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87章 大唐好物皆欲學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太漂亮了。”永穆公主仰頭看煙花,最後只說出來四個字。
  李易在煙花聲中隱約聽見,看向皇城的位置,突然想起了件重要的事情。
  他對青松招手,大喊:“派人給長安東西兩市和城南送去煙花,在那裏燃放,快。”
  青松跑去找人,李易松口氣。
  他想到了百姓看煙花不容易,從其他地方去皇城,顯然擠不下,有的百姓只能在自己的坊看節目。
  東西兩市位置合適,只要煙花飛得夠高,周圍各坊的百姓都能看到。
  城南有不少官員和百姓,他們同樣想看。
  李易相信有的百姓會跑到河邊看莊子的煙花,不關城門,隨時能回去。
  羽林飛騎帶著煙花趕緊從城南繞著跑去西市,城裏的路上全是人。
  壹刻鐘之後,皇城和莊子的煙花還沒停,東市的煙花開始升空、綻放。
  又過半刻鐘,西市上空也出現了漂亮的圖案。
  如李易所想,灞水外面許多百姓站在那裏觀看,順便吃到了餃子。
  吐蕃在鴻盧寺的人看著大唐長安除夕夜的繁華勝景,心情壹點都好不起來。
  壹個多時辰之後,煙花燃放結束,皇城上繼續演出。
  伊辛巴臉上盡是無助之色:“雪橇,我土蕃許多地方常年積雪,每年又有不少時日下雪。”
  “突厥那處也下雪,還有草原、契丹的地方。”
  伯訛早想到了大唐京兆府的雪橇運輸能力,更琢磨到了在軍事上的用途。
  “寫信回去,好使我們那裏用上同樣的工具。”伊辛巴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吐蕃總追在後面學習大唐,熱氣球到現在沒學會如何使用,酒精沒了。
  眼下只有煤油燈,煤油燈貴,還不專門多賣煤油。
  熱氣球計劃現在行不通了,唯壹的辦法是考慮如何應對大唐的熱氣球。
  輪船倒是能學,在吐蕃使用價值卻不大。
  剩下的是雪橇,用馬來拉,裝上輜重。
  而不是馬馱著輜重跑,兩者之間馬承受的重量明顯不同。
  “平時用來運輸方便。”伯訛對此深有了解,京兆府的百姓就這樣幹著呢。
  去年的冬天,或者說是過了年後的前年的冬天,下大雪,冬天百姓只能乘牛車和馬車。
  遇到雪多的地方,從車上拿下來板子把輪子給撐起來,出溜過去。
  然後變了,壹律雪橇,不用清理路上的雪。
  嫌路上不好走,則走水網,百姓往來頻繁。
  如此才聯系上周圍的縣,大量運輸大棚蔬菜。
  不曉得大棚種植在吐蕃好用不?需要很多的絹帛,還得加火道。
  考慮學大唐種大棚,伯訛突然想到個關鍵的問題,吐蕃沒有煤,怎麽燒?燒柴火和牛糞?
  就為了冬天吃點黃瓜、茄子,投入很多錢,有的人冬天還沒有絹帛的衣服穿呢。
  包括奴隸,奴隸不給衣服穿會凍死,屬於財產損失。
  “種大豆養蟲子……”伯訛又考慮學豆蟲養殖,他發現蟲子好吃。
  哪怕是吐蕃上層人不愛吃,給奴隸吃就行,奴隸有力氣才能多幹活。
  “如李易是吐蕃人,他會為吐蕃想出什麽好辦法?專門適合吐蕃的。”
  伊辛巴在想李易這個人,他是要過來與李易比試,從李易手上拿技術。
  他很自負,覺得自己強。
  壹系列事情之後,比試的事情沒了,他壹直在看李易往外拿東西。
  那麽李易在大唐的京兆府,考慮的事情是當地百姓,換到吐蕃又該如何?
  “沒有……對,叫資源,沒有資源,他在吐蕃只能提供壹下短曲犁,雪橇能拿出來,還有什麽?”
  伯訛壹想到李易就難受,貶低壹句,心情好了許多。
  其他在鴻盧寺裏的外邦使臣們倒是在努力學習。
  奚族與契丹在東北和壹部分的內蒙古居住,他們的冬天趕路費勁。
  他們發現這個雪橇好,他們其實沒想錯,歷史上東北地區的馬拉爬犁、鹿拉爬犁、狗拉爬犁,就是這個東西。
  只要是有雪,爬犁可以上山,馬能跑的地方,爬犁保證能走。
  灌木太密,不能絆住馬腿,爬犁能從灌木上飛過去。
  當然,壹般情況下沒有那麽玩的,心疼馬,萬壹摔了呢。
  以前他們沒想過,今年看著京兆府的百姓來來往往,準備學壹下。
  不然下大雪之後,根本出不了門。
  余江跟著去契丹和渤海的隊伍壹起回來,依舊裝著蜀地人。
  契丹隊伍管事的明面上是巴察爾查,余江就找到巴察爾查。
  巴察爾查壹行人把家人都給帶回來了,包括沒去的兄弟的家人,打算好了,讓家人在大唐生活。
  主要是孩子,學習大唐的文化,然後他們輪換著回到契丹幫忙出主意。
  “巴察爾查,雪橇看著好制作,其實裏面有門道,契丹需要雪橇。”余江裝著吃餃子跟巴察爾查交流。
  “我去問。”巴察爾查壹心為契丹著想,不管今天是三十兒。
  李易剛剛把永穆公主送回院子,準備回自己院子休息,便遇到尋過來的巴察爾查。
  旁邊還有羽林飛騎陪同,羽林飛騎不放心別的人接近李易。
  “李東主,雪橇有什麽竅門?我契丹需要。”
  巴察爾查大聲問,那邊表演節目有聲音傳過來。
  “是說制作?主要是輕便,由於那邊沒有竹子,用柞木制作的比較好,相對也重壹些,要是想輕巧,用草編,下面拿油樹條編織成排……”
  李易沒拒絕巴察爾查的問題,耐心地講解起東北以前的爬犁怎麽做。
  輕巧的不夠結實,有小孩子需要帶,或裝壹點貨物,人拖著走,用那壹種。
  使用木頭了,自然得用牲畜。
  “那邊有壹種鹿,可代替馬匹拉爬犁,它們比較溫順。”李易還好心地介紹起馴鹿。
  整個東北在渤海的控制下,包括了黑龍江壹帶,控制力其實不是很強。
  東北三省,遼寧到黑龍江遠著呢,怎麽能把整個地區完全控制住?用高速公路?省道?火車?
  壹路上好多的山與河流,就是說還有壹些地方名義上歸渤海管,實際當地部落自己生活。
  不然秋天的時候那邊說造反了,消息傳到渤海的國王耳中,冬天出兵,到春天還沒抵達,路上凍死壹群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