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7章 弭兵之盟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3

  壹夜荒唐,神智還算清醒的慶忌,自然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昨夜,朱姬的那只香囊下了特殊的東西,他固然吸入了不少催情的氣味,但依舊能保持較為清醒的神智。
  當孫儷出現的時候,慶忌並沒有失控。
  只不過,後來未經人事的孫儷居然在半推半就之下,從了慶忌,慶忌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真是壹個倔強的丫頭!
  慶忌不由得暗自搖頭。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儷本可以成為慶忌的妃子,但她並沒有這麽做。
  或許,孫儷並非對慶忌沒有愛慕之意,而是她不願壹輩子待在深宮高墻之內,當壹個被豢養起來的金絲雀!
  索性,慶忌也能成全孫儷,但絕不希望後者這輩子再有第二個男人。
  這壹點,慶忌作為男人的占有欲是不可能允許的!
  “大王……”
  這時,朱姬已經幽然轉醒,頗為恐懼的看著慶忌。
  慶忌只是溫和的笑了笑,道:“多睡壹會兒吧。朱姬,寡人不會虧待妳的。”
  “謝大王。”
  有了慶忌這句話,朱姬原本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她跟伯噽這般算計慶忌,心中自然是感到害怕不已的。
  好在,朱姬賭對了!
  慶忌對於自己的女人向來是比較寬容的,只要不是太過火,慶忌都能容忍。
  作為壹國之君,慶忌自然十分厭惡被他人算計。
  但,慶忌已經給予了朱姬應有的懲罰。
  至於伯噽,慶忌並不介意秋後算賬!
  即便慶忌喜愛這般嫵媚動人的朱姬,占了便宜,但他依舊不能輕易原諒跟朱姬壹起算計自己的伯噽!
  若他不給予伯噽壹些懲罰,日後誰都敢隨便算計自己,這還了得?
  ……
  楚國,郢都。
  子西的奏疏已經傳到國太孟嬴的手中。
  關於子西在奏疏中所說,吳國所開出的和談條件,孟嬴不敢擅專,於是急忙召開大朝會,將壹眾公卿大夫全部聚集到大殿議事。
  “二三子,公子申奏報,慶忌已經答應同我楚國罷兵止戈,訂立互不侵犯之盟約。”
  “然,吳國並不打算放歸我被俘的楚軍將士,也不願退出楚境,將舒地及鵲、庸浦、岸三座沿江城邑歸還我楚國!”
  “當此時,楚國何為?”
  孟嬴憂心忡忡的詢問道。
  這時,向來剛正不阿,壹身正氣的上大夫申包胥手執牙笏,出列道:“國太,吳國實在是欺人太甚!”
  “現在,我大楚固然內憂外患不斷,但伐楚的吳軍豈能好過?各地封君作亂之事,其中不乏吳人的身影,極有可能是吳國教唆為之!”
  “既然吳國能做,我楚國何以不可?”
  頓了頓,申包胥慨然道:“國太,吳軍入楚日久,早已心生倦怠,士氣不再!”
  “故,臣以為我楚國可以威逼利誘群舒,致使舒人制造事端,禍亂吳軍,讓其腹背受敵,在舒地難以立足!”
  “如此,楚國必然可以逼迫慶忌就範,大軍趁勢收復失地不說,或可強迫吳國交換戰俘,訂立城下之盟!”
  壹聽這話,孟嬴不由得微微頷首,心中頗為贊同。
  盡管,孟嬴只是壹個婦道人家,可出身秦國公族,在楚國又垂簾聽政日久的她,還是懂得壹些國家大事的!
  權衡利弊之下,申包胥的這壹主張,或許可行。
  蓋因不費壹兵壹卒,只以錢財權位賄賂舒人,就可瓦解吳軍的話,孟嬴何樂而不為?
  “國太,臣以為不妥!”
  就在這時,令尹囊瓦出列道:“舒人作亂,固然能使吳軍亂了陣腳,防不勝防,然則,此舉定然激怒慶忌,若吳國再度增兵於舒地,又當何如?”
  “這……”
  申包胥不禁眉頭壹皺。
  囊瓦又道:“國太,斷不可再激怒吳國。慶忌年少得誌,血氣方剛,難免狂妄,他有壯士斷腕之魄力,我楚國可有玉石俱焚之勇氣?”
  “令尹此言差矣!”
  申包胥當即沈聲道:“即便吳國再度增兵,我楚國何懼之有?吳人,已經是強弩之末,斷不敢不顧山河破碎之危難,傾國之兵壹戰!”
  “是以,請國太三思!於吳軍,楚國完全可以斡旋到底!”
  孟嬴聞言,不由得黛眉微蹙起來。
  這對於楚國而言,無異於是壹場豪賭!
  若論國力,吳國遠不及楚國。
  就軍事實力而言,楚國也遠勝於吳國,只是楚國土地幅員遼闊,縱深太長,現在又是狼煙四起,內亂不斷的窘境。
  以至於楚軍能分得出對付吳軍的力量少之又少!
  但,面對著來勢洶洶的吳軍,楚國依舊是占據優勢的。
  地利與人和!
  此二者足以讓伐楚的吳軍望塵莫及!
  蓋因楚國的縱深如此之大,僅憑吳軍區區數萬兵馬,就想直搗郢都,大破楚國,無異於癡人說夢——
  這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來的壹點。
  只不過,即便楚國最終能擊敗吳軍,也是慘勝,這顯然不符合楚國的利益!
  就在孟嬴遲疑不定的時候,壹名寺人忽而從陛臺的左側進入大殿,並將手中的壹道竹簡遞給孟嬴。
  “國太,吳都奏報!”
  吳都奏報?
  那就是子西方面的消息。
  這接二連三的奏報傳來,難不成吳國那邊已經出現變故?
  慶忌改變了和談的條件?
  壹眾公卿大夫見狀,都不由得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孟嬴打開竹簡壹看,原本微蹙的黛眉不由得為之舒展。
  “二三子,公子申在奏報上言及,慶忌私底下召見他,就楚吳兩國止戈弭兵,重修盟好之事,轉換了條件。”
  “其壹,吳國願意撤出舒地,但楚國必須承認吳國對鵲、庸浦、岸三座沿江城邑的歸屬權,並割讓長岸或昭關。”
  “其二,吳國願意放歸右司馬羋稽等七十五名將領,但楚國必須賠付金壹千鎰,或等價之物,以期吳國讓出舒地九城之事!”
  “另外,慶忌欲與大王在昭關會盟,重新訂立互不侵犯之盟約。”
  “二三子以為如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