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70章 地方朝廷成壹盤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殺?”李隆基還是猶豫,尤其是朝堂上的大臣,總見面,說少要殺,感覺下不去手。
  壹般都是通過頻繁調動,折騰,然後對方挺不住就死了。
  如此壹來,感覺是對方的問題,調動妳妳就死了,跟朕無關啊。
  “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鎮社稷。”
  李易堅持,他太知道官員的問題了,他就沒少行賄和幫官員收拾政敵。
  那手段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醫藥系統‘自殺’的人比別的系統多。
  像跳樓的,最後搶救的時候說‘我不想要,可不敢不要’,這個還有人壹頓分析。
  其實人家說的是‘我不想跳,可不敢不跳’,為什麽傳出來說的是‘要’,而不是‘跳’,呵呵!
  殺人而已,李易習慣了,按照法律,以前的他被槍斃個三五回,壹點不冤枉。
  這輩子他決定做好人,那麽官員要不要殺的問題就簡單了。
  他殺人沒有心理負擔,親自動手都可以。
  “地方官畢竟還是不好殺,有的是招募的。”李隆基說起另壹個問題。
  “地方招募,應該給朝廷報,然後由朝廷出錢養,而不是地方主官以自己的身份來養。”
  李易順著說起大唐的地方官,尤其是邊境的地方,刺史了、節度使了、都督了。
  他們自己找人幹活,錢呢,從當地出,不經過朝廷。
  被招的人只記掛著主官的好,未把朝廷放在第壹位。
  歷史上的杜甫就被招過,去幫忙處理事情。
  杜甫幹活的時候希望環境配合他,而不是他去適應和改變環境。
  人家拉幫結派,他不去,就受到排擠,幹著幹著不想幹了,要辭職,後來人家沒辦法,讓他回家,但依舊給好處。
  等那人死了,杜甫就沒有人欣賞了,日子過得苦。
  給人的感覺是杜甫的壹生就是苦悶的壹生,考科舉不順利,李林甫把那壹次的科舉成績全取消了。
  然後幹謁也不順利,整天在長安蹉跎,沒有門路,孩子在家裏死了。
  說是餓死的,其實不可能,是病死的。
  再餓,喝米湯也能活,大人有壹口吃的,小孩子就不能吃?
  像杜甫壹樣的人還有很多,考不上科舉,在地方幫別的官員做事。
  然後得到的是外流官,大的沒有,大的都是朝廷指定。
  相當於地方上的壹些人沒有國家編制,協警了、環衛了,等等,可以地方自己招聘。
  可是市政府和市委秘書也沒有編制就不對了,他們給誰幹活呢?
  李易強調這個事情,官員吃誰的飯,給誰幹活,朝廷有錢了,不可以讓地方官員私招理事官。
  李隆基低頭吃飯,心中盤算。
  過了壹會兒,他出聲:“非主官,朝廷吏部要納入考核中?”
  “州府負責,吏部沒有那麽多的精力處理地方官員的情況。”
  李易搖搖頭,不贊成吏部整體去管。
  州府壹般就落實了,像公安、稅務、統計等部門,市裏通常都是省直管。
  李隆基還是點頭,表示明白,就這麽操作,聽易弟的沒錯。
  吃晚飯,李隆基去找李旦。
  “今年的冬天比去年好。小易那孩子操了不少的心。”豆盧貴妃壹說起李易保證誇。
  她切身感受到了李家莊子的運作有多厲害,帶領整個京兆府的百姓壹起動。
  “明年會更好,稅收落實下去,地方成立專門的隊伍,百姓受災就不怕了。”李隆基壯誌在胸。
  他壹點不擔心,李易要推動什麽事情,會慢慢來,不是直接上來就幹。
  比起朝中的大臣厲害多了,大臣們壹開口就要直接達到目的。
  “叔叔的莊子應該再大壹點,前面都是種了東西,幫著聚居區的人,後面買的地,正在種豆子,要養地,繼續往東買。”
  王皇後抱著睡著的兒子說李家莊子的面積小。
  現在李家莊子好大壹片了,加起來有五平方公裏了,就是兩公裏乘二點五公裏。
  圍莊子和張家村子轉壹圈,需要壹個時辰,上面還有皇莊,得繼續繞。
  面積不小了,繼續向東,是別人家的地。
  再往東,是驪山,皇家的地。
  “往後從京兆府開始,又可由河南府那裏推廣,向著外面修水泥路,牲畜釘掌。”
  李旦考慮的是運輸問題,他發現冬天的雪橇速度快。
  只要有雪,馬拉著雪橇,感覺比軲轆的車還輕松。
  不是冬天,馬熱,壹跑起來排熱不及時,需要放血。
  冬天的馬跟狗似的,在雪地上跑起來那叫壹個歡兒啊。
  李旦怎麽說都當過好幾次皇帝了,對天下的事情有所了解,他希望道路更通常。
  修水泥路下雨和下雪天不泥濘,耗費的是蹄鐵,得到的是時間。
  牛也需要打掌,不然磨損太厲害,而且還要修蹄子。
  牛是最有意思的,想殺它的時候,它知道,會哭。
  給釘掌的時候,第壹次的話,看到別的牛在那釘,它就心裏踏實了。
  若是總去壹家釘掌,牛和馬到後來都不用拴繩子固定。
  釘掌的人它們認識,知道釘掌有什麽用。
  幹活的人擡手就能把牛蹄和馬蹄搬起來,隨便掛個繩子,便可以卸掉磨損的掌、修蹄子和釘新掌了。
  “明年再說。”李隆基暫時不確定怎麽辦。
  他需要看群臣的想法,更需要問李易。
  ……
  又過壹天,羽林飛騎陸續抵達各州,到地方就先找受災的村子和人,然後給吃的。
  帳篷搭起來,裏面燒蜂窩煤的爐子,把房子被壓塌的百姓安置進去。
  羽林飛騎和李家莊子接觸的時間長,思維有所改變。
  曾經他們認為房子重要,如今知道人才是最重要的,房子塌就塌了唄,錢能解決問題。
  人死了,用什麽都救不回來。
  “大家不要擔心,房子的事情而已,妳們的房子能被壓壞,說明房子不好,給妳們蓋新的房子,冬天就先住帳篷,地化了以後再建新房子。”
  羽林飛騎對住進帳篷裏的百姓們喊,房子誰來修,他們不確定,但知道有人管。
  失去房子的百姓需要好多年才能緩過來,給他們蓋壹個新房子,他們的精力就不會放在房子上面。
  人才是最重要的,壹個人即便是種地,也能有不少的糧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