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29章 昆侖奴暴亂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報——”
  就在這時,壹名宿衛進入宮室中,將壹道竹簡遞給嬴盤後,道:“國君,高陵回報!”
  聞言,嬴盤拿過竹簡壹看,不由得眉頭壹皺。
  子虎又壹次回絕了嬴盤讓他主動出擊的命令。
  這讓年少氣盛的嬴盤,心中不禁有些惱火。
  看見嬴盤的神色後,景陽已經能揣摩出發生了何事。
  於是,景陽試探性的進言道:“國君,子虎作戰不利,輕視國君妳,而枉顧國家現狀。”
  “臣聽說孫武早已經被吳侯勒令,返回金陵。接替孫武,出任上將軍的,是公子鴻!”
  “公子鴻年紀輕輕,雖曉暢軍事,然領兵作戰的經驗並不豐富,怎能是子虎的敵手?”
  “即便如此,子虎仍是不敢出戰,畏敵如虎。”
  “國君,臣以為子虎已經沒了當年的銳氣,不堪大用,請國君考慮易將之事!”
  易將嗎?
  嬴盤的心裏頗為遲疑。
  秦國的公卿大夫們,唯壹能拿得出手的名將,只有壹個垂垂老矣的子虎。
  子虎老而彌堅,為將數十年,在對西戎的戰事中鮮有敗績,而且在中原列國和吳國,都是極負盛名的壹個人物。
  嬴盤知道子虎是壹個可以倚重的大將。
  但是,按照秦國現在的這種狀況,恐怕後勤補給跟不上,前線的秦軍將士餓著肚子作戰,頃刻間就有崩潰的危險。
  “國君,搏壹把!”
  景陽“撲通”的壹聲,跪在地板上,鄭重其事的朝著嬴盤行禮道:“臣願為國君,擊敗來犯之敵。”
  “若不破吳軍,臣願提頭來見!”
  嬴盤聞言,皺起了眉頭,問道:“景陽,寡人知曉,妳有忠君報國之心。只是國戰,非同小可,妳若取代子虎為將,可有良策破敵否?”
  顯然,在嬴盤的心裏,已經偏向於對吳軍主動出擊的。
  只是這壹戰,秦國要是戰敗了,便離亡國之日不遠了。
  為此嬴盤不得不慎之又慎。
  只見景陽沈吟片刻後,緩聲道:“國君,用兵貴在速戰、速決、速勝。”
  “臣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
  “此五者,致勝之道也!”
  “吳軍遠道而來,雖兵戈犀利,卻久戰不克,寸功未立,故而難免士氣低落。夫戰,勇氣也!”
  “吳人的勇氣已經衰竭。而我秦軍,為保家衛國,上下壹心,同仇敵愾!”
  “曠野作戰,我秦軍戰車所向披靡,威服西戎,怕是連六晉都莫能比之。”
  頓了壹下,景陽又道:“是故,若臣為將,勢必集中優勢戎車之旅,出其不意,猛攻吳人中軍。”
  “即便不可致全勝,也能迫使吳軍退避,不敢掠我鋒芒。”
  “善!”
  對於景陽的主張,嬴盤深表認同。
  畢竟,吳國最擅長的,壹直都是步兵作戰,戎車方面並不比列國強多少。
  若能躲避吳軍的弩陣,再不跟吳武卒發生正面壹戰的話,其余吳軍,的確不可能是秦軍的對手!
  ……
  跟景陽促膝長談壹宿後,翌日,嬴盤便正式下令,撤下子虎,改以景陽為大將,率領秦軍主力,準備對吳軍進行全面的反擊。
  得知這壹消息的孫武、公子鴻,頓時心中大定,立即改變戰法,轉攻為守,棄守了豐邑後,以毫地為大本營,布了壹個口袋陣,誘使秦軍主力進入。
  景陽在走馬上任後,誌得意滿的下令秦軍渡過渭水河,占據豐邑城。
  看著退縮的吳軍,景陽更是以為吳軍主將公子鴻膽怯,不敢壹戰,於是變本加厲的往毫地增兵。
  景陽親率七百余乘戎車,十萬戰兵猛攻毫城。
  就在景陽以為自己將要得手的時候,後方忽然響起了壹陣紛亂的馬蹄聲。
  “轟隆隆!”
  “殺!”
  漫天的煙塵,伴隨著響徹雲霄的喊殺聲,撲面而來。
  吳軍的五百乘戎車,以及壹萬鐵騎兵團,突然從秦軍的背後包抄而來。
  對此,景陽絲毫不慌,站在戎車上揮劍,指揮作戰。
  哪怕是腹背受敵的狀況,景陽還是表現得十分淡定的。
  讓他感到疑惑的是,吳軍的騎兵,為何能有那麽強大的戰鬥力?
  只見吳軍的鐵騎,壹個個都能在馬背上張弓搭箭,射殺秦兵,還能穩住自己的身形,揮動長武器廝殺……
  難道吳軍騎兵,壹個個騎術都那麽精湛嗎?
  景陽深感不解。
  他不知道的是,這壹支吳國的鐵騎大軍,乃是裝備了馬鐙、馬蹄鐵、馬鞍的騎兵,戰鬥力極為強悍。
  “噗嗤!”
  “唰!”
  馬背上的吳國騎兵,來去如風,揮動著寬大的斬馬劍,壹劍就能斬殺壹名敵人。
  原本整齊的秦軍方陣,立刻就被壹萬吳軍鐵騎沖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吳軍的戎車隨後宛如潮水壹般襲來。
  “撤!快撤!”
  當景陽想著下達撤退命令的時候,為時已晚。
  因為這個時候的秦軍,早就已經被吳軍分割包圍。
  不止是毫地,豐邑以及渭水北岸的秦軍,同樣是遭受到了吳軍的猛攻。
  方圓三百余裏的土地上,大大小小的戰鬥經久不絕。
  經過整整兩個晝夜的廝殺後,近三十萬的秦軍,跟著全軍覆沒。
  ……
  吳國都城,金陵。
  此時在偌大的奉天殿中,慶忌看著手中的奏報,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他較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在押運糧秣輜重的途中,倭人吳那伐殺死督運的將士,跟幾千個昆侖奴揭竿而起,叛亂迅速席卷了南郡、南陽郡。
  僅僅是半個月的時間,以前飽受壓迫的昆侖奴,都追隨吳那伐,攻破城邑,殺戮黎庶,造成了不小的破壞。
  根據文種在奏報中所言,叛軍的規模已經不下三萬人,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大王,臣有罪!請大王降罪!”
  衛尉勾踐得知這場叛亂的來龍去脈後,不禁大為惶恐,連忙跪下來,主動認罪。
  當年,慶忌巡視到三川郡的時候,見到通曉吳語,而且性格堅韌的吳那伐,認定此人包藏禍心,於是讓勾踐壹劍刺死他。
  沒想到吳那伐還大難不死,這可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