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扇子
極品鑒定師 by 小小青蛇
2022-4-24 23:36
洪洛被駱天扯到店裏,此時老板正在接待其他的客人,駱天正好趁機研究壹下這宮燈:“知道這個東西吧?”
洪洛說道:“妳知道的,我對西方的文物更有研究,對於中國太古怪的東西,我就不太了解了,不過,這個是青銅制,看朝代應該是西漢的。”
“厲害!不了解也能說得這麽準確。”駱天說道:“不過這壹盞燈的玄機在於宮女的右袖管裏,宮女的右臂和身軀相通,煙氣可以通過右臂進入體內,煙灰則留在體內,以減少室內油煙的汙染。值得註意的是持燈的宮女形象,她身穿廣袖長衫,動作自然而優美地跪坐著,面目端莊清秀,頭向前傾斜,目光專註,神情疲憊而小心翼翼,很貼近當時那個時代宮女的心境,制作這盞燈的人十分清楚宮內的環境。”
“還有,燈盤可以轉動,燈盤上的兩片弧形屏板可以推動開合,以調節燈光的亮度和照射方向。宮女身體中空,煙灰經右臂進入體內,以保持室內清潔。燈的各部分還可以拆卸,有利於清潔。”駱天回頭看了看老板,老板正緊盯著自己,這燈還不是自己的,不能演示,駱天只有作罷了。
洪洛驚訝地說不出話來了:“西漢時期就能有這樣的巧思,中國人真是不可思議。”
“妳是在國外呆得太久了,有時間多到中國轉轉,天與地各不同。”駱天越說越激動:“不過,這燈的來歷有些奇怪。”
“怎麽個奇怪法?”洪洛問道。
“這燈與國內已經發信的長信宮燈壹模壹樣,區別只是這壹只上面沒有銘文,國內已發現的與這壹只壹模壹樣的宮燈因為燈身上有‘長信尚浴’的字樣,所以被命名為長信宮燈,所以我第壹眼看到這燈的時候十分震驚,第壹時間以為是贗品。”
這話就扯假了,駱天第壹眼看到的時候就知道是真的!
“國內已有的那壹只長信宮燈,是在1968年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被發現的,根據銘文考證,此燈是公元前172年(漢文帝時代)鑄造的。燈的最初主人是陽信夷侯劉揭,後來劉揭子中意‘有罪國除’,此燈被沒收進少府的‘內者’,歸長信宮所有。長信宮是皇太後居信的宮殿,文帝的皇後竇氏是劉勝的祖母,景帝時為皇太後,很有權勢。後來竇太後又把此燈送給了她娘家族裔中的壹位叫竇綰的女子,竇綰將銅燈視為珍寶,死後就將燈隨她埋入墓中。”
“兩盞燈壹模壹樣,是不是說原本這燈就是壹對呢?”洪洛問道。
駱天點頭:“完全有這種可能,這種虹管的構思很奇特,而且青銅的加工工藝又符合當時的年代,有可能原本就是壹對吧。”
“怎麽樣,要拿下嗎?”洪洛問道。
“當然了,至於多少錢,就看妳的了。”
菲律賓的貨幣為比索,壹比索相當於壹毛四的人民幣,那老板見洪洛叫他過來,立刻笑嘻嘻地走過來,同時嘴巴裏還說著什麽,洪洛也快速地與他交談起來,同時手裏還比劃著手勢,駱天聽不懂當地話,只有壹切交給洪洛處理,這時候可見,掌握壹門外語是多麽地有必要性。
討價還價的過程相當漫長,難怪這條街這麽熱鬧,光是聽到討價的聲音就覺得人聲鼎沸了,駱天耐住性子在這家店裏繼續轉悠著,這家店其它的小東西倒有些意思,比如這燭臺,明顯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東西,應該是殖民期留下來的小物件,還有墻上的這幅油畫,雖然不是名家作品,畫面上還有點小汙漬,可是看畫布的氧化程度,也有壹些歲月了……
“駱天,可以了。”洪洛壹臉得意地走過來。
“多少錢成交?”駱天問道。
洪洛比出壹個巴掌來,駱天說道:“五十萬比索?”
“NO,請去掉壹個零。”洪洛說道。
駱天迅速在心裏換算了壹下,也就是七千人民幣了,洪洛說道:“剛才我們露了餡,圍著這宮燈商量了半天,這老板壹開價就是六十萬比索,也不看看我是誰,還不知道他們這些套路,怎麽樣,六十萬殺到五萬比索,如何?是不是頭功壹件。”
“算!”駱天說道:“成交!”
交易結束,駱天請洪洛幫個忙:“能不能幫忙問問這營燈是他從哪裏收來的?”
經過壹番詢問,駱天得到了答案,這燈是有人自動送上門的,那人是哪裏來的,做什麽的,東西是從哪裏來的,和在國內壹樣,是壹概不問的,駱天已經想到這種可能性,並不覺得失望。
駱天抱著那宮燈離開,身後的老板還熱情地沖兩人揮揮手,五萬比索,也是壹筆大生意了,駱天今天終於有所斬獲,狀態上來了:“走,繼續看看。”
兩人先走馬觀花地轉了壹圈,汲取剛才的教訓,兩人不敢表露出太大的專註力,只是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其實駱天不止壹次遇到這種情況了,只是自己總記不住,看到珍貴的古玩,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唉,天性,天性難改!
駱天得到這壹具青銅宮燈,心內已經滿足,在已經發現長信宮燈的情況下,這壹只宮燈的橫空出世,足以造成轟動了,現在他心裏輕松不少,完全沒有了剛才的壓力感,看到駱天心情不錯,洪洛更有成就感,自己作為東道主,這次的招待夠醒目,他的眼睛也轉個不停,希望能為駱天物色到不錯的古玩。
“前面那幾家就是我說的華人開的店。”洪洛重點強調。
果然,那幾家裏主要是字畫,瓷器和玉器為主,還有部分的青銅器,青銅器占量較少,本地人都喜歡精致的東西,他們覺得青銅器太過於粗糙,這就是市場導向的作用了,店鋪裏的青銅器就少不少了。
駱天突然雙眼壹亮,正準備大步跨過去,想到剛才的教訓,放慢了腳步,洪洛感覺到了什麽:“怎麽,又有入妳法眼的了?”
駱天不說話,慢慢步入那家店鋪內,這家店的老板穿的黑色對襟上衣,手裏還拿著壹把搖扇,駱天看到這把扇子,就對這老板刮目相看了。
我國扇子的起源很早,商代就有扇的雛形。我國古代扇子的種類非常多,但真正被藏家所垂青的,只有折扇和團扇二種。折扇壹名“折疊扇”,又名“聚頭扇”。折扇收則折疊,用則撒開,故又稱“撒扇”。折扇產生時間雖較遲,其重要性卻極大。它攜帶方便,出入懷袖,扇面書畫、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寵物,所以又有“懷袖雅物”的別號。團扇產生遠早於折扇,因形狀團圓如月暗合中國人合歡吉祥之意,又名“合歡扇”。又因其由絲織物制成,故又稱“紈扇”或“羅扇”。
而扇子在三個時代最輝煌,明代,清代,和民國的折扇,那老板看到駱天的眼光聚集在自己的扇子上,合上了扇子:“等了壹天,終於有識貨的人走進來了。”
這老板說得壹口流利的中文,氣質和自己的老爸歐陽天居然有些許相似,而且言辭痛快灑脫,身上並沒有太多的銅臭味兒,駱天對他有了好感,笑道:“這位老板眼神真是犀利,怎麽就知道我是識貨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