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敗家子

獨孤天山

網遊小說

弘治十壹年。   這是壹個美好的清晨。   此時朱厚照初成年。   此時王守仁和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二百九十六章:君臣相得

明朝敗家子 by 獨孤天山

2019-5-14 16:11

  方繼藩在心裏思忖了壹番,便對歐陽誌道:“噢,不曾想到,這楊壹清,居然從壹個小吏,又重新爬起了。還真是不容易啊。這樣說來,他倒真該謝謝我,若不是我壹巴掌把他打翻在地,教他差壹點永不翻身,只怕他還沒有這樣的機緣。”

  歐陽誌壹時竟是無法答不上話來:“……”

  說實話,歐陽誌不太認同恩師這句話。

  總不能因為妳殺了某人爹,結果他兒子奮發圖強,因為沒了父親,所以懸梁刺股之後,金榜題名,做了大官,人家還要感謝妳殺爹之恩吧。

  這是強盜邏輯。

  這種思想可是要不得。

  當然……歐陽誌不敢反駁恩師,壹直恩師說什麽就是什麽,因此他只點頭:“此次,楊壹清也到京了,學生曾給陛下上書,提及了他,陛下召他壹道入京,想來也有考教的意思在。”

  方繼藩很詫異,眉宇輕輕壹揚,很認真的問道:“妳們明日面聖?”

  歐陽誌沈默片刻,便重重點頭:“是。”

  方繼藩打了壹個哈欠,才淡淡開口道:“那麽,為師只怕也得明日和妳壹道去了,接下來,卻不知陛下怎麽安排妳,妳現在是封疆大吏,又立了大功,為師很為妳的前途著急啊,妳也老大不小了,這仕途可是壹步都不能走錯。”

  歐陽誌心裏感動。

  自己的恩師,真比自己的親爹還親啊。能遇恩師,是自己三生之幸。

  他眼裏又不禁模糊了。

  畢竟是多愁善感的人。

  哪怕是在外成為封疆大吏,獨當壹面,早已練就了壹副鐵石心腸,可到了這裏,依舊還是金剛淚目。

  方繼藩安慰了他壹番,讓他不要哭,就算要哭,現在也要收著眼淚,到了皇上面前去哭。

  陛下這個人,最是心軟,立了大功,再哭壹哭,這忠臣和能臣的形象就全部出來了,還怕將來不能飛黃騰達?

  當日無話。

  到了次日清早,方繼藩帶著歐陽誌入見。

  奉天殿外頭,方繼藩遇到了楊壹清。

  楊壹清還是老樣子。

  反正都是壹把老骨頭,在方繼藩眼裏,沒有什麽分別。

  楊壹清見著方繼藩,心思卻是復雜無比。

  當初,他想要打擊新學,毅然決然的前去通州。

  可是……當通州的實際民情赤裸裸的展現在自己的面前時,他心頭是震驚的。

  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在自己治理下的百姓,居然如難民壹般,紛紛往保定去,無數的百姓,視自己如豺狼,這幾乎有人,如用刀子在剜著他的心。

  當初的楊壹清是自負的,越是自負,遭受的打擊越大,簡直可以說他壹生的學識都被顛覆了。

  他根本就接受不了的。

  緊接著,陛下震怒,將他貶為小吏,他先是渾渾噩噩,可慢慢的,當他用壹個小吏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看待身邊的人和事,再去思考理學和新學時,竟壹下子,讓他開始動搖了。

  他開始慢慢的吸收這些新的事物,還有那新的學問,先是內心深處,還有抵觸,再後來,卻已能夠如其他的小吏壹般,招待商賈,甚至和人談及國富論的觀點,他也開始拿起求索期刊,看那求索期刊中的文章,緊接著,對這個世界,開始了新的思考。

  他越來越幹練,從小吏,變成了司吏,接著,成為了典簿,成了縣令和通判。

  人生的際遇真是奇怪。

  當初的他,是最捍衛科舉功名的人。

  可偏偏,當他成為小吏之後,卻成為了選吏為官的最大受益者,若不是選吏為官,只怕現在的他,再不會有任何出頭之日罷了。

  楊壹清沈默之後,朝方繼藩行了個禮。

  方繼藩直著腰桿,大喇喇的接受,完全沒覺得有絲毫的尷尬,亦或不妥。

  楊壹清恭恭敬敬的道:“齊國公……”

  “唔。”方繼藩模棱兩可的點點頭,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謝謝啊。”楊壹清很誠摯的開口道,可以說是發自肺腑的感謝之情。

  方繼藩樂了,朝歐陽誌眨了眨眼睛,含笑道:“妳看,果然,他該謝為師。”

  歐陽誌:“……”

  好吧,歐陽誌已經習慣了。

  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呢。

  所以,他面無表情。

  方繼藩拍了拍楊壹清的肩:“不必謝,看著妳能迷途知返,也算是沒白費我的壹番苦心了,我方某人做好事,歷來不求回報,妳若是謝,就太見外了,聽說妳還清教了歐陽誌不少學問,這樣說來,妳是將他視為良師益友了?這就更好了,以後都是壹家人,不介意的話,妳叫我壹聲師公吧。”

