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尺八
極品鑒定師 by 小小青蛇
2022-4-24 23:36
這壹群商人很團結,懂得如何利用幫內的資源,好比,現在坐在自己旁邊的兩位正在協商合作的資源,壹個是經營箱包的,壹個是經營皮草的,倒是相得益彰,完全有合作的機會,再向前,站在陳凡善面前的是壹位海鮮商人。
駱天曾經看過壹本書,叫做《可怕的潮州商人》,他知道潮州商人的特性,他們講誠信,有強烈持久的信念,有膽量,而且相信交朋友可以讓他們獲得更多,生意場上朋友越多越好,對手越多越糟,朋友是交出來的,而敵人則是氣出來的。
突然想到最後壹句,駱天驚覺自己犯了壹個大錯,自己在生氣,在生陳士堂的氣,在今天重要的時刻裏,自己坐在這裏像個打輸架的小學生壹樣,太可笑了。是重整旗鼓的時候了,結束最後壹口食物,駱天抹幹凈嘴,確認嘴裏沒有異味,走了出去,向各位商人介紹自己,將自己的名片壹張張地擴散出去,值得慶幸的是,對於自己這張生面孔,絕大多數人都是友好的,只有極少數人,對自己很冷淡,人情冷曖無非就是這樣,無所謂,只要這五十來人中,有壹半的人能夠記住自己的名字,這就是成功。
陳凡善領著好幾位商人過來:“駱天,我們現在可以打擾妳了嗎?”
“當然了,沒有問題。”
幾人找了壹張桌子坐下,其中壹位有點禿頂的男人拿出壹件東西來:“駱先生,久聞妳大名,能否替我看看這件古玩,這是我從平遙帶回來的。”
“料器?”駱天還是第壹次替人掌眼料器。
料器其實就是用加顏料的玻璃原料制成的器皿或手工藝品,是壹種溶點很低的玻璃,其質光潔,有各種色彩。主要產地是北京和山東博山,料器何時從國外流傳到中國,考古學說界說法不壹。但是在明代萬歷年間,山東博山的料器制作已十分繁榮興盛,並流傳到北京。明代以山東博山所制的料器最佳,透明度高,光澤晶瑩。
眼前的這壹件是仿玉料器,那人聽到駱天說料器,吃了壹驚:“這不是玉器嗎?這是我買來的和田玉啊?”
駱天心裏嘆壹聲,仿玉料器很容易讓剛進入玉器世界的和田玉愛好者蒙受損失,很多人用玻璃原料模仿和田玉的材質,冒充和田玉牟利,駱天接過對方手上的料器,他看到自助餐臺上的玻璃:“我有壹個很快速檢驗的方法。”
駱天帶著幾人走到自助餐臺前,將手裏的料器劃向玻璃,刺耳的聲音響了起來,引起不少人的註目,駱天的手擡了起來:“沒有劃痕。”
“這說明什麽?”
“真正的和田玉是可以在玻璃面上畫出劃痕的,而料器本身是玻璃制,兩者硬度相當,要麽不能劃出劃痕,要麽就是兩敗俱傷。”駱天又說道:“和田玉的密度比料器要大,同樣體積的兩者,和田玉壹定比料器重。還有就是,不好意思,我今天沒有帶放大鏡來,不過您回去以後可以試壹下,用放大鏡查看,玻璃料器制品沒有天然石紋,卻能看到氣泡或融流痕跡,這些氣泡是在制造玻璃料器過程中融化凝固過程中進入空氣造成的。如果發現有氣泡那麽就可以斷定為玻璃制品了。和田玉在放大鏡下觀察多有內部石紋。”
眼看得對方露出失落的表情來,駱天說道:“您不必沮喪,其實要高興才對……”
這番話讓人摸不著頭腦,那人疑惑道:“我都買到假貨了,還讓我高興?”
程真擔心地看著駱天,今天的駱天是怎麽了?
“這位用料器冒充和田玉的老板做夢都想不到,他賣了壹個漏。”駱天笑道:“他倒是想多賺點,不過現在可以要後悔莫及了。”
“什麽意思?駱天,妳有不能講明白壹點。”程真有些著急了,關子賣得太大了可不好。
“這塊料器是正兒八經的古董,明末的山東博山料器,明代以山東博山所制的料器最佳,透明度高,光澤晶瑩。《青州府誌》中介紹:‘琉璃器,出顏神鎮,以土產馬牙,紫石為主,法用黃丹、白鉛、銅綠,焦剪成珠、穿燈屏、棋局、帳鉤、枕頂類,光瑩可愛。’這壹件料器很具有收藏價值。”駱天說道:“福禍相依,就是指這麽壹回事吧。”
如此壹來,那人立刻轉怒為喜,想到要蒙騙自己的那人,痛快無比:“看吧,欲陷害人者,反遭殃,唉呀,真是世事難料。”
那人將料器精心收好,又輪到其他人過來請教,那人突然折返過來,送出壹個紅包,程真代為收下道謝,又有人送上想讓駱天掌眼的古玩,這是壹件竹木雕,這人駱天覺得眼熟,終於想起來,這是國內十大服裝品牌之壹的創始人,而且還是女裝的,往往言說人不可貌相,這位先生五十出頭,體態微胖,而且發量稀少,猛得看上去,毫無魅力可言,誰能想到從他的手下會衍生了那麽多飄逸的女裝呢?
竹木雕作為造型藝術的壹個特別門類,壹般的藝術評判標準也同樣適用於它,但對竹木雕刻藝術的評價,還有其獨特之處,那就是作品的質材優劣和雕刻工藝水平的高低,這也是影響其價值高低的壹個方面。以木雕為例,就木雕的質材而言,用紫檀、黃花梨等貴重木材雕刻的作品比壹般的松木、杉木、樺木、樟木等普通木材雕刻品價值要高,這是不言而喻的。從雕刻工藝上說,圓雕、鏤空透雕、通雕等技法比壹般的淺浮雕或單純的線刻要復雜,技術難度也大,不同的技法也是判斷其價值高低的因素之壹。
這是壹件竹雕作品,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國家,所以竹雕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竹雕成為壹種藝術,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漸為人們所識,並受到喜愛。竹雕發展到明清時期大盛,雕刻技藝的精湛超越了前代,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獨樹壹幟。
“怎麽樣,駱先生?”這位言先生很迫切地希望聽到壹個不錯的答案,這件竹雕他花了三萬塊,因為它古樸的外觀,他的直覺認為是壹件古董,而不是現代雕刻的工藝品。
“我能不能打聽壹下,這件竹雕您花了多少錢?”駱天笑著問道。
“三萬。”言先生的壹顆心提了起來,他想起來了“鑒寶”節目裏的專家經常說的壹句話,不管是多少錢,就當是交學費了。
這是壹件竹制的類似於洞蕭的樂器,學名叫做尺八,用帶根的竹子制成,屬邊棱振動氣鳴吹管樂器,以管長壹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蒼涼遼闊,又能表現空靈、恬靜的意境。如今已經在中國沒落,反而日本人很鐘愛尺八,可能是民族的審美與品味不相同吧,中國人更喜歡優雅沈靜的洞簫。
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裏,還保存著我國唐代傳去的八支唐式尺八。其中壹只竹制刻雕尺八,長43.7厘米,管上端開口,管身前面五孔後面壹孔。每壹按音孔邊緣有圓形花紋。制作十分精美,通體雕花紋和仕女像。第壹孔上刻有二女,壹者俯而摘花,壹者立其後作張袖狀。後面壹孔下有壹女立而手執扇,另壹女坐彈琵琶。其余部分均飾以花鳥紋。此外還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樺卷尺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