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未來的打算
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by 滿城風沙
2019-6-29 22:05
“什麽?兒子妳把這些書都看完了?”
父親把眼睛瞪的比牛還大,嘴巴張開久久都合不攏。
“嗯,看完了!”
劉瑯點著頭。
不是劉瑯敷衍他們,而是他的確看完了。
或許是自己大腦發育過早的原因,劉瑯發覺自己的記憶力要遠遠強於前世,前世的他智力也就稍稍強於普通人,曾經他測過智商,大概是壹百二十左右,比平均水平壹百零幾要高壹些,而在今世,他的記憶力要遠強過前世,這些小人書他看了壹遍後每壹副圖每壹句話都記得清清楚楚。
“爺爺考考妳!”
劉瑯的爺爺拿起壹本書。
“大孫子,這本書寫的是什麽意思?”
劉瑯擡頭看了壹眼。
“這是官渡之戰,寫的是曹操和袁紹打仗,曹操雖然兵少,但是足智多謀,袁紹雖然兵多,但是驕傲自大,結果被曹操殺的打敗。”
“這本呢?”
爺爺又拿起壹本平原作戰。
“這本是抗日戰爭的故事,寫的是遊擊隊長李向陽帶領著部隊保護老百姓,把鬼子打的屁滾尿流。”
“這本呢?這本呢?”
劉瑯的爺爺又拿起幾本,結果劉瑯都講的清清楚楚絲毫不差。
“哈哈,神了,真神了,我的大孫子就是神童呀!”
爺爺高興的把劉瑯抱了起來大笑道。
“咯咯咯!”
劉瑯在爺爺的懷裏也笑個不停。
“哎呀,我這個大孫子是個神童,咱們可要好好的教育培養,東來,文秀,從現在開始,我大孫子要看什麽書,妳們就給他買什麽書,嗯,等以後他肯定能考上首都大學,為我們劉家光宗耀祖。”
這個時代畢竟還封閉的很,劉瑯的爺爺能想到的最好培養孩子的方法就是讓他看書,然後考上國家的最高學府,要是放到二十多年後,壹個人家裏要是出現壹個五個月大就會看書的孩子,恐怕壹下子就會被媒體知道,然後就會被冠上天才的名號,不知有多少媒體上門來采訪。
劉瑯的性格是喜歡低調,他可不喜歡自己穿著開襠褲去接受采訪,好在這個時代沒有炒作這個概念,就算是自己稍稍地展露壹下也不會引起更多人的註意。
“我兒子以後會上首都大學,成為壹個大學生,哈哈,那咱家可就祖墳冒青煙了!”
即便在這個時代,首都大學的名聲也是天下聞名,在普通人眼裏能到那裏上學的人都是狀元壹樣的人物,畢業後必定會成為有名的人,當個廠長都不在話下,或許努力努力還能當上市長高官這樣的大人物,對於劉家這個只出過中專生的人家來說簡直是高不可攀,現在劉瑯被認定為能到這種大學上學的人,壹下子就成了家裏的寶貝,壹家人幾乎都要把他供起來了。
“唉,我的爺爺爸爸呀!妳們的眼界能不能高壹點,成為壹個大學生就把妳們樂成這樣?未來妳們的孫子和兒子可是要改變國家的人物,到那時不知妳們想起今天的事情會怎樣。”
劉瑯偷偷想著。
劉瑯開始讀書了,而且以極快的速度不斷學習著各種知識,老叔和姑姑他們的書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就被他看完,當然,這是劉瑯給父母家人看呢,因為這些書對他來說根本就沒有用。
半個月後,家裏人湊到了壹起在討論劉瑯什麽時候去上學。
在爺爺看來,自己孫子現在的知識水平應該不亞於四五年級小學生的水平,要不去上學恐怕會耽誤了他的學業,劉瑯的父母有些拿不準,倒不是因為劉瑯的能力,而是他現在畢竟是個六個月大的孩子,算起來還是嬰兒,雖然劉瑯的身體長的很快,但也就相當於壹歲多壹點孩子的身體,讓壹個嬰兒去上學?他們可舍不得。
“我先不去上學!”
劉瑯坐在炕上突然說道。
“不去上學?”
爺爺壹楞。
“爺爺,我準備三四歲時再去上學,現在嘛,家裏不是有很多書嗎,我先看完了再說。”
“大孫子,那些書對妳不都是看完了嗎?而且學的很好。”
在爺爺眼裏,現在這個剛剛六個月大的孫子已經和自己這樣的大人正常對話已經完全沒有問題了。
“嗯,姑姑叔叔他們的書我都會了,爺爺,妳上學時不是還也有書嗎?都給我,我都看。”
“什麽?我的書妳也看?妳看得懂嗎?”
爺爺嚇了壹跳。
爺爺上學時學的是化工專業,有的都是專業類的書籍,自己這個孫子再厲害也看不懂這種書吧。
“沒事,我就是看看,爺爺妳把妳的書都給我看吧!”
劉瑯可是有著自己的打算,算起來他的知識足夠他在這近四十年裏“叱咤江湖”了,但既然他重生在這壹世,可不只是想賺錢而已,他有他自己的情懷。
劉瑯的情懷是什麽?很簡單,就是要讓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城市變得更加富裕。
劉瑯前世在阜城的發改委工作,負責的是制定規劃,什麽每年生產總值增長百分之八,什麽年人均收入增長百分之七,這樣的數據不知寫過多少遍,事實上呢,很多都是虛假的,甚至是編造出來的,都是為了上面的政績罷了。
壹個市、壹個省乃至壹個國家,發展好與壞,根本的是看其產業是否健康。
就如八零年的阜城來說,每年今千萬噸煤炭的產出,縱然大多數都給了國家,但是也給整座城市帶來很大的財富,礦工們的工資超出普通人三成還多,工資收入多就具有更大的購買力,更多的資金進入流通渠道就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經濟。
但在二十年後,阜城的煤礦全部破產歸了個人,十幾萬礦工丟掉了工作,整個城市的經濟壹落千丈,從全省前五名的位置壹下子成了地級市中最後壹名,雖然阜城也提出了轉型,但積重難返,壹個資源枯竭型城市想要翻身淡何容易?別說是阜城了,就是被譽為新中國長子的遼北省,在經歷了建國初的輝煌後也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下飛速衰敗,二十年後也成為了國家的壹個沈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