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四十六章 南下南下
小閣老 by 三戒大師
2022-2-25 21:47
東路艦隊離開臺中盆地繼續往南,便到了位於西臺灣中部的彰化平原了。
彰化平原以大安溪和濁水溪兩條東西流向的大河為界,近似壹個等邊三角形。面積約九百平方公裏,平原坦蕩,土壤肥沃。因為有灌溉之利,所以這裏也是臺灣重要的水稻產區,後世素有‘臺灣米倉’之稱。也十分適合種植甘蔗,油菜、亞麻之類的經濟作物,是壹處不折不扣的寶地。
既然是寶地,當然就有人占據了。大量的耕地和村社就是最好的證明。
讓人驚喜的是,當東路艦隊在壹個淡水河口停靠時,當地的原住民居然熱情的前來問候,還給他們帶來了新鮮的蔬菜、鹿肉作為見面禮。
這讓唐友德充分認識到了,原住民立場的復雜多樣,確實不能壹概而論。
趙昊高興的收下了他們的禮物,並回贈以船上的布匹、食鹽和大桶酒。這壹善意的回應,也讓對方十分開心。在這幫原住民中找到會說凱達格蘭語的通譯後,雙方展開了愉快的交流。
當趙公子得知,他們是來自巴布薩族的原住民,而此地以巴布薩語發音為‘鹿港’時,不由心中壹動,輕聲對壹旁的唐胖子道:“巴布薩人也是十八社的重要成員。”
唐友德馬上懂了,立即對幾個頭人展開了熱烈的情感攻勢。幾個原住民頭人哪禁得住老唐的手段,不壹會兒就跟他相見恨晚,盛情邀請他們到鹿港社中吃飯。
趙公子欣然同意,那村社就在戰艦炮口之下,沒什麽好擔心的。
但很快他就後悔了,因為當他們來到竹舍茅屋土墻的原住民村社中,被請到藤席上盤膝就坐後,便有載歌載舞的少女,給他和唐胖子壹人端了碗鹿血。
唐友德剛交的好朋友告訴他們,這是剛獵的鹿,第壹碗血要獻給最尊貴的客人。
唐胖子馬上擱下碗說,那我就不能喝了,我們公子才是最尊貴的。
誰知人家說,沒事兒,妳那就是第二碗……
哦豁,唐胖子只好捏著鼻子喝下那又腥又熱的壹碗鹿血。
趙公子知道,這碗肯定得喝了。
他暗嘆壹聲,也仰著脖子灌下了這碗壯陽的鹿血。
兩位沒多會兒就全身燥熱啊……
趙昊還好說,無非回去多做壹個時辰俯臥撐嘛。可唐胖子沒帶女人上船啊,只帶了個清秀的跟班……雖說也能應應急,可是他唐保祿爺倆壹個房間啊!
‘唉,今晚怎麽辦啊……’唐友德暗暗發愁,心說要不讓剛交的朋友安排壹下?也不行,肯定會被傳為笑柄的。
實在不行,只能打手銃了……老唐萬沒想到,自己在成為大富翁之後,還有自己動手那壹天……
……
喝了鹿血,吃了烤鹿肉、燉鹿肉後,大家就是壹家人了。加上有凱達格蘭人現身說法,巴布薩人竟主動要求,仿照《八鬥子盟約》簽壹份盟約,並說會盡可能幫忙拉更多的村社入夥。
事情順利的讓趙昊都有些犯嘀咕了,不過為免夜長夢多,他先壓住了疑慮,當天就讓唐友德代表集團,與巴布薩人簽訂了《鹿港盟約》。
立約後,他又安排了壹次火炮齊射表演作為結盟慶祝,也是向盟友展示壹下肌肉,好讓他們別起小心思。
然後趙昊才叫通譯詢問,他們是不是有什麽難處?
幾個巴布薩頭人震撼於火炮齊射的驚天動地之威,終於實話實說,他們確實遇到了難處——這二年,壹股海盜總是定期襲擊他們的村社,搶奪糧食和鹿皮。他們的生計大受影響,不少村社因此遷去了臺中盆地,實力自然也越來越弱。
所以他們想看看專門打海盜的‘強大盟友’,能不能幫他們滅掉這個威脅。
趙昊跟唐胖子聞言相視莞爾,看來原住民只是沒文化,但壹點都不傻。相反這些頭領還很精明,轉眼就想到了驅虎吞狼的法子。
不過剿滅臺灣海峽壹切海上勢力,本來就是南下艦隊的任務所在,所以趙公子欣然同意,然後問他們那幫海盜的來路。
巴布薩人卻只知道那些人是從南邊沿著西海岸來的,應該是來自很遠很遠的地方,因為他們曾經搜遍了嘉南平原的沿海,都沒發現這夥海盜的蹤影。
趙昊聞言看了看唐保祿,想起了他買的椰子。
唐保祿也面現恍然之色,估計就是打狗的那幫子人了。
……
艦隊在鹿港休整壹夜,第二天離開了彰化平原。
受北上黑潮和澎湖水道共同的影響,艦隊越往南航速越慢。海峽間恒定的東北風更是不斷將艦隊推向遠離海岸的方向!
