在乎使用壽命,而是以次充好。
  李易自己曾經厭惡的,就不能拿來坑人。
  “李家莊子出的東西,該如何就如何,寫出來,叫人知道差別,大唐的律法,必須有此類。”
  李易想著,對大家說,控制住。
  八零粉就是八零粉,不可以說成是六零粉,不然逮到,保證叫對方傾家蕩產。
  李易對他那時的商品質量挺無奈的,網絡平臺買賣,地方上究竟能不能管?
  實際上能管,只要商品在某壹個地方生產或銷售,就可以介入。
  但地方為什麽不管?因為對地方經濟發展有影響,不好的影響。
  地方造假,放到網絡平臺賣,官員看著制假的民眾賺錢,同時物流也賺錢。
  管了,賺不到錢,對自己有什麽好處?
  啥?樹立地方質量品質品牌?哈哈!別看玩笑,經濟才重要,等地方錢賺得多了,自己就升官了。
  更有甚者,說消費者購買東西的時候就應該知道商品的價值,花五元錢能買到五十元的東西?
  意思是消費者買的時候就認可了商家賣的東西質量不行、是假貨,即便商家說是正品。
  每壹個消費者都應該是價值評估師,能夠輕易分辨出商品價值。
  但這話在出口的時候敢說嗎?罰不死妳。
  李易認為大唐不應該有這等風氣,要宣傳正能量,誠信、守信。
  “小易,妳為何總是做壹些付出很多,需要回報很少的事情?”
  畢構想不通,憑借李易如今的地位,哪裏還用這般付出,該得到的都得到了。
  其他幾個人壹同看李易,想弄明白,李易簡直是聖人。
  李易被問住了,他想了又想,最後無奈道:“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
  “怎為凝眸垂珠淚,即是心許應無言。”張九齡給‘翻譯’了壹下。
  李易:“……”
  他覺得還不如不翻譯,不過他只能點點頭:“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小易,運輸隊伍早已出發,從長安送東西到黃河源頭,以朝堂之名。”
  畢構說壹下情況,算是匯報工作,向李易匯報。
  他不覺得丟人,錢是李易出的,辦法是李易想的,目的是大家都想要達到的。
  整個朝堂的文武官員皆明白,給邊關送東西,送的不僅僅是東西,代表了意誌,大唐的意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