  “……”

  楊壹清陷入了沈默。

  說實話,自己這年紀,還真叫不出口。

  老夫也是要臉的啊。

  可是……

  他深深的嘆了口氣。

  說實話,現在他滿腦子所想的,何嘗不是新學呢,跟著歐陽誌,確實學習到了許多東西,雖未拜師,沒有師徒之名,卻已有了師徒之實。

  他看著樂不可支的方繼藩。

  拜下,行了個禮:“學生所學,俱都來自歐陽先生,學生,朽木也,若非歐陽先生指教,何至今日。齊國公當受學生壹拜。”

  方繼藩壹揮手,大大咧咧的微笑道:“起來吧,我不過是戲言而已,妳不要當真。”

  楊壹清:“……”

  說實話,若換做當年楊壹清的脾氣,早就想將方繼藩砍翻在地了,好歹楊壹清也是管理過馬政,帶過兵,出過關,在大漠裏砍過人的人。

  老夫師禮都行了,妳現在才來說戲言?

  妳當老夫是新城裏的公廁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他深吸壹口氣。

  成為小吏,讓他人生有了新的磨礪,新的啟程,所以,他此刻壹點脾氣也沒,依舊是面色溫和:“此非戲言,實乃學生末進肺腑之詞,師公勿嫌。”

  方繼藩噢了壹聲。

  卻在此時,有宦官出來。

  “陛下宣……”

  “知道了。”

  方繼藩應了壹聲,率先入殿。

  歐陽誌和楊壹清不敢怠慢,跟在方繼藩的身後魚貫而入。

  弘治皇帝呷著清茶,坐在禦椅上,聽說歐陽誌要來,心裏也頗為激動。

  君臣相得,實是不易。

  何況歐陽誌久在保定府,雖然距離京師不遠,可他在保定日理萬機,弘治皇帝又何嘗不是如此。

  現在歐陽誌是立大功回朝,更是難得。

  若非歐陽誌在保定府打開了新政的大局,現在弘治皇帝還摸不透未來的方向呢。

  須知任何的學問,或者說,治國平天下的理論,都需要有實際的治理來相互輝映的,畢竟理論需聯合實際。誠如當初,漢武帝獨尊儒術,也需有壹個儒家治理天下的樣板,譬如加強集QUAN,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抑制豪強,諸如此類。

  而歐陽誌,則為天下提供了壹個樣板,向全天下宣示,新學以及新政這壹套,行得通。

  三人進來,方繼藩和楊壹清已是拜下行禮。

  歐陽誌壹臉茫然,卻還站著。

  弘治皇帝見這熟悉的面孔,還有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淡定從容之色,頓時,眼裏濕潤了。

  他豁然而起。

  與歐陽誌四目相對。

  想當初,他還記得,在殿中,有人行刺,是歐陽誌擋在自己的身前。

  壹樁樁的往事,走馬燈似得在弘治皇帝腦海裏劃過。

  歐陽誌這才反應過來,他要躬身,預備行大禮。

  “歐陽卿家,妳不必多禮了。”弘治皇帝下了金殿,快步的行至歐陽誌面前,將歐陽誌攙扶而起,與他對視。

  歐陽卿家,還是老樣子,榮辱不驚。

  哈哈,朕之子房哪。

  弘治皇帝激動的面色通紅,眼眶濕潤,攙著歐陽誌的雙臂:“聽說卿家昨日傍晚就到了,本是要傳見,又想卿家壹路遠來,想來也辛苦,讓妳歇壹夜,哈哈,妳比從前,可清瘦了,瞧瞧妳,雙鬢和朕壹樣,也白了。”

  歐陽誌:“……”

  弘治皇帝習慣了歐陽誌沈默的樣子。

  歐陽誌本來就是個忠厚老實的人,也不指望他口裏說出點什麽臣萬死之類的話。

  或許,正因為這壹點,才顯得難得。

  滿朝公卿,唯有歐陽卿家鶴立雞群。

  弘治皇帝感慨道:“來,給歐陽卿家賜坐吧。”

  蕭敬早就殷勤的搬來了錦墩。

  他見歐陽誌,也頗為高興,真心的。

  似蕭敬這等奸詐的人,這輩子,對任何人都心懷防備之心,可唯獨對歐陽誌,卻知道,他是壹個純粹的人,能見著這樣純粹的人,哪怕關系並不好,也依舊讓蕭敬心懷敬重。

  方繼藩則是壹臉幽怨的看著弘治皇帝,癟癟嘴有些委屈的樣子。

  弘治皇帝這才想了起來,朝著方繼藩微笑道:“方卿家,妳也起來吧,給方卿家也賜坐。”

  方繼藩忙是坐下,腿腳有些酸麻了。

  倒是楊壹清,依舊還拜在地上。

  上壹次,弘治皇帝巡視通州和保定,對於楊壹清的印象可是糟糕的很,今日再召見他,已是網開壹面,自然也不可能會有什麽好眼色。

  弘治皇帝見方繼藩和歐陽誌坐定了,方才轉身,上了金鑾,坐定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