兇險的黑水溝就在距離海岸不足20公裏處。加之臺島西海岸本身就是淺水區,島上河流又將大量泥沙沖入沿海。泥沙在洋流的作用下,形成長長的水下沙丘帶,導致水下地形極其復雜,不小心就會擱淺。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艦隊必須要保持離岸10公裏以上航行。
這就讓安全航道只剩不到十裏寬了。
十裏看起來挺寬,但對於此時主要靠沿岸地標導航的船老大們來說,絕對是兇險萬分的挑戰。基本上試圖沿西海岸南下的大明船只,不是被風吹入黑水溝,就是因為距離海岸太近而擱淺,所以歷來造訪臺灣的船只,看到濁水溪就會掉頭,不敢再繼續南下了。
但對海警艦隊來說,這並不是什麽難事,官兵們在海警學校的考核項目,比這要苛刻的多。在這麽慢的航速中,憑著豐富的航海儀器,和科學合理的航海技術,他們可以輕松保持安全行駛不偏航。
趙公子也沒什麽好擔心的,繼續他的沿海觀光之旅。
過去彰化平原的分界線濁水溪後,就到了臺灣最大的嘉南平原了。這個平原涵蓋了嘉義到臺南的廣大地區,面積高達4500平方公裏,是臺中盆地的十壹倍!
但問題是,這裏與桃園臺地類似,土地蓄水能力差,地表河流又少,所以收成全靠老天爺。雨量充沛時就能豐收,壹遇到降水少的年份,在強烈的日照下,地表直接龜裂,哪還有收成可言?
這種看天田能占嘉南平原的六成,還有壹成是靠海的鹽堿田,所以只有三成能引水灌溉的土地是可以旱澇保收的。
在後世,同樣是嘉南大圳完工後,這裏才變成島內最大的谷倉和甜庫的。
不過要想給這麽大的平原供水,這個工程實在太大了,必須從長計議。好在嘉南平原實在太大,哪怕只有三成好田也比別處多得多,所以這裏還未來移民的主要方向。
此外,那壹成鹽堿田可不是壞事。嘉南平原的沿海為什麽會形成大片鹽堿地?因為河流註入淡水量少。而且季風強勁,冬半年幹燥少雨,日照長,氣溫高,蒸發快,海水含鹽量高。這種環境最適合曬鹽了。
尤其是沙灘廣布,地勢緩斜的嘉義沿海壹帶,是極優良的大型天然鹽場。日後我國三大鹽場之壹,號稱‘東南鹽倉’的布袋鹽場,就位於這壹帶。
趙公子對鹽的渴求不亞於糖。除了食用鹽之外,更重要的是工業用鹽啊。趙公子的基礎化學工業,急等著大量的廉價鹽來啟動呢!
因為鹽是化學工業的最基本原料之壹,號稱‘化學工業之母’。基本化學工業主要產品中的鹽酸、燒堿、純堿、氯化銨、氯氣等,主要是用鹽為原料生產的。
還有制皂、生產氫氧化鈉等等等等,各種各樣的用途。
趙昊從前真沒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化工業,居然被鹽卡住脖子。但也很正常,自‘青樓之祖’管仲向小白提出‘官山海’之後,歷朝歷代官府都施行食鹽專賣,壟斷這壹來源穩定、需求量大的民生物資。
雖然以趙公子和揚州鹽商的關系,大量買進低價食鹽不成問題。但工業用鹽的量太大太大,就算鹽商給他內部價,也足以讓趙公子破產了。所以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壹條路,就是自己生產鹽。
首先在大陸肯定是不行的,那太刺激官府敏感的神經了。所以鹽場必須要設在海外,可耽羅、日本和琉球,都沒有合適的海灘,所以很長壹段時間內,趙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未來的布袋鹽場了。
他沈聲吩咐唐友德,要在第壹時間於此地設立鹽場,開始曬鹽,爭取明年就能讓西山島用上臺灣鹽。
……
從布袋鹽場南下百裏,岸上的景象再度為之壹變,密集的河流滋養著兩岸的土地,濃密的森林依然綠意盎然,絲毫不見秋意。
趙昊知道嘉南平原最精華的臺南到了。這裏河流眾多,水量十分豐沛。日後的嘉南大圳就是在這裏蓄水引水去灌溉別處的。
繼續向前航行三十裏,便到了壹個巨大的海灣。眾多河流攜帶的泥沙,在灣口堆積出壹道長長的沙洲,便成了海灣天然的防波堤。
這就是大員灣了。
如此優良的港灣,如此肥沃的土地,怪不得荷蘭人選擇從這裏開局。日後幾百年內,這裏也長時間是臺灣的中心了。
“未來的大員市就設在這裏。”趙昊指著大員灣,豪氣萬丈道:“它將成為整個臺灣最繁華的城市,沒有之壹!”
大員灣並沒有海盜盤踞。因為黑水溝的緣故,自從過了嘉義,就再沒見過有船只航行了。
要不是唐保祿帶來的那幾個青椰子,趙昊也完全不會想到,在大員灣以南八十裏的打狗,居然已經有了出具規模的漢人移民地。
他迫不及待想要去打狗了,所以艦隊沒有在大員停留,直接南下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