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26章 心有煩躁見菱城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天越發的熱了,長安城外路邊的樹葉顯得無精打采。
  李家莊子的人卻在忙碌,明明是初壹的朔日,李隆基和宰輔們偏偏沒去開大朝會。
  昨天晚上他們沒休息好,早飯囫圇地吃兩口便再也吃不下去。
  最近壹段日子,快騎把命令傳達下去,單於都護府和安北都護府聲勢最為浩大,要出兵去打突厥。
  河北道的運輸隊伍倒是沒說什麽,突厥的信息收集不到。
  河南府在向河北道送物資,以保證河北道往北送了東西後有足夠的吃食。
  在鴻臚寺的突厥使臣派人跑了,他們不清楚突厥為什麽突然要打奚族,只知道大唐在各地調動。
  報紙上寫突厥出兵攻打大唐屬地,大唐決定出兵征討。
  京兆府百姓又紛紛要捐款,支援朝廷。
  同時快報傳來,金城公主今日估計能抵達黃河流域,見到最前面的菱堡。
  然而,這些事情俱不是不開大朝會的理由。
  今天李易要給大弟子馮青黛進行手術,別看拿死囚練手很多,眾人依舊緊張。
  每壹個人都不同,青黛又是孩子。
  大家已經習慣了她的存在,要是沒了,實在不敢想。
  馮青黛的祖父母和父母都來到莊子,等待。
  其他的族人,按照馮青黛的要求,繼續留在原來的地方給百姓看病,萬壹大家全來,有人因此病死,她於心不安。
  “還差壹個小時。”畢構在小廣場上背個手轉悠。
  眾人都在這裏,屋子中感覺太過逼仄,沈悶。
  打仗他們也沒如此難受,該如何依舊如何。
  “李易說九點左右,人的身體狀態最好,他昨天晚上吃了輔助排泄的藥物,早上六點吃兩個包子,護士們跟他壹樣。”
  宋璟放下所有‘恩怨’,現在胃不舒服,緊張造成的。
  “要相信剛柔的本事,過兩天青黛又能活蹦亂跳了。”
  張九齡對李易有信心,不然他又沒其他的辦法。
  這等手段,他根本想不出來是怎麽完成的。
  說是心臟哪個地方窄了,跟河流壹樣,需要把窄的地方給擴大。
  從大腿進去壹條‘繩子’,到心的所在‘吹’個球,這個球把河道撐開,再取出來。
  河道窄倒是能挖,人的身體裏面,怎麽弄的?
  ‘哢吧哢吧’李隆基不出聲,他在吃爆米花,高粱米用設備熱膨化,制做出來米花棒。
  他吃的是空心棒子,還有實心的棒子。
  他就想吃點東西,再喝茶水。
  李旦半躺著吸氧,今天明明晴天,氣壓穩定,他覺得不舒服。
  懷上孩子的豆盧貴妃跟王皇後等人在不遠處小聲聊天,以緩解壓力。
  她們面前擺著米花棒壹樣的東西,由稻糠、麥麩子制做而成。
  這才是米花棒機的正確用途,設備生產出來的目的是制做飼料顆粒。
  膨化顆粒飼料好處多多,李家莊子制做出來設備後在大量生產,先餵自己的牲畜。
  “這些東西瞧著人能吃。”武婕妤抓起來壹把聞聞,挺香呢。
  “稻糠尋常人吃不得,麥麩子此刻大唐有的地方百姓正在吃,吃多了上廁所難受,不知制做出來的米花棒能不能行?”
  豆盧貴妃曾經躲到民間過,武則天的時候,吃過不少苦。
  “比直接吃麩子強,稻糠也有吃的,若是不好,何必專門制作。”
  永穆公主拿著壹個吃,少吃點沒事兒。
  她整天跟李易在壹起,啥都學。
  她給小蘭壹個,繼續說:“不同的牲畜餵不同的顆粒飼料,水稻、高粱、小麥的稈子,平時牛羊不怎麽愛吃。
  添加其他的東西,壹起制做成顆粒飼料,牛羊吃了後不但不會掉分量,還能增重。
  又節省飼料,成本在於飼料加工機的成本與人工成本,技術轉化成生產力的具體展現。”
  “時間過得太慢。”柳婕妤看看旁邊的鐘,感覺說了很多的話,怎麽才過去六分鐘?
  “機器給百姓能用上否?如何收錢?”豆盧貴妃趕緊繼續說話,別去想時間。
  “應是百姓交上來東西,用機器給加工成顆粒飼料,留下壹部分東西算加工費。
  只有百姓覺得吃顆粒飼料比直接餵東西好,才願意付出成本。
  或者把機器搬到地裏,百姓就近加工。”
  王皇後抓壹把仔細看,扔下去,伸手從宮女的手上拿過來壹個高粱米的米花棒,這個好吃。
  咬壹口她嚼嚼:“說起來神奇,直接吃高粱米不甜,做成米花棒,明明未放糖,偏就甜了。”
  “餵牲口的也甜。”永穆公主支持這個結論,她方才吃了。
  ……
  金城公主的隊伍所在,天之前就亮了,距離最大的菱堡還有二十余裏。
  他們抓緊時間趕路,想早早抵達,休息壹番看船只數量。
  早有羽林飛騎跑到那裏報信,張忠亮等人忙著調集船只,從大唐過來的船扣住,先別回去。
  他們在等待,不方便直接進吐蕃的領地,要遵守規則嘛!
  之前跑紅白宮兵臨城下……屬於另壹種情況。
  現在的路好走,比較平坦,隊伍中的人不吃飯,忍著。
  只有小孩子吃個雞蛋、嬰兒吃奶。
  隊伍的速度明顯加快,大家著急。
  二十裏路,壹個多小時。
  大隊人馬等在前方,剛壹過線,地上的壹群人同時單膝點地,馬上的人抱拳,齊聲道:“恭迎金城公主回家、恭迎金城公主回家、恭迎金城公主回家!”
  等喊完,才又喊:“恭迎尺帶珠丹姑爺陪金城公主回門……”
  尺帶珠丹露出笑容,終於提到自己。
  此刻金城公主沒哭,她也笑著,大家距離不遠,以後可以多往來。
  她擡頭看隊伍後面二裏處的菱堡,頭壹回見到這樣的城,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似乎不好往上爬。
  “請公主和姑爺入內歇息。”張忠亮到近前,他是最高負責人。
  尺帶珠丹隨隊伍前進,到城下,擡頭使勁往長看:“攻城的時候地方小,擁擠,上面扔東西,壹砸壹片?”
  “姑爺說笑了,建個好看的樣子,大唐與吐蕃乃舅甥之誼,不打仗。”
  張忠亮笑著說,怎麽講和平。
  上回去紅白宮不叫打仗,看孩子,看完孩子咱們又回來很多人,其他的留下照看小寶寶。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