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106337號平行時空。
太陽系,第三行星——藍星。
公元2017年,3月19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五十壹章 難題

智人 by 嶺南仨人

2023-9-11 22:17

  專屬實驗室內。
  李青葉通過基因記憶錄入裝置,將準備好的相關知識,壹點點錄入實驗細胞的基因之中。
  這個基因記憶錄入裝置的原理,其實就是在弄清楚基因是如何記憶數據之後,研究出來的衍生技術。
  十幾個相關的實驗室,通過基因編碼技術研究出了,解碼技術和錄入技術。
  不過比起基因記憶解碼技術,基因記憶錄入技術目前還存在壹些問題。
  比如眼前李青葉遇到的問題。
  幾個助手操作著設備,但僅僅是10G的內容,錄入速度卻宛如龜爬壹般緩慢。
  李青葉看到屏幕上的今年進度條,臉上並沒有著急的神色,因為這在他的意料之中。
  基因記憶錄入和通過生物芯片的腦細胞互動交流,這是不太壹樣的兩種模式。
  生物芯片和腦細胞的互動交流,原理是基於腦電波和神經元信號傳遞,這種傳遞存在快速、模糊、可遺忘的特點。
  而基因記憶錄入,會改變壹部分基因序列,這是從根本上錄入,基本不會遺忘,除非負責記錄信息的基因序列被破壞了。
  李青葉將這種負責記錄信息的基因,稱為“記憶基因”。
  通常情況下,這些記憶基因會被安置在基因序列中的隱性基因之中。
  事實上,人類和很多動植物壹樣,其基因中有很大壹部分,都是看似沒有用途的基因,這些基因在人體中,壹般情況下是不產生效果的。
  不過經過智人公司科研人員的大量研究,人類基因的基本情況,已經被摸清楚了。
  人類基因可以分為顯性基因、隱性基因,兩者比例分別是35%~37%、63%~65%。
  其中記憶基因絕大部分都是隱性基因,是顯性基因的記憶基因,只占3~9%左右。
  這種現象,導致人類對壹些動物或者物品,會產生壹種莫名其妙的恐懼感。
  其實這就是遠古時期的壹小部分祖先記憶,處於被激活狀態的體現。
  人類在這方面的能力比較弱。
  而其他動物中,比如大象、候鳥、鯨魚之類,它們的記憶基因處於顯性狀態的比較多,因此可以獲得比較多的記憶。
  其實這是進化的選擇。
  人類之所以拋棄這種基因記憶的傳承,原因在於人類發展出了語言。
  而動物之間雖然有簡單的聲音交流機制,但是它們很難通過聲音,將很多信息傳遞給下壹代,只能靠基因記憶傳承。
  兩者各有優勢,也各有弊端。
  基因記憶傳承優點是知識固定,不需要手把手教,增加了幼崽的成活率;缺點是基因傳承並不是百分百的,會出現記憶丟失的情況,而且基因記憶會形成本能反應,還只能壹脈相承,另外傳承記憶的信息也是非常有限。
  語言和文字傳承的優點是信息密度比較大,信息載體可以脫離生物本身,還可以壹對多傳承;缺點就是幼崽培育周期太長,幼年期無法獨立捕獵和生活,如果沒有上壹代的保護和教育,成活率太低了,就算是勉強活下來,也會退化成為野人。
  李青葉要的基因記憶傳承,可不是動物那種原始模式,而是要剔除壹些缺點。
  比如信息密度太小、記憶丟失、記憶模糊、錄入速度太慢的問題。
  “董事長,錄入完成。”
  李青葉看了壹眼時間,用了3小時24分鐘,才將10G數據錄入記憶基因之中,他搖了搖頭:“太慢了,看來必須改進錄入方式。”
  至於為什麽不使用生物芯片和腦細胞的互動交流方式,將信息錄入記憶基因之中。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生物的腦細胞的記憶,不會百分百被記憶基因收錄,這就是模糊記憶。
  出現這種情況,歸根結底還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導致的。
  人類壹生中的記憶,絕大部分都會被遺忘,只有那些深刻的內容,才有可能被記錄下來。
  李青葉激活過祖先記憶,對此壹清二楚。
  他的祖先記憶之中,往往只有重要的內容,才會殘留下記憶。
  而類似於今天吃了壹碗飯,昨天喝多壹杯水的事情,大概率是不會被記憶基因錄入的。
  除非是哪壹天因為沒有水喝,處於瀕臨死亡,記憶基因才會錄入這種信息。
  李青葉結合自己的情況,總結出壹個規律,那就是越是威脅到生命安全的內容,越會被記憶基因錄入,而越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越不會被記錄下來。
  人類看到蛇,為什麽普遍會感到不適?
  就是因為在遠古時期,人類的祖先看到同伴被毒蛇咬死過,這種生死之間的大恐怖,會刺激幸存者的大腦細胞,讓這壹記憶刻入基因之中。
  而這種重點記憶和遺忘機制,讓李青葉精確錄入信息的工作,進行得非常困難。
  現代的知識體系非常龐大,同時也是環環相扣的,特別是科學領域的知識。
  如果錄入的信息不精確,還存在缺斤短兩的情況,那會導致激活記憶基因之後,宿主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必須二次學習和查漏補缺。
  而李青葉看著剛剛解碼出來的報告,錄入了10G數據,然而解碼出來的信息,卻只有1.3G是準確的,剩下的都是壹大堆亂碼和無效數據。
  13%的精確度,這根本保證不了傳承。
  精確度達不到99%之前,這個技術都沒有辦法投入應用。
  畢竟文學作品、音樂之類,要是缺少壹部分內容,還勉強可以使用。
  可科學知識缺少1%,都是壹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科學必須嚴謹和精確,這是硬性要求。
  偏偏記憶基因的錄入,又存在壹定的不確定性。
  現在李青葉就被這個難題困擾著。
  放下手上報告,他拿起茶杯,喝了壹口綠茶。
  苦澀的清香,讓他精神稍微冷靜了壹些。
  他放下茶杯,靠在椅子上,輕嘆起來:“記憶和基因這種東西,果然是最難搞的。”
  桑吉巴達·萊亞爾趕緊給他揉了揉肩膀。
  其他助手則繼續埋頭工作,查看各種實驗數據。
  突然實驗室大門緩緩打開,壹個穿著灰白色防護服的中年人走進來,恭敬地向李青葉匯報道:
  “董事長,盤古界的森林之中,出現了壹點問題,這是調查報告。”
  李青葉眉頭壹挑,接過平板電腦,他翻看了幾頁,隨即臉上浮現出驚奇的表情:“看來,環境壓力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呀!”
  “董事長,是否要人工幹預?”中年人趕緊問道。
  李青葉想了想:“幹預?不,繼續觀察,只要沒有威脅到防護系統,就繼續讓其自然發展。”
  “我明白了。”中年人點了點頭。
  不過李青葉還是補充道:“妳回去之後,讓安保科的人做壹份針對性方案。”
  “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