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九曲鴛鴦壺
極品鑒定師 by 小小青蛇
2022-4-24 23:36
只見程甄自覺地轉過頭去,看來在這個家裏,已經有壹些約定俗成的規矩了,駱天也轉頭看向窗外,大約五秒後,門嗖地壹聲開了,程安江笑道:“進來吧。”
駱天走了進去,程甄卻自覺地停在書房裏,並沒有跟過來,駱天心內壹陣嘆息,在這對父女之間,好像少了壹些溫情。
顧不得多想,駱天走了進去,身後的門自動地合上,裏面的燈光很亮,剛剛轉換空間的駱天還有壹些不適應,強光照得眼睛有些睜不開了,等他松開擋光的手,看清這屋裏的壹切,終於驚嘆出聲:“完全是博物館了!”
沒錯,裏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古玩,足足有八個貨架,而且所有的古玩保養得非常到位,可見得主人花了不少心思,裏面以瓷器為主,玉擺件為畏,其它的則是各式各樣珍奇少見的古玩,駱天的眼睛快速地掃過,嘴裏問道:“鴛鴦轉香壺在哪裏?”
如此地開門見山讓程安江大笑:“原來妳是為了它才來的。”
“不止是它,是這裏所有的東西,都在召喚我過來。”駱天走到那些古玩之中,臉上的興奮之情已經無法隱藏,這壹刻,他就像是為古玩而生。
程安江點頭,這小夥子有些像年輕時的自己,瘋狂,對了,就是很瘋狂,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放棄理智,拋棄世俗,從這壹層次來說,這名鑒定師就已經不壹般了。
鴛鴦轉香壺相傳是古代壹種“稀世珍寶”,發明於漢代。宋、明都曾因此壺發生宮中奇案,對於此壺,說法不壹,駱天壹直認為所謂的鴛鴦轉香壺其實就是九曲鴛鴦壺,只是名稱在壹代代傳下來的時候,略有出入罷了。
程安江拿出來的這個壺,壹種由壺體、壺嘴、壺把和壺蓋組成的鴛鴦壺,外觀上還有漂亮的花紋,與現在常用的酒壺似乎沒有太大的差別,其特征在於該壺體內由隔板分隔成兩個空腔,也就是常說的“隔斷”,在古代,壹邊裝酒,壹邊裝毒藥,所以常用來毒害他人,在倒酒的時候,只需要觸動開關,毒藥便能流出,而且觸動機關極為隱蔽,常人在共飲時不易覺察變化。關鍵工藝是,該壺內藏暗箱,壺嘴其實也分兩段,執壺之人以機關控制氣壓,可隨心倒出不同酒液,這樣的話,就算兩人同飲壹壺酒,卻也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暗害對方。
所謂九曲鴛鴦壺,與其說它是“稀世珍寶”,不如說是“殺人利器”更貼切,由它制造出來的宮廷冤案,不計其數。
駱天拿在手上壹番把玩,又研究起裏面的機關,這壹番功夫,讓程安江有些疑惑:“駱先生,是在研究壺呢,還是在研究裏面的機關?”
“機關?”駱天笑著將壺拿在手上:“老實說,這並稱不上是古玩,但收藏價值是肯定的。”
這話讓程安江的臉變了顏色:“什麽意思?”
