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106337號平行時空。
太陽系,第三行星——藍星。
公元2017年,3月19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六十八章 巨大空洞

智人 by 嶺南仨人

2023-9-11 22:17

  麥羅埃的西北部。
  達爾富爾高原北部地區,這裏屬於撒哈拉大沙漠的壹部分,典型的戈壁灘荒漠地貌。
  該區域的面積有30萬平方公裏左右。
  就在這片荒無人煙的高原荒漠中。
  壹支500人的施工隊,正在高原東側的邊緣綠洲,秘密挖掘壹條巨大的隧道前往高原深處。
  施工隊隊長沙蔔因看著手上的平板電腦,上面是壹份挖掘規劃圖,這條隧道長度為200公裏左右。
  他們已經挖掘了大半年,目前就只剩下最後幾十公裏了。
  別以為500人的施工隊很小,實際上由於大量自動化工程設備、新技術、工程輔助生物的應用,讓他們的施工規模堪比壹支上萬人的工程隊,而且效率非常高,建設速度也非常快。
  在他們施工隊後面,還有另外壹支施工隊,那支施工隊負責建設節點地下城,隧道沿途需要每50公裏建設壹個節點地下城。
  就在沙蔔因他們施工隊忙碌著挖掘隧道的時候,壹列列車沿著隧道的軌道,抵達了他們的臨時營地。
  準確來講,施工隊的臨時營地其實也是壹列列車。
  這種超級隧道的寬度非常大,直徑通常都在30米左右,和馬達島航天城的真空環型管道同壹個規格。
  而且為了安全起見,通常都是雙線同步修建,兩條隧道相互平行,距離通常在500~600米左右,隧道每隔10公裏左右,會建壹條側向連接的輔助隧道(直徑10米左右)。
  施工隊壹旦進入隧道施工,基本就是長期要在隧道中生活。
  因此珊瑚建設集團專門定制了壹種列車型的“房車”,這種列車由於采用超寬軌,車廂尺寸比較大,通常由50~150個車廂組成。
  比如眼前的沙蔔因施工隊,他們的營地列車就有86個車廂組成,可以容納500名員工在這邊長期生活。
  當然,公司也是會考慮施工人員的身心健康的,通常這種工作就是幹壹個月休息壹個月,而且夫妻倆壹起在工地工作。
  那壹列剛剛抵達的列車,則是補給列車,也是換班人員到了。
  沙蔔因趕緊駕駛電動車前往營地。
  在這種隧道中,所有的工程設備都是使用電動動力的,這主要是為了減少隧道內部的氧氣消耗。
  盡管營地列車的氣體平衡艙,會時刻監控隧道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成分,並通過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從而實現氣體成分的穩定。
  但如果大量使用內燃機,仍然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就算是施工隊員工都裝備了生物基甲,可以不需要從空氣中獲得氧氣,管道內部的氧氣濃度,仍然有必要維持在壹個合理的區間內。
  沙蔔因來到營地列車的時候。
  自動裝卸機已經在給營地列車補給物資,這星期過來換班的100名員工已經穿戴好生物基甲和外骨骼。
  壹個棕色皮膚的中年男子壹邊走過來,壹邊說道:“老沙,妳可別違反公司規定,該休息就去休息,我可不想看到妳過勞死。”
  沙蔔因嘴角微微抽搐:“我上個星期才去紅海度假回來,身體倍棒,經理妳太多慮了。”
  珊瑚建設集團的子公司麥羅埃建設,其經理就是眼前這個男子蘇切西,他拍了拍沙蔔因肩膀:“妳老小子為什麽還是這麽瘦?有沒有去醫院看看?”
  “呵呵,我沒有病,醫生說我的基因中,有幾個腸道相關的基因抑制了營養吸收率,所以才會幹瘦。”沙蔔因無奈的解釋道。
  倆人聊了幾分鐘,蘇切西也進入主題:“大概半個月後,董事長會過來達爾富爾高原考察,剩下的27公裏,妳們要抓緊時間。”
  “董事長要過來?”沙蔔因瞪大眼睛。
  “嗯,畢竟這個項目可是董事長親自制定的。”
  沙蔔因有些好奇:“經理,話說回來,這項目究竟是幹什麽的?有必要搞得這麽大規模嗎?”
  “別問了,這可是機密項目。”蘇切西並沒有回答。
  “好吧!”沙蔔因頓時就收起了好奇心:“最後27公裏大概需要11天左右,我會盡快加快進度的。”
  蘇切西微微點了點頭:“那就辛苦妳們了,如果有什麽需要,隨時可以提出,公司會酌情考慮的。”
  “放心吧!我可不會跟公司客氣。”
  倆人又聊了壹會。
  蘇切西看到補給完成了,換班人員也交接好了工作,便搭乘列車返回阿特龍綠洲城。
  列車速度非常快,壹百七十多公裏的距離,只用了不到四十分鐘。
  回到阿特龍綠洲城,他讓助理安排好換班員工的安置,自己則去辦公樓的設計和規劃中心。
  在設計和規劃中心裏面,幾十個建築設計師、城市規劃師、地下建設工程師,正在忙碌著壹個大項目。
  蘇切西非常關心的問道:“安東尼工程師,穹頂設計方案的模擬測試情況如何?”
  胡渣亂糟糟的中年人,滿眼血絲地攤攤手:“模擬了很多情況,包括地震、火山爆發、小行星撞擊、核彈爆破,都進行了測試,情況只能算不好不壞。”
  對此蘇切西也倍感無奈。
  人類在自然偉力面前,仍然太過於渺小了。
  哪怕是技術強大的智人公司,對於不少自然災難,也是束手無策。
  他又轉過頭向另壹個設計師問道:“羅茜博士,監測系統的設計方案有沒有什麽問題?”
  羅茜搖了搖頭:“沒有,我已經完成了初稿,現在正在進行模擬測試,估計問題不大。”
  “那就好。”
  蘇切西看向全息投影的設計模型。
  整個設計模型非常宏大。
  中間是壹個扁平的大餅形狀,其直徑為100公裏,內部高度為500米的空心結構體。
  四周圍則是由6個直徑5公裏的小型基地組成,其主要功能是布置附屬設施和安保設施,確保不會出現任何失控的局面。
  “卡夫特,妳的安全系統情況如何?”
  壹臉淡定的卡夫特,信心滿滿地回道:“我已經在自爆系統中加入了核彈,同時還有伽馬射線炮,絕對不會讓這個項目的任何東西泄露出去。”
  經過壹番了解,蘇切西重新更新了設計方案的模型,他本身也是壹個建築工程的博士,對於各種設計方案和新技術應用,水平和在場的眾人相差無幾。
  他又詢問了其他人負責的那壹部分,現在唯壹的難題,就是挖掘出來的土方和石頭要如何處理。
  畢竟這是要掏空壹個直徑100公裏,高度500米的巨大地下空間。
  因此他必須想辦法,將這些巖石和泥土利用起來。
  這既是為了減少外部物資輸入,同時也是為了避免引人註目。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