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滿城風沙

網遊小說

“砰!” 重重的撞擊之聲在早晨繁華的街道上響起。 “啊!死人了,救命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零五章 這是壹本經典巨作

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by 滿城風沙

2019-6-29 22:05

“吳荷教授說得非常有道理,這本書不光在大方向上說得非常明確,還在具體細節上有很詳細的描述,其中最讓我關註的就是人力資源這壹條。”
厲為寧教授站了起來。
“按照書中所寫,美國和歐洲那些發達國家也將進入到壹個消費為主的服務業社會,大量的商品被生產制造出來,但是他們的人工工資非常高,普通的工人每個月工資是壹千兩百美元,按照匯率來算,那就是將近六千人民幣,而我們國家現在的平均工資壹年不過五百塊錢,連人家壹個月的十分之壹還不到,這巨大的差異對於那些追求利潤的資本主義社會來說,無疑如同貓見了老鼠壹樣,這個論斷非常符合邏輯,也符合資本主義的本質,而且在我看來,也的確會對我們國家起到積極的作用。
妳到我們這裏辦廠,最起碼就要有固定資產投資吧!還要支付工人的工資,這無疑就是刺激了國內經濟,而且通過建設工廠也能引進先進的技術,我們各得其所。”
厲為寧接著吳荷的話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看來妳們經濟學家對這本書很推崇嘛!”
趙弘揚笑道。
“我們不僅僅是推崇了,如果未來真的按照書中所講這樣,那這本書就會成為國家改革開放的寶典之作,對於國家的意義,在我看來無異於資本論對於經濟學的意義。”
吳荷馬上回答。
“吳教授,妳對這本書的評價很好呀!”
馮友軍微微壹楞後說道。
“不高,不高,資本論闡明了經濟學的基本規律,這種規律就存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只是要想發現需要有極為深刻的洞察力,但是這本書不光做到了這壹點,還在規律上延伸出對未來發展的設想,雖然是設想,但我覺得很有可能發生,壹旦真的被書中言中,這就是預測了,對未來做出預測進而提前做出準備,這種本事誰有?
當年的馬克絲在著作中曾對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做出了準確預測,現在劉瑯又對第三產業浪潮做出預測,兩者相比,我看劉瑯更勝壹籌!”
厲為寧高聲說道,他對這本書的評價甚至比吳荷還要高。
在坐的那些官員們妳看看我我看看妳誰也沒吭聲,他們很多人其實不怎麽懂經濟,只是覺得書中對第三產業劃分非常詳細,但還不太明白這本書會對國家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而在那些經濟學家眼裏,如果世界真的會以書中所言那樣發展,那麽國家完全可以將改革開放的中心放在服務業上,圍繞著三產全力發展,這就會順應世界潮流,無疑會少走無數彎路,說是指明方向也不為過了。
“經濟學家們的態度還是很樂觀的嘛,不過三產是服務業,咱們國家總不能光靠著服務業吧,工業才是基礎,沒有工業,哪裏有飛機大炮鋼鐵輪船?沒有工業,衛星不能上天,核武器也不會被發明出來,我看這本書有些偏頗!”
主管工業的副總理丁惠中有不同的意見。
“丁副總理說得沒錯,二產才是國家的根基,所有人都跑去搞三產了,二產不是黃了嗎?那怎麽能行?”
旁邊的壹位部長也跟著說道。
“對,壹產農業也是重要的,沒有糧食,我們吃什麽?我看這本書有很大的缺陷!”
剛才總理和常務副總理壹直再說這本書的好處,其他部長也沒插話,現在丁惠中副總理說出自己的疑問,他們立刻開了腔。
不過趙弘揚馬上笑道。
“老丁呀!妳說得沒錯,不過呢!顯然這本書妳們沒有仔細看呀!妳翻到第三十五頁,倒數第八行,上面寫著這麽壹段話,我給各位讀壹下:
第三產業的第壹階段是要豐富產品種類以先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吃、穿、住、行等等,這第壹階段最是容易。
但隨著社會持續發展,人們將對所需產品的要求不斷提升,食物不光要能吃,而且要有營養,味道要好,品種也要極大豐富,這需要有強大的壹產做為根基,穿衣也是如此,衣服不僅僅只是為了保暖,還要結實美觀,甚至具有非常顯明的特點,這就對材料有著很高的要求,化工產品必須多樣化,另外出行也是如此,自行車不再是出行的唯壹工具,汽車、摩托車將逐漸取代原有的交通工具,這需要國家有強大的工業為根基………。
所以,第三產業浪潮表面上看上去是服務業的大浪,實則其動力來源是壹產和二產的極速發展,它們源於西方發達國家,這足以說明他們在這兩方面遠勝我們,我們開始階段只能被動接受,勞動力是我們的唯壹優勢,但是我們此時應該大力發展壹產二產以準備迎接三產浪潮第二階段的到來,爭取在這壹階段提高我們自身產品的質量,並擺脫西方大公司在產品質量上的壟斷地位,做大做強自己的商品,甚至把我們自己的商品賣到西方大國,這才是我們國家真正強大的標誌………!
老丁,看到了嗎?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就是這段話,劉瑯不是說壹產二產不重要,相反,它們才是三產的根基,再說了,妳看看劉瑯現在在幹什麽?不是天天蹲在車間裏和壹幫工人在那搞冶煉呢嗎?他對工業的重視顯然比什麽三產多多了,妳這個主管工業的副總理應該是他的堅定支持者才對呀!”
壹席話把丁惠中說得紅了臉。
丁惠中是個老革命,對國家無比的忠誠,只是沒太多文化,在他眼裏要想發展就是靠勞動,人多力量大心往壹處使就對了,從不講什麽科學不科學,所以看起書來也是囫圇吞棗,趙弘揚所說的那壹段並沒有看到,現在自己鬧了個大笑話出來。
“老趙妳說得沒錯,我看書不認真,我做檢討!”
丁惠中連連道歉。
“妳們這些同誌也要好好看看書才行,這壹周的時間我看了三遍,每次都有新的體會,直到現在還有不少地方沒有弄清楚,比如書裏面說電子產品可以讓世界變成壹座城市壹般,信息交流是現在的數百倍甚至數千倍,為什麽會這樣?我不明白,所以看書要仔細,不能看個大概!”
趙弘揚對著那些部長說道。
“趙總理說得對,說得對,我們回去壹定再好好看幾遍!”
剛才還提出疑問的那些人趕忙說道。
“老趙,這本書的確是非常好,但咱們也得好好研究研究,不能輕易下結論,因為這可是關系到整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壹旦咱們做出決定,那國家也就要按照決定開始實施了,所以壹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不能有任何的疑問。
現在書裏面的疑問太多了,妳有很多地方搞不懂,我也是如此,比如書裏面也說了,第三產業的浪潮現在還是處在積蓄階段,要等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會真正的顯現出來,距離現在還有五年的時間,這壹點劉瑯是怎麽看出來的?我覺得咱們還是先把劉瑯找過來,詳細的問壹問,凡事要三思而後行嘛!”
馮友軍說道。
“另外還有壹個最關鍵問題,鄧老他們這些人是個什麽想法?他們看了這本書了嗎?”
馮友軍再次說道。
“我拿到這本書後第壹時間就印制了幾本送給了鄧老他們,相信他們也在研究呢!”
趙弘揚回答。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