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
納米崛起 by 嶺南仨人
2021-11-8 21:51
錫蘭洋的波濤洶湧,德幹高原的燥熱幹旱,恒河的泛濫成災。
對南亞這壹片土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作為南側的小勢力,廊爾喀壹直在夾縫中生存,經濟被天竺全面滲透,只能依靠北方的鄰居,勉強抵抗這種滲透。
不過事情,從2012年開始,又出現了壹些變化,特別是去年天竺內亂後,廓爾喀才松了壹口氣。
對於這種夾縫中的小勢力而言,暫時還不知道是福是禍,只是時代的浪潮,卻很難阻擋。
廓爾喀北部,以喜馬拉雅山山脊作為分界線的邊界,壹條雙向鐵路和高速公路,從壹個山口穿過去。
在三個月之前,這條連接拉薩和加德滿都的超級公路,就終於全線貫通了。
加德滿都是廓爾喀的首府,作為世界最落後的地區之壹,這裏的經濟長期停滯,支柱產業是旅遊業,糧食自給率為97%左右。
該地區的可耕種面積並不多,境內80%左右的區域是高山高原,氣候從北向南,依次是高原寒帶氣候、高原溫帶氣候、平原河谷亞熱帶氣候。
此時的加德滿都,大街小巷被大雪覆蓋,在全球變冷的影響下,零度等溫線不斷向南向下擴大。
加上夏季頻繁爆發的洪澇災害,導致廓爾喀今年的農業種植面積,減少了12.6%左右,糧食自給率從97%,下跌到86%左右。
高達14%的糧食缺口,讓當地有近750萬人口出現糧食供應不足的情況。
往年還可以從天竺,勉強采購到壹部分糧食,但是今年天竺自己都鬧饑荒了。
而且廓爾喀也沒有錢購買,更沒有渠道購買。
因為以前廓爾喀的對外貿易渠道,97%都要通過天竺,現在天竺亂成壹鍋粥,就算是在國際市場購買到糧食,也運輸不進來。
至於空運那壹點運輸量,連幾萬人的糧食都滿足不了,就更別提幾百萬人了。
此時,加德滿都火車站。
壹列50節的列車,在風雪中緩緩行駛過來,從列車的車廂節數來判斷,這是壹列貨運列車,滿載4000噸左右。
列車在車站調度室的指揮下,進入了專屬於貨車的裝卸區域。
在貨車裝卸區內,隸屬於飛鵬集團的運輸貨車,很快就將列車上的集裝箱卸下運走。
同時將當地生產的粗煉礦物,裝上列車,不壹會列車便開出裝卸區,向北方行駛過去。
加德滿都的東城區。
在這裏經營了三年多的時光超市,在這個城市開了8家分店,也是目前加德滿都唯壹可以低價供應糧食的超市。
基辛格說過,誰掌控了糧食,誰就可以掌控世界。
目前廓爾喀已經沒有辦法了,不然大饑荒將在所難免。
東城區的時光超市,門口排起了長龍,不少中年婦女頂著風雪,提著布袋子,焦急地等待著。
尼婭雙手緊緊的捏著十幾張華元,不敢讓錢幣離開自己的視線,其他人也是差不多,她們都在提防著小手。
當地的貨幣已經差不多崩潰了,主要是之前廓爾喀的經濟,被天竺嚴重滲透,天竺經濟壹崩潰,他們也跟著倒黴。
而廓爾喀的官方,看到這種情況,在迫於無奈的情況下,幹脆破罐子破摔。
現在廓爾喀經濟沒有進壹步惡化。
為了挽救經濟,當地只能開放市場,又允許華企進入礦業、電信、基建、水務、發電、航空等領域。
今年過來的遊客,給廓爾喀帶來大約172億華元的收入,這是壹筆非常巨大的收入。
如果這筆錢,全部用於購買糧食,可以購買3000萬噸大米。
當然,由於運輸難題,廓爾喀之前是有錢都買不到糧食。
不過隨著拉加線的全線貫通,三個月來,飛鵬集團和豐民農業合作,已經連續向廓爾喀運輸1241班次的貨列,其中糧食壹共是2.4萬車皮,共計184萬噸左右。
目前廓爾喀的人口,大約是2898萬人左右,184萬噸糧食足以供應600萬人食用壹年左右。
正是如此龐大的糧食輸入,迅速穩定了當地物價,人可以不吃肉不吃蔬菜水果,但不能連糧食都沒有。
不知不覺,終於輪到了尼婭,她急匆匆推著購物車,向糧食區走去。
不過她不敢太快,因為之前就發生過顧客爭先恐後的踐踏事件,之後時光超市就加強了管理,如果被發現擠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壹個月,嚴重甚至終身黑名單。
突如其來的大饑荒,讓本來就是人口密集的加德滿都,遭受了嚴重影響,今年夏秋期間,餓死了上千人。
很多人至今都心有余悸,如果不能購買時光超市的平價糧,後果可能會非常嚴重。
來到糧食區,主要是大米、土豆和幹玉米粒,尼婭看了看價格,今天豐產大米(超級雜交水稻)價格是0.96華元壹公斤,雖然這種大米口感不好,但價格卻足夠便宜。
其實時光超市並沒有賺多少錢,畢竟運輸費用挺高的,到加德滿都的綜合成本是0.62~0.68元左右,減去倉儲人工之類,壹公斤米就賺錢0.12元。
當然,超市裏面還有其他好吃的大米品種,只是價格通常是2~3元每公斤。
超級雜交水稻本身的意義,就是量大管飽,人都快餓死了,誰還會在乎口感不好。
精打細算的尼婭,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大米,心裏的安全感大增,每天來糧食區逛壹圈,成為她來超市的日常。
其實她在壹個星期之前,就購買了五百公斤大米,囤積在家裏面。
只有經歷過那種饑餓,才會明白,什麽金銀珠寶,什麽車子房子,什麽教義經文,通通都是虛的。
這超市裏面,那堆積如山的糧食,才是她心靈得以平靜的偉岸神靈。
就算家裏囤積了大量糧食,每壹次來超市,她都懷著虔誠的心,仿佛朝聖者壹般,過來糧食區看壹眼。
和尼婭壹般的人,其實並不在少數,在這困難的時代夾縫中,糧食帶來的安全感,幾乎是無可取代的。
不壹會,她的購物車上,多了十幾個新鮮的土豆,然後又去蔬菜區,挑選了胡蘿蔔和洋蔥,最後還買了半只冷凍雞。
好久沒有吃咖喱飯,她準備給幾個孩子準備壹餐咖喱飯。
路過收銀臺,壹旁的電視機上,正播放著天竺的壹些時事新聞,她看到了戰火紛飛的城市、瘦骨嶙峋的難民、還有變幻莫測的極端天氣。
看著購物車上的食材,尼婭不由自主的嘆息:吃飽也是壹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