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21章 天朝上國文化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不妥!”
  範蠡的話音壹落,伯嚭就當即站出來反駁道:“範大人之策,繆也。”
  “我大吳能有多少士子派出去?還對那些番邦外族開壇講學,純粹是在對牛彈琴!”
  “語言不通,就是最大的阻礙。”
  “至於設立官學讓番邦外族子弟入讀,更是行不通。”
  “就算果真有效,那也要幾十年的時間,方可見成效。”
  “幾十年,恐怕時移世易,物是人非了。”
  聞言,範蠡淡淡的笑道:“那不知道伯嚭大人有何見教?”
  “我……”
  伯嚭縮回了腦袋,不敢說話了。
  他只覺得範蠡的這壹主張不妥,自己卻也是無計可施的。
  這時,範蠡又朝著陛臺之上的慶忌躬身行禮道:“陛下,臣還有壹個可行之策,見效極快,只是風險極高。”
  “說。”
  範蠡也不藏著掖著,緩聲道:“強令諸藩王國的番邦外夷書同文,統壹語言。”
  “陛下可設立相應的賞罰制度。規定,諸藩王國治下的番邦外夷,不論男女老幼,都要在壹個指定的時間,或隔三日,或隔五日,到官學聽課。”
  “先從語言入手,限時壹年或半年。壹年半載之後,藩王國中的異族官吏,不會寫壹手吳字,說不清吳語,壹律免職。”
  “能寫好壹手吳字,說得壹口流利吳語的官吏,壹律加官進爵。”
  “其余番邦異族,壹年半載過後,寫吳字且不說,在我大吳藩王國的土地上,不說吳語,仍是說舊有語言的,壹經發現,壹律掌嘴二十,罰錢壹千,抓到壹次罰壹次。”
  “事不過三。被抓到三次過後,直接割掉舌頭!”
  “凡是讀書人(學者),寫不好壹手吳字的,或仍是在寫舊有文字的,壹經發現,壹律打手二十,罰錢壹千,抓到壹次罰壹次。”
  “被抓到三次過後,直接剁手!以儆效尤!”
  “若能說好壹口吳語的,可賞錢三百到壹千不等。”
  “若能寫好壹手吳字的,可賞錢壹千,或是委任為官吏。”
  “如此壹來,要是順利的話,想必要不了幾年,諸藩王國境內,想必也能跟我大吳本土壹樣,書同文,語言相通了。”
  “嘶!”
  聽見範蠡的這壹主張,朝堂之上的大臣,無不倒吸了壹口涼氣,很是震驚。
  範蠡這確定不是餿主意嗎?
  “不可!”
  戶部尚書曾參第壹時間站出來反對,言辭激烈的道:“範大人,妳這是誤國誤民,禍國殃民之言啊!”
  “就算是真正的天才,想在壹年半載的時間內,便寫好壹手吳字,說得壹口流利的吳語,絕無可能!”
  “這又是掌嘴,又是罰錢的,之後還可能要割舌頭和剁手,豈不是要引得各個藩王國的番邦異族造反嗎?”
  “要是按照範大人妳的主張,恐怕沒有壹個異族人會達標,要壹律被掌嘴罰款!”
  聽到這話,範蠡雲淡風輕的笑道:“曾大人言重了。”
  “殊不知,不打不成器乎?”
  “人教人不精,事教人壹次就夠了。”
  “妳曾大人年少的時候,也沒少挨父親的打吧?”
  “……”
  這壹下,同朝為官的曾點、曾參父子二人,都有些尷尬了。
  範蠡沒有跟曾參壹般計較,而是繼續向慶忌進言道:“陛下,學吳語,最快時間,普通人也要兩三年。”
  “習吳字最快時間,普通人也要數年光陰。”
  “用這樣的高壓政策,可以讓各個藩王國治下的番邦外族更快的學習吳語、吳字,他們也不得不不學。”
  “不學吳語,除非他們壹輩子當啞巴,或能保證自己用別的語言說話的時候不被發現,不然少不了刑罰。”
  “讀書人不寫吳字,除非他們壹輩子不寫字,壹輩子不學習,否則也免不了要被責罰,甚至是剁手之刑!”
  慶忌也不得不承認,範蠡的這壹招,太狠了。
  不過,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
  這會出現兩個極端的結果。
  要麽番邦異族掀起壹場浩浩蕩蕩的叛亂,推翻各個藩王國的統治,要麽番邦外族們就都選擇接受大吳的“洗禮”,認同大吳的天朝上國文化了。
  “陛下,臣還是認為範子的主張,不妥。”
  曾參嘆了口氣,硬著頭皮出列道:“如果這樣強迫諸藩王國的番邦外族說吳語,寫吳字,臣只怕叛亂不斷,禍及大吳本土。”
  “番邦異族們多半是會造反的。請陛下三思!”
  慶忌聞言,不由得瞇起了眼睛,陷入了沈思。
  不在沈默中爆發,就在沈默中滅亡。
  慶忌接觸過西方的番邦外族,知道他們不乏血性之人。
  叛亂是肯定會爆發,只是如何迅速鎮壓,並遏制叛亂的勢頭,成功的打壓下去,這才是慶忌要考慮的事情。
  跟曾參不同的是,鄧析站了出來,支持了範蠡的主張。
  “陛下,臣以為範子之主張,甚好!”
  作為法家的代表人物,鄧析很是贊同使用高壓政策,壹勞永逸的解決掉任何對帝國不利的隱患。
  只見鄧析慨然道:“陛下,長痛不如短痛。”
  “以範子之策,不出數年,各個藩王國之內,壹定會出現很多寫吳字,說吳語之人。”
  “但,臣以為還不夠,略有不足。”
  “哦?還請鄧大人指教。”
  範蠡虛心請教。
  鄧析則是回了壹禮,瞇著眼睛道:“東方的藩王國且不說,西方的二十個藩王國當中,不乏讀書識字之人,他們被稱之為‘學者’。”
  “我認為,這些所謂的學者都是帝國的隱患。”
  “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見解獨到,所以能煽動愚昧的番邦異族造反,造我大吳的反!”
  “學者基本上都是貴族出身,把他們全部處死,自然是不妥。”
  “不過陛下,臣以為務必禁錮他們的思想,傳播我大吳的思想文化,對他們進行壹番‘洗禮’!”
  頓了壹下,鄧析又陰惻惻的笑道:“如何洗禮?”
  “把他們的所有書籍,不管是史書也好,醫書也罷,通通焚毀。”
  “像是那些帶有歷史痕跡的石碑、宮殿、要塞等等建築物,全部拆除搗毀,若有反抗者,盡數坑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