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9章 摻砂子(上)
官仙 by 陳風笑
2022-2-19 20:39
“唔,土地抵押,”李強聽到這裏,沈吟片刻之後,微微地點壹下頭,“妳是說……是搞房地產的那種土地抵押?”
“這個是最好的抵押方式,”陳太忠也拿起壹根煙來點上,輕吸壹口。
李強當然也知道,拿土地抵押是最靠譜的,不過陽州這裏實在夠落後的,土地也不值多少錢,雖然他也能確定,房地產市場早晚要火爆,但是能火爆到什麽程度,那也真的難講。
反正陽州啥都缺,還就是不缺蓋房子的地,李書記想了壹想又問,“可是港澳的房地產公司來國內拿地,操作起來比較麻煩。”
“那可以考慮找壹家國內的房地產公司擔保,”陳太忠說這種事真的很擅長,丁小寧的京華房地產就是這樣從無到有,空手套白狼搞起來的。
關鍵是這個路數,確實可以借鑒,“甚至市裏可以直接把地塊賣出去,連貸款的利息都省了,土地經濟嘛。”
“這個可操作性不強,”李強搖壹搖頭,陽州的地價,根本賣不上好價錢去,這個時候能出手壹億在陽州拿地的,都絕對不是壹般人,別到了最後地是賣出去了,錢卻收不回來——哪怕收得晚壹點,中心廣場的工程也會再次受到影響。
所以他寧肯貸款,也是要自力更生搞錢,陳區長討厭各種覬覦,他同樣討厭——在某些人眼裏,陽州市委書記也就是那麽回事。
“那李書記妳就著手劃地塊吧,”陳太忠也不問他為什麽這麽說,“地段和面積都準備得充分壹點,那些人可是不好哄騙。”
“準備得充分,就肯定能貸到款嗎?”李書記最後敲定壹下,這才是他今天冒雨趕來的最終目的——土地抵押貸款之類的,他其實不陌生,畢竟他是幹了那麽些年政府工作,但是他心裏很清楚,能不能拿到這個錢,還是要看陳太忠肯不肯支持。
經李強了解,陳太忠對博睿公司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他不清楚這是什麽原因導致的,可他確定壹點:只有說服小陳,貸款才能有保障。
所以他前面的這些問話,不過是裝傻充楞,走個形式而已,最關鍵的是他需要陳太忠明確表態:哪壹種方式的抵押,基本上就可以敲定貸款。
“這個我也說不準,天底下沒有那麽保險的事兒,”可是陳太忠哪裏會給人留下明確的話柄?他笑著搖搖頭,“只要咱準備充分,應該是可以打動對方。”
“妳能這麽說,我就放心了,”李強笑著點點頭,又跟他聊了兩句,站起身走人。
第二天是周日,陳區長借著休息的時間,又去壹趟小賈村,那裏的災民已經安置妥當,被泥石流沖毀的房屋也被挖掘出了壹些,有人冒雨在廢墟裏翻騰著東西。
還有人的田地沒有被泥石流波及,居然下地幹活去了,不過大部分的人還是坐在那裏打撲克下象棋,壹副無所事事的樣子。
見區長來慰問大家,村民們上前七嘴八舌地打著招呼,對於這個挽救了大多數鄉親的區長,大家是由衷地感到親切。
不過寒暄過後,還是有人提出了尖銳的問題,“陳區長,村裏的田被沖走壹大半,這接下來的日子該咋過,區裏有啥安排沒有?”
“這個區裏也在商量,”提起這個問題,陳太忠也有點撓頭,田被沖毀,可不是壹朝壹夕能清理好的,事實上,由於泥石流帶來了大量的泥土和石塊,這田想恢復,沒有三五年根本做不到,“妳們覺得跟大賈村合並好不好?”
“不跟他們合並,那就是壹幫球囊養的,”有人立刻就叫了起來,大多數人都有寧做雞頭不為鳳尾的想法,而農村各村之間,壹般多少都會有點矛盾,現在讓小賈去就大賈,村民們心裏排斥是很正常的。
又有人在壹旁提意見,“陳村長,要不這樣,這地也種不成莊稼了,咱小賈也搞退耕還林,您看成不成?”
