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兩大懸案
極品鑒定師 by 小小青蛇
2022-4-24 23:36
“除此之外,還有薄紙大龍:1878-1882年印制,為第壹期。紙質韌薄,略呈透明,圖框間距約2.5毫米,後期全張為25枚,但3分銀全張為20枚。這壹種也是印量最多的,第三期的稱之為厚紙大龍,1883-1885年印制,紙質厚而不透明,圖框間距2.5-3.25毫米,因子模磨損和紙張尺寸關系,全張都改為20枚。因打孔機的緣故,打出來的齒孔有光齒和毛齒兩種,光齒的又稱‘厚紙光齒大龍’,郵票齒孔周邊帶有纖維毛的稱厚紙毛齒大龍。”
歐陽天的臉色緩和了壹來,輕輕地點頭:“不錯,看來妳的腦子還在運轉。”
自古以來,老子教訓兒子是理所當然地,駱天雖然快三十歲的人了,可是新近找回父母,才重拾這種父訓母慈的感覺,所以心裏隱隱透著壹股子滿足感,從小盼望的壹幕,雖然遲到了二十多年,可是總比沒有要好。
大龍郵票的發行日期在集郵界爭議了數十年,7月說、8月說、10月說甚至12月說,如今論證得也算有個結果,絕大多數人肯定了7月下旬說,“這也是集郵史上很有趣的壹幕。”周伯齋還記得自己那位朋友為了大龍郵票的發行日期在天津參加集會時,舌戰群雄,力爭發行日期是七月下旬的情景,自己雖然沒有參加,可聽朋友轉訴,也能想象得到現場的激烈氣氛:“歐陽,這事妳還記得吧?”
“當然了,我們這壹輩的人都還記得這件事情,這可是集郵界的第壹大懸案,除了發行日期外,關於大龍郵票的設計師也是眾說紛紜,原本大家都認為是上海海關造冊處德籍職員費拉爾,他本人也的確設計過不少郵票,包括紀念慈禧太後六十壽辰的郵票也是出自於他的手下,可是他肯定不是大龍郵票的設計者。”歐陽天肯定地說道。
“為什麽?”駱天問道。
“很簡單,時間邏輯不對,費拉爾是壹八九二年九月進入上海海關的,可是大龍郵票是什麽時候發行的?”
“壹八七八年。”駱天恍然大悟:“這個時候,郵票已經發行了十四年了,這個年限差很明顯,那麽就不是費拉爾了。”
兩人找到過去年代的舊事,兩位老前輩都興奮了起來,周伯齋說道:“後來集郵界又認為可能是上海海關的美籍職員馬士,於是,有人便指出是曾任海關稅務司的美國人馬士設計的郵票。但後來馬士本人否定了此事。馬士在1929年7月25日,給鮑克寫了壹封信。信中說:柯爾氏郵書中說首次發行的中國郵票的設計出自我的手中,是壹個誤會。有關此項早期郵票發行與圖案情況,妳可以在1905年中國貿易報告第壹編統計要覽內獲知壹切詳情。”
“不過,為什麽集郵界的人會認為美國人才是大龍郵票的設計者?”這壹點似乎毫無依據,駱天有些不懂了。
周伯齋把剛才的那壹枚大龍郵票放到駱天的手上:“妳看看上面的寶塔。”
駱天只是壹眼,就明白了:“我知道了,大龍郵票上面的寶塔是六層,這說明設計這枚郵票的人肯定不懂佛教。佛教的寶塔,層級都取單數,從七級浮屠到十三層寶塔,從來沒有雙數的,所以將目標鎖定在了外國人身上。”
歐陽天很滿意駱天的推理:“沒錯,不過人家自己都否認了,當然也不是了。”
“既然馬士提供了線索,那麽只要查找他說的貿易報告不就知道了?”駱天立刻說道。
“沒錯,當時人們也是根據這個思路去查找了資料,在馬士說的這份要覽的附錄中,有篇《華郵紀要》中寫道‘第壹套郵票計有壹、三、五分銀三枚,有本國技師鐫制銅版’,這裏提到了有本國技師,說明這明技師是中國人,這時候又有人說了,大龍郵票上的圖案都具濃厚的中國氣氛,而且郵票上中文寫得很漂亮,而英文和阿拉伯數字則相對顯得笨拙,這說明什麽,設計師是壹位地道的中國人,可是技師就會是設計師嗎?沒有鐵證啊,可以是,可以不是。”歐陽天笑道。
駱天低頭不語,看來大龍郵票的設計者至今還是壹個謎了,要想解開這個謎,除非……他壹擡頭,對上歐陽天的眼睛,兩人同時笑而不語,除非找到打版的第壹枚郵票,也就是首日封,依靠異能就能知道當時的情景,想找出設計師來就不難了,可惜的是,大龍郵票的首日封不知身在何處,此案也只能暫時被打為懸案了。
“這只是大龍郵票的第壹項懸案,與之相關的,還有第二樁懸案。”周伯齋端起茶杯抿了壹口:“關於大龍郵票發行日期之謎,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集郵界公認發行時間是在七月下旬,後面這壹懸案也得到了證實。”
駱天壹邊聽,壹邊驚覺自己對於冷門收藏品的認識儲備並不夠,看來最近又要用功壹些了,看到駱天低頭沈思的樣子,歐陽天很滿意,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要讓這小子知道古玩圈的範圍有多大,況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發行日期的懸案能逐漸撥雲見日,歸功於上海海關的老專家杜聖余。杜聖余老先生用了近兩年的時間在海關檔案中查找到了天津海關郵局於7月24日收到首批大龍郵票的記載,也就是德璀琳的簽收單。1940年,老集郵家黎震寰在與天津郵局郵票發行總經辦人徐家麟聊天的時候,得知徐的嶽父是壹名老郵政,在大龍郵票1878年7月24日到達櫃上的當天,便隨即發售,徐的嶽父也買了壹枚。之所以記得清清楚楚,是因為這壹天是徐家麟嶽父的農歷生日。”周伯齋感慨道:“事情就是這麽機緣巧合,七月二十四,由此定了下來。”
“要是能夠找到首日封就好了。”駱天說道。
周伯齋看著駱天,沈重地搖了搖頭:“郵票不比其它古玩,說白了,它就是壹張紙,假如首日封的主人沒有收藏的意識,可能用完就撕毀了,毀了,首日封的價值就沒有了,更有可能,早就消失了,被當作垃圾扔掉,然後被燒被毀,這種可能性太大了,只怕這事要成為集郵界的壹件憾事了。”
“可是。”駱天很堅定:“沒有出現,說明兩種可能性都有,也不能放棄希望,它有可能被毀,早就不存於世間,也有可能,在某個角落裏安靜地躺著呢。”
“這倒是。”歐陽天出言支持道:“不是有句廣告詞嘛,壹切皆有可能。”
周伯齋見父子倆壹唱壹和,笑道:“好,我祝妳們爺倆盡快找到大龍郵票的首日封,為集郵界立下壹大奇功!來,我以茶代酒,預祝妳們成功!”
歐陽天與駱天端起茶杯來,三個碰了壹下,駱天又問道:“幹爹,最近店裏的生意怎麽樣?”
“還不錯,丁誠越來越上手了,我看過陣子我都可以不用盯著了,對了,古玩店放的修復公司的名片已經沒有了,下次記得再帶壹些過來。”周伯齋說道:“我看啊,妳的修復公司離火爆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