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敗家子

獨孤天山

網遊小說

弘治十壹年。   這是壹個美好的清晨。   此時朱厚照初成年。   此時王守仁和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零九章:報喜

明朝敗家子 by 獨孤天山

2019-1-8 14:37

  明朝敗家子正文卷第六百零九章:報喜弘治皇帝這壹哭,嚇了蕭敬和方繼藩壹跳。
  蕭敬忙上前,輕撫弘治皇帝的背脊,低聲勸慰:“陛下萬物動情,動情傷身。”
  方繼藩有些尷尬,手足無措。
  朱厚照雖叉著手,氣勢卻壹下子弱了幾分。
  好不容易,等弘治皇帝緩過了勁來,擡頭,眼睛已是紅腫了,他道:“當真七個?”
  “沒錯,是七個。”方繼藩躬身:“陛下,將來,可能陸續還有,因而,不只陛下和太子殿下後繼有人,若是不出意外的話,臣以為,將來,陛下的子孫,會更加繁茂,陛下猶如大樹,殿下猶如樹枝,枝繁葉茂。”
  弘治皇帝揩了淚,還是有些不敢相信,楞楞的跪坐在禦案之後,這可能是他這輩子最遺憾的事吧,到了這個年齡,別人家都有抱孫了,而自己呢,只有壹個兒子,卻連孫兒都沒有。
  皇家的家事,即為國事,而如今,自己也算是無憾了。
  他深吸壹口氣,凝視著方繼藩:“方繼藩,此次,妳解決了朕的心頭大患啊。”
  方繼藩忙道:“陛下,臣慚愧的很。”弦外之音是,對,沒錯,就是我,是我方繼藩做的。
  弘治皇帝大哭之後,隨即大喜,他激動的道:“這七個之中,不知會有幾個皇孫,幾個未來的公主,呀,妳們給太皇太後和張娘娘報訊了沒有,她們若知道,還不知高興成什麽樣子?”
  朱厚照道:“兒臣這便去。”
  弘治皇帝擺手:“朕帶妳們去。”
  方繼藩偷偷看了朱厚照壹眼,心裏感慨,果然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啊。
  劉瑾和張永想要去報喜,被朱厚照截胡,朱厚照去報喜,而今也算是得了報應,沒辦法,弘治皇帝更大。
  弘治皇帝隨即道:“來,給朕寬衣。”
  他竟鄭重其事的戴了冕冠,穿著朝服,腰間系了玉帶。
  領著朱厚照與方繼藩,上了龍輦,壹路入後宮,徑直往仁壽宮去了。
  ………………
  皇帝前腳剛走,後腳,內閣幾個大學士便到了。
  劉健為首,李東陽和謝遷尾隨其後。
  前日,剛剛送來的消息,安南國與貴州滋生了沖突,雙方劍拔弩張,為此,劉健親自見了安南國駐紮京師的使節,詢問事情的緣由和經過。
  安南國使節認為是方景隆屢屢挑釁,擅自更動國界,雙方各執壹詞,不過彼此之間死傷卻是不少。
  雲南黔國公府以及廣西布政使司,也俱都有奏報來,彈劾安南國歷年來趁大明對其仁厚之機,對大明表面稱臣,關起門來,卻自稱為大越皇帝,其規格,與大明皇帝同例。
  自然,其中最重要的爭端就在於,米魯所在部族,其實是橫跨雲南、貴州等地域的,現在迷路已被賜為劉氏,敕封誥命,嫁入方家為妻,她的領地和原本的族人,自然就成了嫁妝,可許多原本部族的領土,多在雲南等地,卻被安南國蠶食,方景隆命人剿了壹隊越境的安南人,安南人隨即報復,竟越境誅殺了不少平民,這事壹報上來,頓時又是眾說紛紜起來。
  黔國公府的意思,似乎頗有幾分趁此機會,壹報此仇,重開邊釁的意味。
  畢竟雲南沐家,當初奉文皇帝旨意殺入安南,並且彈壓安南國民變,數十上百的子弟,曾鎮守安南各處,有不少的子弟,都死在安南國,這筆賬,黔國公府的小賬本裏,可都記得壹清二楚。
  反觀廣西布政使司,還是認為,應當以交涉為主,安南國雖桀驁不馴,可文皇帝時期,已有前車之鑒,朝廷征討,勞民傷財。
  此等大事,劉健等人深信,陛下早已久侯自己多時了,肯定要反復的進行討論。
  可等他們到了暖閣,卻發現人去樓空,只有壹個宦官在此守著,見了劉健等人來,方才想起,原來陛下走的急,竟忘了派人去內閣知會幾位閣老。
  “陛下去了何處?”劉健覺得古怪。
  宦官道:“陛下去仁壽宮了。”
  “仁壽宮……”劉健挑眉,露出怪異之色。
  宦官看著劉健,道:“來了喜訊,東宮……有喜。”
  謝遷樂了:“東宮能有什麽……”
  說到此處,謝遷的臉色變了。有點不對勁啊……
  他凝視著宦官:“什麽喜。”
  “就是有喜啊,七個秀女和嬤嬤,肚子裏有喜。”這宦官道。