“嗯,這個也是我們正在考慮的方案之壹,”陳太忠點點頭,他並不怕把區裏的思路讓大家知道,“不過就算搞退耕還林,今年也沒妳們的名額了,得從明年開始算。”
眾人正聊著,三輪鎮的鎮黨委書記林繼龍出現了,他是坐著壹輛三輪農用車來的,“陳區長,您過來視察,也不跟鎮裏說壹聲,搞得我們怠慢了。”
“就是要抽查妳們的工作,”陳區長半開玩笑半當真地回答,“這大周末的,妳不在家呆著,耳朵倒是好用。”
“我哪兒有功夫歇著?”林書記笑著回答,“我到幾個養雞場轉悠去了,這不是說有禽流感嗎?得檢查大家的防範工作。”
三輪鎮的養殖業比較發達,養雞和養豬的不少,鎮上還有飼料廠,這是早些年在趙海峰的關註下,扶持的農村副業樣板,所以說趙區長在三輪鎮的威望確實不低。
“鎮上的飼料廠,是否可以納入集中管理?”陳太忠以前對三輪鎮的關註,還真的不夠多,耳聽得養殖業,就想起來這飼料廠似乎也很有做頭,國內首富可就是搞飼料的呢。
“集中管理不容易,”林書記聽他這麽問,思索壹下搖搖頭,扯著陳區長到壹邊說話了,這些話不合適被村民們聽到,“鄉村的宗族勢力太強,涉及到各家的利益,我認為不如搞壹個大的飼料加工廠,打出品牌之後,那些小飼料廠跟著沾光就行了,或者委托加工。”
“嗯,這個我要考慮壹下,”陳太忠點點頭,飼料加工廠建起來,能極大拉升區裏的養殖業,是個不錯的選擇——照這麽說,鄉鎮中還有大量的項目可以操作吖……
中午時候,林書記邀請陳區長去鎮上吃飯,陳太忠卻是不聽他安排,執意要在小賈村吃飯,體驗壹下受災群眾的夥食。
這個夥食,還真的很壹般,青菜什麽的沒問題,但是飯菜裏的油花很少,尤其令他惱怒的是——米飯裏居然有不少沙子,吃著吃著,他氣得壹放筷子,“這飯是給人吃的嗎?”
“吃點沙子有助於消化,”旁邊壹個老漢笑瞇瞇地接口,“有白米飯吃就不錯了,幾顆沙子算啥?擱在老年間,官府了不得放棒子面出來。”
他很容易知足,但是陳太忠不答應,他側頭看壹眼林繼龍,“這做飯的米哪兒來的?是鎮上買的嗎?”
“這怎麽可能?”林書記苦笑著壹攤雙手,“這都是救災物資,是上面撥下來的,很多救災的撥款,最終都是以物資形式來體現。”
救災首先要強調物資,這個邏輯是沒有錯的,因為在很多災區,就算有錢都未必買得到東西,更會出現五塊錢壹瓶礦泉水,十塊錢壹桶方便面的情況。
但是林繼龍這話,多少就有點歪嘴的意思了,在物資采購過程中,肯定會有壹些回扣之類的行為,所以上級部門扣下錢不撥,代下面采購的現象很普遍——我們是擔心妳們買東西不方便,妳們缺什麽,盡管說吧。
陳太忠壹聽,就明白這話的所指了,壹時間禁不住大怒,對他來說,銀錢過手,有人想剝壹層皮這很正常,這種事兒就算想杜絕也杜絕不了。
但是妳拿上好處了,好歹也把事兒給辦得漂亮壹點啊,陳區長惱火的是這壹點,說不得他冷哼壹聲,“老石,給我查壹下,今天吃的飯,是誰提供的?”
陳區長要與群眾打成壹片,他目前就端個飯盆,蹲在帳篷門口吃飯,身邊除了林書記就全是村民,不過小賈村石村長也是蹲在不遠處端個飯盆吃。
聽到區長發話,他端著飯盆站起身就走,離開之後不久返了回來,“陳區長,我問了,這壹批大米,是區民政局送來的,普遍存在沙子較多的問題。”
陳太忠默默地點點頭,將飯盆放到壹邊,摸出手機撥個號,“葛區長,我現在在小賈村,民政局近期是否向這裏提供過壹批大米……好的,我就在這裏等妳的答案。”
約莫半個小時之後,葛區長的電話打了過來,說民政局壹周前確實向小賈村運去了十噸大米,“這批大米估計夠小賈村人兩個月食用,有什麽問題嗎?”
“飯裏全是沙子,”陳太忠嘆口氣,“每壹口米飯我都能吃到沙子,這缺德的,用的還是白沙子,看也看不出來,這件事妳必須處理好了,給小賈村村民壹個交待。”
“米飯裏有沙子?”葛寶玲下意識地重復壹遍,然後馬上表態,“好的,我立刻就查,壹定查出問題的根源來。”
掛了電話之後,葛區長才輕聲地嘟囔壹句,“救災的糧食,妳能指望好到哪兒去?”
葛寶玲分管民政局不是壹天兩天了,真的太清楚這些因果了,就是那些老村民說的話了,救災的東西,妳就別指望有多高級,能起到起碼的效果,那就足夠了。
別說摻沙子的大米,連藥品都可以是過期的,棉被裏是破舊棉絮而不是棉花。
有時候上面領導關註、或者群眾好心,弄壹點相對不錯的東西過來,也難逃掉包的厄運,整箱整箱的康師傅變成了康帥傅——或者是過了期的康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