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10章 東主押題太神奇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吃過飯,又忙碌了將近兩個時辰,所有的東西才全部安置妥當。
  船工們開始花繩子,起帆,互相之間喊著號子,漕船壹艘接壹艘離岸。
  李成器在岸上揮著手,懷中摟著三本書,眼圈紅紅的,滿心舍不得。
  李易同樣揮了幾下手,什麽表情都沒有,又不是不回來了。
  在他看來,此回屬於出趟差,老板親自去。
  羽林飛騎,大部分人照看馬匹,有六十個人在李易的船上,三班倒,壹班二十個人,隨時保護。
  “無能之輩太多,不然何需我易弟親自出馬,沒了易弟在莊子,過來都不好玩了。”
  李成器罵了壹些人壹句,抱怨不已。
  在他看來,李易只應在長安城旁邊的莊子裏坐鎮,大家全安心。
  有李易的莊子是個神奇的莊子,沒有李易的莊子僅僅算個富裕的莊子。
  “正好,從此處去禁苑近,看看考生。”
  李成器不想去莊子,騎上馬往禁苑考場的方向跑。
  再過壹會兒要吃晚飯,三頓飯的那種。
  壹天吃兩頓飯的人,現在剛剛吃完。
  考生往日裏吃兩頓飯的人,覺得考試,應該吃三頓,早上吃過,中午吃了,開始犯困。
  莊子的四十二個學子根本沒吃午飯,他們晌午的時候吃壹個煮雞蛋,黃瓜蘸醬吃壹根,繼續答題。
  東主吩咐過,中飯別吃那麽多,吃壹個帶來的煮雞蛋,補充壹下鹽,可以堅持到晚上。
  晚上餓了、累了,吃壹頓飽飯,不要想題的事情,趕緊睡覺。
  睡不著,那不是給藥片了麽。
  學子們聽話,今天覺得自己能答高分。
  東主給說的時務題,押對了吐蕃的、突厥的、和親的、旱災蝗災的、利農新技術的。
  沒有商稅的考題,看來朝廷不敢動。
  但貼壹大經裏面居然要求寫《周禮》關於收錢的那壹段。
  ‘大府掌九貢、九賦、九功之貳……關市之賦,以待王之膳服;邦中之賦,以待賓客;四郊之賦,以待稍秣……’
  這個,這個會呀。
  因為需要為了應對時務策的商稅,專門查的周禮,還使勁背,好等著拿出來用。
  臥槽,東主就是東主,這題押的,簡直神了。
  至於後面寫詩,背了多少韻?平日裏沒少互相寫詩研究。
  慢慢答,不著急,答好了再抄到‘試卷’上。
  今天晚上住這,看天,不應該下雨。
  李成器不需要別人陪同,還化個裝,進來看。
  看完考題,再於遠處看看四十二個學子的狀態,他搖搖頭:“易弟今回如參加科舉,定然甲等頭名。”
  轉而他又笑了:“什麽時候都是甲等第壹,易弟之才,豈是妳等考生可比?便是宰相,也得低頭。”
  不看了,心中穩了,四十二個學子考得壹定會不錯,至少能答對,之後錄取即可。
  回過身,他從後面進大內,把三本書給三弟,可以印出來發了。
  就是關於韻的三本書,李易壹直不給,四十二個學子偷摸學。
  此時莊子裏的二百二十個學子,同樣人手壹套,四十二個學子寫給他們的。
  背的時候默寫,寫完了裝訂壹下,壹本本書便出來了。
  封面上寫:詩詞歌賦娛人,可用卻不可專用,民生壹道,兼容並蓄,溫飽為先,娛樂在後。
  二百二十學子看明白了,警告,別整天研究這玩意兒。
  牲畜的糞便打掃好了嗎?從糞便的情況中看出牲畜有沒有生病和需要吃什麽?
  家禽怎麽餵養?五谷如何種植?水車怎般搭建?娃娃為啥不愛學習?
  他們懂,偏偏沈不下心,考慮四十二個‘前輩’考試的事情。
  答題答不好,是不是走後門同樣沒用?
  “趁著城門沒關,不如去幾個人看看。”有學子實在是熬不住了,提出辦法。
  “晚上住哪?守在外面冷。”
  “天上人間,在壹樓呆著,那是咱們莊子的地方。”
  “走,我去,誰和我壹起?”
  於是選出來二十個人,找到管事宋德壹說,宋德表示理解,派了壹輛車,只有車,沒有車夫。
  大的、豪華的、裝很多孩子的那種加長型馬車。
  學子們明白,自己趕車,君子六藝,駕車是基本功,以前不會,在莊子住久了自然就學會了。
  從春明門進去,先到東市天上人間報個備,說晚上回來住,去考場外面瞧瞧。
  再往西走,不去皇城,繞,繞過皇城,路過魏知古的家,布政坊,繼續向北,到芳林門門口。
  東邊是皇城,西邊是修德坊。
  許多人都在此處等待,有學子已經出來了,兩天的考試,不到六個時辰就出來。
  要麽是特別厲害的,要麽是……
  馬車停下,從車裏搬運草料餵馬,馬被放開,也不亂跑,繩子拴在修德坊後面的柱子上,馬自己在那吃。
  等著馬邊吃邊那啥,學子們熟練地把糞兜換下來,繞進修德坊,倒進茅坑中。
  回來洗洗手,開始用大木梳給馬梳理毛。
  舒服了,馬會扭頭用腦袋蹭蹭學子,大家都熟悉。
  “穿士子衣服,竟作這等腌臜之事。”有今年剛到,打算參加明年科舉的考生看不過眼。
  “眼瞎呀?灞水李家莊子的車,在那的學子要會幹很多活兒。李東主說了,君子六藝的禦都學不明白,還能作甚?
  知道什麽是禦不?駕車,不熟悉馬,怎麽能用好馬車?看他們給馬梳理毛,馬配合著呢。”
  有人立即懟回去,李家莊子的人,學子不壹般。
  “李東主什麽時候說的?”另有人問。
  “今天壹早,我看到李東主了,問壹句,他就這樣說的,不信妳去問他。”這人篤定道。
  別人登時不出聲,誰會因為壹點小事跑到莊子去問。
  二十個學子聽到了,不在乎,他們已經寫信回家,今年他們的家人也要過來住。
  以後他們跟莊子是壹榮俱榮,壹損俱損。
  從莊子裏考上去,當官後說與莊子無關,別人不信。
  若與莊子突然反目為仇,除了懷有個別心思的官員之外,其他官員會敬而遠之。
  上官甚至會出手收拾,李家莊子對妳們那麽好,妳們平白無故就反目,我們這些上官提拔妳們,妳們是不是也要在某壹天……
  “他們是李家莊子的學子?不知道今年李家莊子還要不要人。”
  “我想去,雖說我有些錢,可我更想學到本事。”
  “看吧,看四十二個今年考的人。考不上,沒人會想著去,考上壹半,大家搶著去。”
  “不能全考上?”
  “做夢呢,當科舉是什麽?我估摸有三成能考上,李家莊子便是天下第壹莊。”
  其他人不敢說壞話了,談論起四十二個學子的考中幾率。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