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小閣老

三戒大師

網遊小說

  站在妳面前的是:   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歷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三章 有沒有信心?

小閣老 by 三戒大師

2022-2-25 21:47

  直到萬歷十年,張四維才養好了心病。在得到張相公這次絕對推他入閣的保證後,終於重新鼓足勇氣進京。
  這回倒是壹切順利、入閣成功,然而就在他準備大展拳腳,將排在前頭的申時行、趙守正壹個個擠下去時,萬歷十壹年,他爹嵋川公又死了……
  張四維懷著怎樣的心情,匍匐奔喪,日夜兼程,廢寢忘食,道病幾殆。剛至家,繼母胡夫人亦亡,兩弟又亡,小維悲痛交集,只能帶病致哀服喪。
  及至萬歷十三年十月十六日,張四維即將服滿,又病歿於家……
  張鳳磐張相公過於憋屈、倒黴透頂的經歷,讓醋黨深受打擊,久久無法釋懷。是以在教訓後輩時,總是拿他做反面教材,教育他們壹定要言行謹慎,千萬不要行差踏錯,壞了自己的官運。
  醋黨二代目廢了,老西兒們只能將三代目王家屏硬推上去。
  萬歷十壹年,王家屏進詹事府,兼任翰林侍讀學士。
  萬歷十二年底,擢升為禮部右侍郎。僅壹月之後,萬歷十三年正月,又以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預機務,成為內閣的壹員。這升遷速度確是離譜了點,但有貴同年趙守正的先例,倒也沒引起多少非議。
  王家屏入閣後壹直勤勤懇懇,低調做人。但還是架不住醋黨死爹媽的黴運——萬歷十四年,王家屏繼母去世,他也只好無奈回家丁憂去了……
  是以內閣中,再度沒了山西籍的大學士。
  原本倒也無妨,有王國光這個跟元輔交好的老天官在,有沒有那瓶醋,都不耽誤吃這碗寬面。
  但張太師這壹去世,局面壹下子又不壹樣了。之前皇帝禦筆手詔,‘令張先生輔政到三十歲’的太後慈諭,已經隨著張居正人死賬消了。
  二十五歲的萬歷皇帝,勢必要拿回旁落已久的權柄,這是誰也阻止不了的!
  到那時,朝臣必然要壹番大洗牌。王國光是張居正的頭馬,而且年屆喜壽,還他麽占著發牌手的位子。怎麽都逃不了光榮退休這條路。
  於是趕緊把醋黨四代目送上馬,就成了他致仕之前的頭等大事。
  他已經把持吏部太久,要續上天官難度太大。那麽增補壹位醋黨大學士,捱到王家屏服闕,到時候內閣裏就有了兩個老西兒,至少不會在江南幫的圍攻下孤掌難鳴了。
  醋黨準備運作的就是劉東星。
  劉東星字子明,號晉川,隆慶二年登進士,選庶吉士。但散館後未曾留在詹翰,而是歷任刑部主事、員外郎、浙江提學副使、湖廣右布政使、右副都禦史巡撫湖廣。
  從年資到出身,都夠得上入閣了,而且他還是張太師的父母官,趙相公的同年,入閣之路自當順滑無比。
  於是,在張太師病中,醋黨便運作劉東星入朝擔任禮部右侍郎,為他入閣鋪平了道路。只待張居正去世後,皇帝下旨增補閣臣了。
  然而就在昨天夜裏,乾清宮管事牌子張鯨卻潛訪天官府,告訴他陛下同意用劉東星換掉潘晟,但要先看到他的忠心……
  王國光連續三天把醋黨叫來吃面,就是為了議這事兒。
  “說說吧,妳們都咋尋摸滴麽。”王國光吧嗒吧嗒抽著壹尺多長的玉嘴煙袋鍋道。
  “還有啥好尋摸滴?”褚鈇壹邊剝蒜壹邊道:“啥時候規定壹回廷推只能出壹個大學士了?沒有過的事兒啊。都是張相公薦的人,手拉手、肩並肩都入閣,又有什麽問題嗎?說甚‘同意子明換老潘’是為哪般?我看是屎巴牛踢飛腿——露出他那黑腿腿!”
  “個老倌不都明說了?要看咱忠心。嘛是忠心?弄掉了老潘就是忠心。不弄老潘我們就不忠心。”張科長繼承了韓科長敢打敢拼的優秀品質。
  “嗯。就是這麽個事兒。”眾老西兒紛紛點頭。有人問道:“皇上幹麽要對付潘部堂呢?論資歷論人品,他可都是壹流的。”
  潘晟是嘉靖二十年的榜眼,比高拱還早壹科,隆慶四年就是禮部尚書,眼看就要入閣。結果成了張高鬥的犧牲品,被迫辭官回鄉。
  萬歷六年他曾再度出任禮部尚書,但因為壹直生病,很快便辭官了。此番三度出山,可謂眾望所歸。沒想到卻成了皇帝的眼中釘。
