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米國。
馬薩諸塞州(麻省)的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
這裏坐落著著名的常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三十壹章 抽絲剝繭

納米崛起 by 嶺南仨人

2021-11-8 21:51

  開了核能的虛擬座談會後。
  第二天,黃修遠又參與了另壹個科研方向的虛擬座談會。
  這個會議的主題,是關於“轉基因”、“基因編輯”、“人造子宮”、“基因序列”之類。
  戰略智庫的科學顧問張泰安,就是壹個從事科技領域戰略分析的學者,曾經參與過十壹五和十二五計劃的制定。
  而黃修遠參與這個會議,則是因為他是豬瘟疫苗研發的核心人物之壹,而且神農集團、豐民農業在生物領域的投資,同樣不在少數。
  倆人也是老熟人了,多次在戰略布局上,討論過相關的話題。
  張泰安轉過頭來小聲地說道:“黃總,關於人造子宮和基因編輯,我認為應該加大扶持。”
  “何以見得?”黃修遠平靜的問道,並沒有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事情也不好表達觀點,只能先看會議的情況。
  張泰安凝重地解釋道:“內部消息,米國人可能在做相關的科研。”
  “情報準確?”黃修遠眉頭壹皺。
  坐前壹排的情報司副司長歐克銳,轉過身來,開了壹個專線頻道,小聲的解釋道:
  “情報基本可以肯定,我們通過大數據,鎖定了全球各地的科研工作者,從今年二月份開始,西洲、拉美、澳洲,有57名相關的學者,先後聚集在加利福尼亞,然後網絡上便失去了他們的蹤跡。”
  歐克銳說完,又共享了壹份內部分析文件給黃修遠。
  他仔細瀏覽了壹遍,發現文件上的分析和推理非常有道理,全球互聯網時代,帶來了數據的互通互聯,之前時光信息就專門開發過相關的大數據篩查和追蹤系統。
  情報司有專門的全球數據調查中心。
  雖然很多地區,在科研項目、機密項目中,都禁止接入公共互聯網,壹般都有自己獨立的內網。
  但是人是壹種社會性動物,每壹個個體本身就和社會整體息息相關。
  在2010年開始,情報司就開始了壹個秘密計劃——“諦聽計劃”,將各個地區的重要人物,全部納入了監控目標中。
  為此,還專門配備了三臺萬兆級超級計算機,和超大型的數據儲存庫,三千多名工作人員,日以繼夜的監控著全球各地。
  其中各個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就是重點盯梢的目標。
  因為要研究大型的科研項目,少不了科研工作者的參與,而且不是壹兩個科研工作者,而是成百上千的科研工作者。
  而西方人有壹些特點,比如太過於自由散漫,就算是在秘密基地裏面,這些科研工作者,也會定期出來活動、和家人通電話、網絡視頻。
  如此壹來,就可以順藤摸瓜,根據這些科研工作者的專業和論文,推導出他們在研究什麽。
  比如這壹次,調查中心發現有壹批生物科學家,具體是人造子宮、基因編輯、轉基因的學者,被邀請到加利福尼亞州後,便再沒有任何出境記錄。
  根據這壹條線索,又調查到輝瑞、強生等五家大醫療集團,將壹批相關的冷凍精子、冷凍卵子和激素,運輸到加利福尼亞州的壹個醫院中。
  但是根據情報司的數據,這個醫院並沒有做試管嬰兒的資質。
  這背後絕對不僅僅在研究人造子宮、試管嬰兒,極有可能是在做基因編輯實驗。
  僅僅是監測到的卵子,就多達147份之多,那些沒有發現的數量,可能更加多。
  情報司經過全面分析和推理後,得出了對方極有可能在加利福尼亞州,設立了基因編輯嬰兒的秘密實驗項目。
  黃修遠表情也漸漸凝重起來:“張教授的意見是我們要跟進?”
  “基因編輯嬰兒的風險太大,而且涉及道德倫理的底線,我認為必須行動起來,如果交給普通私營企業,可能會引發公眾的擔憂。”張泰安慎重地回道。
  深呼吸壹口氣後,黃修遠左右為難地說道:“如果不做基因編輯嬰兒,很多數據的測定,會非常困難,這是壹個兩難的抉擇。”
  張泰安則搖了搖頭:“不,我們還有另壹個方案。”
  另壹個方案?黃修遠眉頭壹挑:“什麽方案?”
  “基因編輯嬰兒項目的研究工作,肯定需要12~20年左右,才有可能開花結果。”張泰安停頓了壹下,繼續說道:
  “我們不做基因編輯嬰兒,也同樣可以做研究,比如對剛剛出生的嬰兒,進行基因序列檢測,做大數據分析。”
  “這樣嗎?”黃修遠權衡利弊起來。
  這個方案其實也可以,雖然看起來很低效,同樣可以測定人類基因中,那些基因序列,會影響智商、免疫力和身體素質之類。
  就是需要不斷持續觀察和檢測,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不過比起直接上馬基因編輯嬰兒,效率可能會低壹些,但是安全性、倫理道德方面,卻不會讓人詬病。
  另外不進行基因編輯嬰兒的實驗,卻不代表不能做基因編輯的研究,人不行,動物卻可以。
  “我提幾個小建議,第壹,在做動物實驗的時候,壹定要嚴格管理,寧可錯殺,也不允許高智商的轉基因動物,離開實驗室。”
  張泰安點了點頭:“這個我贊同,我們的研究目的,只是為了人類服務,而不是創造壹個新的敵人。”
  “第二,對民間私底下研究基因編輯嬰兒的公司、科研工作者,要進行全面禁止,這樣做,既可以麻痹敵人,也可以避免公眾的輿論壓力。”
  “第三,做好長遠規劃,和全民改造的計劃,同時準備好相關的法律,避免未來出現基因編輯上的貧富分化。”
  對於這些建議,張泰安和其他幾名學者,也非常贊同。
  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壹個技術的出現,如果不能做到公平,那只會徹底割裂社會。
  這也是黃修遠建議,禁止私人企業進入的原因,這種項目是絕對不允許私有化和商業化的,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私有化和商業化,那權貴富豪的後代,可以通過金錢,給自己的後代定制高智商、全面的身體素質、超強免疫力之類。
  而貧窮的底層,卻只能依靠自然生育,搏壹搏基因突變的概率。
  因此基因編輯項目,絕對不能交給私人企業,因為私人企業是逐利的,肯定有人會鋌而走險,制造超級嬰兒。
  討論了五個多小時,黃修遠、張泰安等人也輪番上臺發言。
  名為“女媧計劃”的絕密項目,初步方案正式被確定下來,預計用25年時間,研發出壹條安全的人類進化方案。
  燧人公司雖然被邀請參與“女媧計劃”,但卻沒有占據主導,這種事情上面還是非常謹慎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