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23章 渤海交易姚彜歸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李易研究著增加朝堂收入又便民時,帶隊前往契丹和渤海的李印等人正在跟渤海的人交換東西。
  隊伍中多了八百九十壹個被契丹掠走的大唐人,他們現在已經不那麽消瘦。
  路上吃的東西好,關鍵是心情好。
  他們幫忙幹活,準備壹起回大唐,去長安。
  眼下在渤海,渤海的頭領是大祚榮,官位是忽汗州都督,當地就叫渤海,實際上是國,卻不允許稱呼國。
  當地也有貴族,他們在看著煤油燈和暖水瓶,還有其他的肥皂、香皂、花露水、甘油、絲綢、果脯、罐頭、陶瓷……
  另外壹些屬於他們部落的人在剝松子,東北地區的紅松松子。
  東北地區通常能看到兩種松樹,油松和紅松。
  油松的子特別小,不好吃,吃多了中毒。
  紅松則不是,大松塔,裏面的籽也大。
  現在有壹部分發黃,更多的是青綠色。
  當地人通過各種手段給打下來,開始取松子。
  他們沒有貨幣,以物易物。
  人參、動物皮毛、幹果子來交換,李印不要幹果子,動物的皮只選好的,人參倒是可以。
  他的貨物要價高,允許對方在購買煤油燈和熱水瓶的時候分期付款,其他的只能壹次性的交易。
  他提出來收松子和榛子,當地人壹看,可以,等等偶們,偶們這就去采。
  這不時間就耽誤了,現在收東西,回程才麻煩呢。
  那時保證下雪,大家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
  被救的大唐人幫忙整理,他們才不去剝呢。
  松子手動剝,蹭壹手松油,黑黑的,洗都不好洗。
  從壹堆堆的榛子皮中剝榛子也是壹樣,手工。
  榛子當地人比較喜歡吃,好開口,用牙咬、用石頭砸。
  松子不愛吃,開口費勁,咬開壹個果仁還小。
  至於工具開口,他們沒有鉗子。
  “後來的看壹看,這就是肥皂,剝了松子後手上有油,清洗費勁,換上肥皂呢?洗壹洗,搓壹搓,再用沙子擦擦,看,幹凈了。”
  李印對陸續趕來的人介紹,肥皂洗松油,並不怎麽好用,得拿沙子蹭。
  當地人看看,上手試試,他們的手上沒有松油,用肥皂洗,很快洗下來很多臟水。
  再看看手,比先前幹凈,又洗壹遍,使勁搓,還是洗下來臟水,手更幹凈了。
  當地人認可了,好東西。
  再看看香皂,洗完了居然帶著香味。
  啥都別說了,趕緊回去拿東西過來換,松子和榛子則去采。
  再看看大唐人還需要什麽,換啊。
  渤海的貴族們值錢的東西多,他們紛紛換到了煤油燈和暖水瓶,要求分期付款。
  他們怕不分期,大唐人不來了,煤油怎麽辦?
  “大家可以派出人手帶著其他的東西跟我們回大唐,看看大唐喜歡什麽,當地有什麽。”
  李印繼續讓翻譯跟渤海的人說。
  若是只有李家莊子跑這條線,李家莊子會變成壟斷,賺很多錢。
  東主卻不允許,要求加大貿易往來,可以組團換,也可以雙方的人隨便派出隊伍。
  在河北道北部大唐現在算是重新占下的地方設立市場,所有的部族皆可參與。
  交流越頻繁越好,如此才不會給渤海獨自偷摸發展的機會,大唐隨時看著。
  ……
  第壹場雪落了下來,從渤海到吐蕃,整個區域都在下。
  九月二十六日,姚彜高高興興地帶著家人從馳道回到了長安,他的官兒換了,不再是那邊的刺史和兼檢校商州連漕武關之外方城。
  具體回來當什麽官還不清楚,他帶著河南府的土特產,好幾車。
  “爹,孩兒回來了,那李易果真了得,可以給個太醫署的兼職。”
  姚彜進到興寧坊的家中,找到知道今天他會回來,專門在家等他的姚崇。
  見完禮,他誇贊李易,準備給李易壹個官,這樣以後生病直接讓太醫署的李易來給看。
  “回來了就好,好!李易大德,不讓我白發人送黑發人。”姚崇看著兒子露出了笑容。
  兒媳和孫子也在,都不錯。
  姚崇想通了,自己下去,大兒子閑上壹兩年,編撰下書了什麽的,別折騰了。
  李易出手不就是交換麽,換。
  至於那個下了牢的、接受了胡人賄賂的趙誨,他家人來求也沒用。
  “準備壹下,去天上人間吃飯。”姚崇決定把兒子回來的事情傳壹傳,表明態度。
  姚彜洗了個澡,開心地跟父親去天上人間,他只聽說過,還沒機會見到。
  姚崇的隊伍龐大,壹路張揚著抵達天上人間,父子二人進去,被安排到單間。
  “爹,這地方果然雅致,從上向下看,即便是天冷,還是清晰。”
  姚彜透過玻璃窗往外看,下面的行人走來走去。
  “飯菜亦可。”姚崇拿天上人間和李家莊子對比,天上人間的不是第壹。
  “在鄧州,有商家學著做了,孩兒嘗嘗本地的。”
  姚彜夾起塊糖醋排骨,放到嘴裏,眨眼間他便露出陶醉的神色。
  姚崇臉上帶著笑容:“排骨是李易最喜歡的部位,可以制作出許多菜,酸甜可口,那個汁不要浪費了,拌飯吃。”
  “啊?汁還要吃?嘗嘗即可,咱點了幾道菜?”姚彜不想那樣吃飯。
  他在鄧州吃飯,向來是壹桌子飯菜,壹個菜嘗兩口,就吃得差不多了。
  姚崇沒吃,說道:“兩道,壹個糖醋排骨,壹個豬耳朵拌黃瓜,還有壹道是蒜苗湯。”
  “怎這般少?”姚彜納悶了。
  “為父在此吃飯,壹直如此,壹起吃飯的人會把飯菜吃幹凈,因為不要錢。
  李易那裏有規矩,自己掏錢買的隨便扔。李家莊子和他當掌櫃的店,免費的要吃光。
  莊子中的食堂飯菜最好吃,莊戶們始終是吃多少盛多少。
  即便是李家莊子放到外面的免費湯,也不允許有人盛壹碗而喝半碗。”
  姚崇很有耐心地給兒子講,怕以後兒子不小心因此事惹到李易。
  “他還能給咱們定規矩?”姚彜在不解的時候還有不滿。
  “不吃他的飯則不用守他的規矩,否則不管是誰,必須照做。”
  姚崇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想到了李隆基等人。
  “原本還想給他個實權官當當,現在……”姚彜輕輕搖頭。
  姚崇:“……”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