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23章 民生軍事無天功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李隆基找大家過來前已說出問題,有農戶在田裏下了很多肥,遇到大雨怎麽辦?
  眾臣壹路走來使勁想,往很深的地方想,不敢輕易開口,有種杯弓蛇影的感覺。
  宰輔們認為委屈,姚崇、盧懷慎時,莫非不是如此辦公?
  自己已經不進行政治鬥爭了,節省許多資源,應當被稱贊,咋李易回來便懟人?
  “臣以為當留肥。”蘇颋先開口,只此壹句。
  李隆基收傘進棚子,雨大,風斜著吹,褲腿都濕了。
  其他人相繼進來,找地方坐下。
  “留不得肥,當放。”宋璟與蘇颋持不同意見。
  李隆基頷首,看畢構。
  畢構捋捋胡子:“當留放協調,在留中放,於放中留。”
  三個宰輔說完看張九齡,張九齡瞅李易:“我聽剛柔的。”
  三人同時鄙視他壹眼,不要臉了是不?
  王大木烤著火,左膝蓋的位置舒服,旁邊還有個兔皮套子在烤,等出去時套上保溫。
  他不認識宰輔,卻認識衣服,包括金魚袋。
  聽幾人說話,他小聲問李易:“李東主,妳不是派人去放水了麽?他們……”
  “看,臣說對了。”宋璟向李隆基說話。
  李隆基瞪他壹眼,什麽臣?朕的身份不可暴露。
  “為何要放?”畢構找事兒。
  “因……”宋璟使勁想,突然看到兔皮:“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李易伸出大拇指,行,妳說了句人話。
  宋璟長出口氣,不容易,還以為多大的事兒呢。
  蘇颋蹙下眉頭:“李易,把水放掉,肥損失甚大。”
  “損失就損失唄,至少河裏的魚理論上會多,雨水壹泡,部分肥滲進土壤,對作物依舊有好處。”
  李易講道理,停頓壹下,與王大木說:“肥上多了其實也不好,即便農家肥,會燒地。”
  “積攢的肥全沒了。”王大木難過得低頭。
  “今年冬天清淤的時候,為有地的人分分,工具先進,清淤更方便。”李易趕緊想個辦法。
  “對,清淤給大家淤泥,先曬曬,方便推回家。
  清淤有利於河道深度,同時增加水產。
  喝水即便燒開,喝清淤後幹凈的河水比喝埋汰東西多的河水好。”
  張九齡搶著說,學過,學以致用嘛。
  王大木擡頭:“清淤我去幫忙,種大棚追肥。”
  說著他喝壹大口面碗裏的湯,辣,辣得過癮。
  李易順手拿起勺子舀半勺子湯,又給王大木加滿,他知道王大木舍不得吃那麽白的面條。
  泡著吧,越泡越多。
  “妳得吃面。”蘇颋替人家著急。
  “湯好喝。”王大木不好意思說自己舍不得吃面。
  李易點下頭,又給對方剝兩瓣蒜。
  王大木壹口蒜咬下去,辣呀,跟湯中的辣不同,只能吃面解辣。
  蘇颋看李易,覺得自己學到了,原來給蒜就吃面哦?
  “這碗面九零粉搟制,大木妳吃完,再嘗壹碗八零粉的,幫忙看看哪種口感好。”
  李易見王大木壹臉心疼,剛才那口面吃多了,又連忙請人家幫忙。
  “啊?好!”王大木這下開心地吃起面,還有壹碗呢。
  吃兩口他猛地反應過來,眼圈又紅了:“李東主妳……”
  “妳種大棚,又育苗,積許多肥,妳自己賺到錢,其實更為大唐賺錢。
  見大家過好日子,我心情自然好。妳所能獲得的,正是因為妳付出了。
  人人像妳壹般,大唐必將繁榮昌盛,到時我溜達到哪就吃到哪,壹錢不花。”
  李易接過話,給王大木以鼓勵。
  王大木使勁點下頭:“嗯!李東主妳放心,我會使勁幹活,我們商量好了,要寫萬民書給妳,妳用來打宰相。”
  四個宰輔:“……”
  我們搶妳面碗了?莫非因為沒給妳剝大蒜?妳對我們是不是有啥誤會?
  “小點聲,四個宰輔都在,他們。”李易忍住笑,指四個人。
  王大木再次擡頭:“……”
  他略作猶豫,解釋:“說錯了,我說尚書。”
  魏知古:“我是尚書。”
  “我說侍郎呢,沒有侍郎吧?”王大木著急了。
  “沒有,放心,侍郎沒資格湊到這裏。”
  李隆基想大笑,心情愉快,大雨天中呼吸都變得順暢起來。
  “報~~!黃河源頭急報。”外面傳來聲音,大家終於把關註轉移。
  “李東主我換個帳篷。”王大木端碗站起。
  “坐著,沒什麽大事。”李易不願意叫對方折騰。
  “傳!”李隆基吩咐。
  壹個傳信的軍士走進來,壹身雨水往下滴。
  “脫衣服。”李易看軍士出聲。
  “這……”軍士目光掃過宮女。
  宮女壹同轉身,壹個千牛衛身高胖瘦差不多的人把自己的外衣脫了。
  軍士先掏出壹個油紙包放旁邊,費勁地把衣服脫掉,又費勁地穿上外面的,擰壹把頭發。
  李易又遞半瓢涼開水,軍士端起來咕嘟咕嘟灌進肚,使勁喘息。
  眾人見他的樣子,放下心,果然不是大事兒。
  “報!郭刺史說當地天漸暖,要農具與種子。”
  軍士打開油紙包,從中掏出來壹封火漆封著的信。
  高力士接到手,查驗火漆,抽出小刀打開信封,把信呈與李隆基。
  “當地天氣如何?地面可有沒化的雪?”李隆基不急著看信。
  “天還是冷,春風壹吹,手和臉跟刀子割壹樣,還好有李東主送去的護膚品。
  雪也有,山下見不到,山上越高越多,雪蓮沒有開花,當地人說快了。
  草長出來,大家在放牧。新加入大唐的前吐蕃部族安穩,兵器上繳。
  郭刺史想種油菜、青稞、大豆,缺少農具與種子。”
  軍士知道眾人想了解什麽,簡單地介紹壹番。
  “我這就叫人去打造農具。”宋璟知道事大,要傳令。
  “有,易弟走時留的信中讓制造,工盟早造好了。”
  壹直沒出聲的李成器往鍋裏下著面條開口,表情認真,似乎對下個面條有著特殊的要求。
  蘇颋瞅瞅李易:“如此說來,種子同樣準備妥當?”
  “給河西和安西節度使的胡蘿蔔種子都打完包了。”李隆基說話。
  “如此便好。”蘇颋像犯了錯誤的幼兒園小朋友壹樣,滿臉委屈。
  “後續的輜重,臣這裏沒問題。”畢構趕緊說,這個他確實管了,因為他壹直在負責。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