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106337號平行時空。
太陽系,第三行星——藍星。
公元2017年,3月19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七十五章 能源

智人 by 嶺南仨人

2023-9-11 22:16

  在棉蘭島的李青葉,收到了陳劍雄和多米諾匯報,他看完之後,非常滿意安保部的進度。
  然後將自己的指令輸入耳機之中,讓加菲盡快回復倆人。
  他自己則繼續著手上的工作。
  此時他在棉蘭島的三寶顏地區,這裏設置有壹個甲烷發酵廠,研究基地就在甲烷發酵廠的旁邊。
  這個基地搭建了壹個高度30米的穹頂鋼結構,將內部包裹得嚴嚴實實,對外宣稱是新型甲烷發酵池。
  從華國石油大學招聘過來的三名應屆畢業生,加上從勝利油田挖過來的兩個老工程師,正在忙碌著打井。
  他們已經入了呂宋國籍,連家人都帶過來了,才可以參與到這個項目之中。
  老工程師齊援朝和他夫人張紅,都是勝利油田的老工程師,壹個是從事鉆井方面的,另壹個則是地質勘測方面的,都退休好幾年了。
  夫妻倆其實並不想過來呂宋,奈何造化弄人,唯壹的兒子得了肺癌,幾乎花光了老兩口壹輩子的積蓄,孫子孫女又嗷嗷待鋪。
  迫不得已下,倆人只能重操舊業,但國內哪裏會要已經退休的老人,就算是要,工資水平也高不到哪裏去,夫妻倆又不是那種會鉆營的人。
  最後智人公司的人事部親自登門拜訪,在真金白銀面前,夫妻倆還是心動了。
  來到呂宋之後,其兒子很快就被智人公司的醫院收治。
  甚至李青葉還親自出手了壹次,利用基因技術,培育出專門克制其肺癌細胞的基因炸彈,直接將齊援朝兒子體內的癌細胞滅殺了。
  看到兒子逐漸康復的齊援朝夫妻倆,也投桃報李,不僅僅幫智人公司勘探石油和天然氣,也幫忙帶著壹部分新人和編寫壹部分教材。
  此時基地內的鉆井設備,已經打到了地下三百多米左右。
  通過取出的巖芯,齊援朝和張紅仔細檢查著。
  “老師,這應該是含油頁巖吧?”另壹個年輕的準工程師詢問道。
  齊援朝點了點頭:“是的,273米開始,就是含油頁巖,現在要看具體厚度是多少。”
  設備繼續向下鉆,隨著時間的推移,直到深度362米的位置,含油頁巖就中斷了。
  他們又查看了其他五口井的巖芯。
  張紅壹邊寫數據,壹邊說道:“這壹片區域的含油頁巖平均深度在260~370米之間,厚度達到了90~110米左右,是壹片不錯的頁巖油儲層。”
  智人公司之所以盯上頁巖油和頁巖氣,主要是呂宋的天然氣和石油儲量實在太少了,唯壹壹個可以規模開采的天然氣田,也處於瀕臨枯竭的邊緣。
  雖然現在智人公司在呂宋的甲烷產量,每個月達到67億立方米,可這個數量還是太少了。
  至於大馬的石油和天然氣,本身也是會枯竭的,加上那邊的油氣田很多都被歐美公司承包了,在不能賴掉合同的情況下,大馬的油氣供應量是不太夠的。
  特別是暹羅、洪沙瓦底,也是石油天然氣資源比較貧乏的地區。
  要靠大馬壹養三,顯然有些強人所難。
  因此智人公司必須想辦法,挖掘本身的潛在資源。
  呂宋群島由於處於板塊交界處,基本上很難出現大型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層,但這不代表呂宋沒有化石燃料的挖掘潛力。
  頻繁的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導致石油天然氣的儲層被破壞,很難形成大油田。
  但火山噴發形成的火成巖層,卻是壹種內部稀疏的多孔巖石,因此那些被破壞和分割的油氣,會在天長地久的地質運動之中,逐步轉移到壹部分火成巖的孔隙內,形成含油火成巖層。
  另外就是壹部分頁巖,也是良好的儲油巖石。
  現在智人公司重點就在呂宋尋找這兩種巖層。
  其中呂宋島上有不少的火成巖分布,而棉蘭島則有不在少數的頁巖分布。
  至於如何開采。
  這就是李青葉為什麽過來的原因了。
  在確定了含油頁巖層之後,技術員和工程師們迅速安裝了抽氣管道,以及註水管道。
  李青葉將改進版的轉基因甲烷菌,配合特殊的激素,註入水箱之中。
  “開始吧!”
  “是,李博士。”
  這壹次過來的身份,是研究轉基因甲烷菌的李民博士,這也是李青葉的馬甲之壹。
  技術員按下開關。
  眾人看著水箱中的水溶液迅速減少,被註水管道壓入地下含油頁巖之中。
  隨著時間推移,抽氣管道的氣體壓力傳感器,開始反饋井下壓力提升的信號。
  甚至不用啟動抽氣機,大量甲烷就開始源源不斷從井底往上冒。
  “出氣量達到每天400立方米了……還在提升。”
  “超過每天1000立方米的界限了……”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測試,五口井每天可以生產17萬立方米的甲烷,而且壓力非常穩定,基本不需要主動抽氣。
  只需要定期註入壹定的轉基因甲烷菌和生長激素,在這壹片地下頁巖的有機質被消耗幹凈之前,甲烷的生成不會停止。
  “比起北美的頁巖油生產技術,生物分解法的成本便宜太多了。”齊援朝擡了擡眼鏡感嘆起來。
  除了初期的勘探和鉆井費用,管道鋪設和輔助設備之外,壹口井的其他成本就非常少了。
  齊援朝在心裏面估算了壹下,發現這壹片氣井的生產成本,如果可以維持當前的日產量,那成本大概在每千立方米3~5美刀左右。
  這個成本已經非常低了。
  國內的煤層氣生產成本大概在每千立方米270~280美刀左右;而國內天然氣則在每千立方米45美刀左右。
  北美的頁巖氣生產成本則在每千立方米70~280美刀之間;頁巖油生產成本則在每桶30美刀左右。
  之所以可以做到如此低成本,主要是智人公司的生物分解法,並不需要使用能耗比較高的熱力壓裂法。
  熱力壓裂法不僅僅需要高溫,還需要特殊的溶劑,這些東西需要源源不斷投入。
  而生物分解法的轉基因甲烷菌和生長激素,雖然也有使用壽命,但那是為了避免轉基因甲烷菌逃逸之後,在自然界繁殖,專門設置的自我限制。
  通常情況下,壹份轉基因甲烷菌和生長激素,大概可以維持30天的活性。
  打好井之後,只要投入轉基因甲烷菌和生長激素,就可以源源不斷低成本生產甲烷。
  其實這個技術也可以用在開采高粘稠石油、煤炭上,將其轉變成為會自己溢出的甲烷,可以有效減少生產成本。
  而且汙染也非常小,改進版的轉基因甲烷會完全消耗掉儲層之中的所有有機質,不會殘留下任何汙染物。
  當然,這種開采方式如果用在煤礦上,是有可能造成大範圍塌方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