  “……”
  劉健三人,頓時色變。
  七個……
  當然,這不是關註點。
  最重要的是,太子殿下有後了?
  大明……將迎來皇太孫?
  生的會是男娃還是女娃呢?
  好像這不重要。
  七個裏,總會有壹個太孫,即便沒有……這造娃的能力,三年之內,勢必子孫滿堂,還需操心這個?
  啪……
  劉健跪下了,匍匐在地,大哭……
  謝遷和李東陽亦是老淚縱橫,跪於暖閣之前。
  太孫若是誕生,那麽朝局便算是定了。
  太子至今無後,早就使人有許多過多的聯想。
  而這些聯想並不只是區區的流言蜚語這樣簡單。
  對於許多名門名門望族而言,他們要考慮的,絕不只是眼前,而是十年、二十年之後的事,十年二十年之後,若是太子還未有子嗣呢,那時候,陛下只怕已經駕崩,太子克繼大統,那麽將來,誰來入主朝廷呢?
  正因為有這方面的擔憂,因而,不少人暗地裏開始結好近支的親王,以圖將來,若是他們有機會能夠入主大寶,使自己也雞犬升天。
  更有不少遠支的王室,對這大鼎,也懷有覬覦之心,難免有所圖謀。
  而如今,總算,太子給天下人吃了壹顆定心丸了。
  “吾皇萬歲!”劉健重重磕頭,他已能感受到,此時陛下的喜悅了。
  宦官道:“諸公,且先回內閣署理公務吧,陛下怕要在仁壽宮,待壹些時候,到時,自有傳詔。”
  劉健搖頭:“此等大喜之事,其他的軍政小事,都不足掛齒,公公自便,臣等在此侯駕道賀便是。”
  三人固執的跪於此,那宦官無奈,卻也不敢多嘴。
  ………………
  仁壽宮。
  太皇太後低頭,戴著老花眼鏡,看著輿圖。
  這是徐經自木骨都束所帶來的三寶太監遺物,而今稱為天下四海圖,這上頭,已有了標註了航海的線路,太皇太後湊在前,徐徐的看著,她的目光,凝視在了木骨都束的位置上,她巍巍顫顫的道:“周臘若是還活著,此刻,應當已到了這裏吧,木骨都束,這是什麽地方呢,聽說這兒的人,黑的似木炭似得,這樣黑的人,該有多可怕啊,若是夜裏,豈不是連人都看不見了……”
  說著,太皇太後嘆息:“這是不肖子孫,不肖子孫啊,周家,就這麽壹個人,還等著他傳宗接代,他呢,卻溜了,非要出海,攔都攔不住,他若是有個好歹,周家便算是完了,哎……”
  拄著拐杖的太皇太後皺眉。
  雖是到了她這個地步,榮華富貴,她早就嘗夠了,這個年齡,不知何時就要去見先帝呢,這心裏,依舊還有太多的遺憾。
  生死之事,已看開了,可太子至今無後,周家呢……又出了周臘這麽個混球玩意,真是……不省心啊。
  她說著,摘下了眼睛。
  此時,卻有宮娥匆匆進來:“張娘娘和公主殿下到了。”
  太皇太後皺眉:“清早的時候,不是已來問過安了嗎?怎麽又來了?”
  宮娥道:“奴婢也不知,只曉得,暖閣那兒傳消息讓張娘娘在仁壽宮等著,陛下待會兒,也要來覲見。”
  太皇太後心裏咯噔壹下:“出了什麽事不成?”
  正說著,張皇後和朱秀榮已是到了。
  張皇後也不知發生了什麽事,壹進來,先行禮,道:“祖母,皇上……”
  太皇太後苦笑,坐下,抿了壹口茶之後,道:“哀家怎麽知道呢,哀家的心裏,也在犯嘀咕啊。”
  張皇後壹臉愁容。
  太皇太後看她壹眼:“怎麽,妳近來氣色越來越糟了,昨夜,又輾轉難眠?”
  張皇後道:“沒有的事……臣妾……”
  朱秀榮卻搶著道:“曾祖母,母後昨夜確實沒睡。”
  張皇後便悄悄掐了朱秀榮壹把。
  朱秀榮忙是低頭,不敢再說了。
  太皇太後卻是苦笑:“哎,哀家怎麽不知妳的心思呢,從前啊,妳雖有擔憂,可這擔憂卻藏在心裏。那方繼藩,說環切了,能治好太子的隱疾,這壹下子,便讓妳起心動念起來了,人啊,有了哪怕那麽壹丁點的希望,這心裏壹活泛,可就難安穩咯,這些日子,妳是飽受煎熬,哀家怎麽會不知?”
  太皇太後抿嘴壹笑:“終究妳是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啊,要沈得住氣,天塌下來,也不是什麽頂天的大事,哀家這輩子,活了太久太久,歷經數朝哪,什麽事不曾見過呢,要心寬才是。”
  壹通教誨,張皇後心裏壹紅,確實覺得自己有些沒沈住氣了,很失皇後的體面,敬佩的看了壹眼老神在在的太皇太後:“臣妾知道了,以後,定向皇祖母多多學習。”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