  “原因很簡單,他是馮公公求張太師推薦給皇上的。”還是王國光解開了眾人的疑惑道:“潘部堂是馮公公在內書堂讀書時的老師。因著這層關系,當年為入閣的事兒求過馮公公,結果卻受到馮公公的牽連,事情黃了。馮公公此番舊事重提,既有彌補他的打算,也為了證明自己說話還管用,鎮住宮裏那幫家夥。”
  “所以皇上要弄潘部堂,是為了搞馮公公?”壹眾老西兒恍然道:“那光弄個老潘可不夠,還得給馮公公壹磚頭。”
  “是這個理兒。”王國光陰著臉點點頭,躑躅道:“現在問題是,俄們跟還是不跟?”
  “當然得跟了,不然不光子明兄的大學士要吹,到時候對南兄能不能起復,都成問題!”張養蒙身為六科領班,對張居正‘省議論’鉗制言路,把言官當成空氣早就恨得牙癢癢了。巴不得趕緊清算張黨。
  “唔,這是個大問題。”王國光又點點頭,卻依然愁眉不展道:“但幹了這壹回,我們就等於交了投名狀,往後只能跟著皇上,壹條道走到黑了。”
  “有啥不對嗎?”張養蒙瀟灑的從銀質煙盒中抽出壹根呂宋牌細雪茄,用打火機點著了抽壹口道:“現在國有長君,顧命雕零,至少萬歷朝不會再出壹個張太師了。”
  說著他噴出長長壹道白煙道:“皇權不會再次旁落。生殺予奪、至高無上,橫掃六合,無可匹敵!”
  “嗯……”好多老西兒紛紛點頭,心有戚戚。皇帝靠邊站的好日子,要壹去不復返了……
  “不好說啊。”褚鈇卻搖搖頭,不認同道:“時代變了,泰亨,不能總想當然。”
  “大明朝永遠不會變,變的那天它就該亡了!”張養蒙厲聲道:“愛所公,晚輩知道妳什麽意思,無非是忌憚趙閣老父子嘛!不錯,江南集團富可敵國,把江南幫收買的鐵板壹塊!江浙閩粵被他們經營的鐵桶壹般;四個正途出身的官員中,就有壹個是小閣老的門下,若是單論進士官,三個裏就有個科學門下。看上去真是不可戰勝啊!”
  “難道不是嗎?”褚鈇和老西兒們齊齊嘆了口氣,似乎已經有陰影了。
  要說大明朝對江南集團了解最深的,非醋黨莫屬了。
  因為從壹開始,他們就把對方當成了追趕對象啊!
  趙昊開西山公司挖煤,他們也學著搞了個山西公司倒煤。
  趙昊開江南銀行吸儲發鈔,他們也開山西銀行吸儲發鈔。
  趙昊在江南搞家庭農場,他們也學著招募人在河套墾殖……
  趙昊在海外設立行政市,他們就在板升設立三娘子城,吸引商人、招募工匠,替蒙古人進行管理。
  總之趙昊幹什麽,他們就跟著依葫蘆畫瓢,也賺到不少錢,得到許多好處。比如經營三娘子城,便大大增強了他們對韃靼的掌控力。
  開墾河套更是紓解了開中法被破壞以來的邊儲困境。
  從前,朝廷采取的是商人運糧到邊關,以鹽引報酬的方法來解決邊軍供給,稱為開中法。
  但長途陸運糧食耗費巨大,鹽商們為了節省成本,便在各邊雇農民開墾田地,就地入倉換取鹽引,即所謂‘商屯’。
  國初東到遼東,北到宣大,西到甘肅,南到交趾,商屯遍布,為穩固邊防和開發邊疆地區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隨著王朝的腐朽,什麽制度都會被破壞。
  弘治年間,戶部尚書葉淇改革鹽法,命商人以銀代米,交納太倉,再分給各邊。這樣太倉收入驟增,邊地鹽商也沒必要再找人種田了,誰還在邊塞受苦?
  於是全都舉家內遷,商屯迅速破壞,邊軍糧儲因此大減,有錢也買不到糧。很快邊地糧價騰貴,數倍於內地,普通士兵根本承受不起,於是紛紛逃亡。軍隊哪還有戰鬥力可言?
  而老西兒們在河套墾荒,無異於重開商屯,打出的糧食高價出售給各邊鎮,既賺到了錢,又讓文帥武將們感恩戴德。大大提升了醋黨對三邊和宣大的影響力。
  但其余大部分時候,這種模仿總脫不了畫虎不成反類犬。不是賺的太少,就是光往裏頭折本錢。
  為了了解這到底是為什麽呢?老西兒們不惜下血本,挖了些江南集團的員工和技師過來。也安插眼線加入了江南集團,有的多年後還升到了不低的位子。
  隨著對江南集團了解的深入,他們也漸漸明白了個中原因。
  比如江南集團農場那恐怖的畝產,靠的是兩季稻和各種肥料……據說他們會熬大便,還從海外運來壹船船的鳥糞石。
  而且從育種環節,到各種肥料的搭配,各種農藥的使用,全程都有農學院出身的農技員進行指導。
  老西門兒除了大便不缺,上哪去找鳥糞石,去找那麽多農技員?
  這種高技術高投入高產出的模式,完全超出了老西兒們的理解。地,怎麽能這麽種呢?
  再說北方也種不了兩季稻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