“楚國鄭袖為方便服藥而命人精心制作而成,酒壺中間有壹隔斷,將壺壹分為二,壹邊裝酒,壹邊裝藥,這就是最早的九曲鴛鴦壺,可是九曲鴛鴦壺早就已經失傳,現在的壺只是由雲南壹位民間師傅研究復制而來,完美再現了當年的九曲鴛鴦壺,假如有人說這是某某朝代的九曲鴛鴦壺,那他就是在撒謊。”駱天很鄭重地說道:“這只能說是壹件完美的復制品。”
程安江面上掩飾不住失望之情,駱天寬慰道:“雖然是復制品,可卻是完美,收藏價值絲毫不會低於這裏的其它古玩。”
“嗯。”程安江心裏總算好受壹些:“那駱先生替我看看其它東西吧。”
駱天卻有自己的安排:“我想先看看程小姐誘惑我來這裏的幾樣東西,除去這九曲鴛鴦壺,七孔大玉刀、金玉鏤雕春水佩、鎏金鹿紋馬蹬壺、白玉雙龍佩、摩睺羅,我想先過過眼。”駱天早就將這幾件寶貝的名字牢牢地記在腦子裏,此時就像是放了閘,脫口而出。
“好說。”經過這九曲鴛鴦壺,程安江心裏也有些底了,二話不說擇出七孔大玉刀來:“請過目。”
這把刀外觀呈墨綠色,局部有黃色沁。體扁平,呈肩窄刃寬的寬長梯形,兩側有對稱的凸齒,近肩處有等距且排成壹直線的七個圓穿。玉刀兩面紋飾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線陰紋組成網狀和幾何圖案。
“這黃色沁應該是血沁,只是顏色略淡,看上去為黃色。”駱天很肯定地說道:“這刀是古物無疑,刀上有血沁,說明這刀原本就與血有關,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刑具,看它的長度有六十多厘米,在刀具之中,是比較大器的,看上面的紋飾,比較符合夏朝的特點。”
程安江聽得完全入神,尤其那黃色,之前並沒有人告之是血沁,如今駱天這壹番新的言論讓他興奮不已。
“我們都知道,夏朝是大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從夏朝開始,刑法是相當多的,據鄭玄為《周禮秋官司刑》作註說:‘夏刑大辟二百,膝辟三百,宮辟五百,剔、墨各千。’大辟、殯、宮、鼻、墨都是古代刑罰的名稱,夭辟是砍頭的刑罰,殯是剔掉人的膝蓋骨的刑罰,宮是閹割男性的生器的邢罰,荊是割掉鼻子的刑罰,墨是在臉上刺上字後塗上墨的刑罰。可見夏朝的刑法不僅類型多而且是很殘酷的。其中的大辟就是死刑。”
這壹番話讓人聽了毛骨悚然,尤其兩人還在這幽閉的暗室之中,氣氛壹下子就變得陰森可怖起來。
“妳的意思是這把刀是用來行死刑的刑具?”程安江雙手放在身後,若有所思。
“沒錯,夏朝執行死刑的具體的細節現在就很難得知了。但七孔大玉刀卻具備了作為砍頭工具這種功能,它的長度為六十多厘米,如果是作為裝飾品,好像稍稍長了點,而且在上面鉆了七個小孔,表達的是壹種怎樣的審美情趣,很難解釋清楚。”
駱天指著刀上的七個小孔,繼續說道:“如果是作為行刑的用具,對它的長度和七個小孔都可以解釋清楚。用刀殺人,刀的長度肯定要比人的頭顱寬度長,另外刀上的七個小孔,可能就是拴繩子用的。在行刑的時候,把玉刀用活動的繩子拉起來,可以起到暫時穩定的作用,把人按在刀下面,然後把玉刀按下去,最後達到正法的目的。”
駱天講得非常生動,古代的那殘忍的行刑現場似乎就在眼前,程安江似乎已經聞到了壹股濃重的血腥味。
“還有這把刀上面的血沁,也可以分析得出來,這把七孔大玉刀由於年復壹年的被當作殺人的刑具,盡管每次行刑結束後都要沖洗、擦拭,但刀上有時還是會殘留有血跡,這些血跡慢慢地滲進到玉裏,再經過幾千年的保存,最後演化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黃色沁。”駱天的壹番話環環相扣,程安江完全挑不出壹絲毛病來。
程安江連連點頭:“有道理,這刀果然是刑具不假。”
“這刀極其珍貴,恕我冒昧問壹句,程先生是從何而來?”駱天滿心地疑惑,這壹屋子的珍稀古玩,不是朝夕可以收集到壹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