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壹

風禦九秋

歷史軍事

六月,某日深夜,黃縣高中傳達室外。 “大哥,妳就幫我去叫壹下吧,我真有急事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二十三章 黃帝難做

歸壹 by 風禦九秋

2021-3-3 18:59

  眼見吳中元開心大笑,祝千衛唯恐他壹時興起隨口賜婚,急忙說道,“聖上聖恩眷顧,卑職感銘肺腑,但婚嫁之事不敢輕易草率,聖上且再寬限卑職半年,若是逾期無果,聖上再賜婚也不遲焉。”
  “半年?”吳中元皺眉歪頭。
  “五個月。”祝千衛急忙糾正。
  “哈哈,行啊,”吳中元點頭答應,“我說話算話,就再等妳五個月。”
  私事告壹段落,二人的話題重新回到了公務上,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祝千衛是吳中元壹手提攜的心腹,他對祝千衛極為信任,對於四方大營壹些細節上的操作他也並沒有事事欽定,對於用人之道吳中元並不是非常精通,但對人性他還是比較了解的,每壹個下屬都希望能向領導證明自己的能力,作為領導,應該大膽放權,讓下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開展工作。凡事指手畫腳,吆三喝四,反而會令下屬心生反感,進而導致消極怠工。
  隨後二人推敲的四方大營兵士的服役時間,這個問題也很關鍵,總不能讓士兵終身服役,不然會嚴重削弱士兵的鬥誌,搞的四方大營跟閻王殿似的,來了就回不去了,這不成,得讓士兵有活著回去的希望。
  如果以時間為限,有可能會造成士兵戰鬥的時候貪生怕死,畏懼不前,推敲良久,最終決定每個月都放十個人回去,這十個人必須是浴血拼殺,立有戰功的,回去之後終生免役。
  四方大營各駐軍壹萬,加上各級校尉和統兵將領以及後勤保障人員,後期還得配備巫師,其總人數應該在壹萬兩千人左右,這麽多人壹個月才放十個回去,比例很小,但這也沒辦法,總不能每個月換壹批,再者,人都有僥幸心理,就跟買彩票壹樣,雖然知道機率很小,卻仍然奢望著自己能夠中獎。
  單是推敲這壹個問題,就用了半個時辰,之後探討的是糧草補給問題,在籌建四方大營之前,中土是沒有脫產的士兵的,都是平時為農,戰時為兵,四方大營的總兵力加在壹起將近五萬人,這些人是不勞動的,在壹天兩頓幹飯的情況下,每天所消耗的米糧是個很恐怖的數字,尤其是在此時生產力非常低下的情況下。
  糧草問題壹直令吳中元頭疼,但有些問題不是避而不談就不存在的,對抗五道侵襲也並不是壹味的打架,除此之外還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每個問題都得克服解決,尤其是吃飯問題,沒有糧食人就得餓死,人都沒了,還打個屁仗。
  焦頭爛額倒也不至於,所有問題都得逐壹解決,不過壓力巨大倒是真的,中國歷史上有四百多個黃帝,加上壹些雜牌兒王侯能有八百多人,毫不誇張的說他這個黃帝是這八百多人中最慘的,其他皇帝不管是繼位還是開國,都有前朝留下的政權和體制框架可以延續繼承,都有熟悉本職工作的官吏可以履職,但他沒有。
  沒有老班底也就罷了,還面臨著很快就會發生的來自五道的侵襲,內憂外患,捉襟見肘,困難重重,舉步維艱,屋漏偏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就是壹個難!
  此時已是四更時分,見吳中元無有倦意,祝千衛便不曾告退,留下繼續與吳中元商議軍務,不過此番二人探討的不是四方大營的軍務,而是禁衛親兵的選拔和使用,此前他曾經選出了六百禁衛,後來被祝千衛在訓導的過程中剔除了壹半,還剩三百,按照祝千衛的意思,親兵禁衛還應該繼續擴編,擴增到九百人。
  祝千衛之所以有此建議有兩個原因,壹是當初挑選禁衛的時候鳥族和牛族還沒有真正歸順,禁衛都是自熊族二十座垣城挑選的,而今天下壹統,若是只用熊族人充當禁衛,難免有親近遠疏,厚此薄彼之嫌。
  第二個原因是這時候兵權分散的很嚴重,都在各大垣城的城主手裏,關鍵時刻想要抽調使用,做不到迅即快速,而禁衛是黃帝的親兵,可以充當快速反應的救火小分隊,有熊基本上在中原的中心區域,如果其他城池出現問題,可以將禁衛親兵疾速調往各處應急馳援。
  吳中元采納了祝千衛的建議,隨口命他將此事寫成奏折發往兵部。
  祝千衛點頭應是,轉而起身告退,吳中元之所以讓他書寫奏折無疑是擔心自己瑣事太多會忘記此事,再者也說明他有些困乏了。
  吳中元沒有挽留祝千衛,親送出門,祝千衛受寵卻不自傲,出門之後躬身後退,恭敬退走。
  送走祝千衛之後吳中元小憩了片刻,黎明時分起身洗漱,然後離開大營,去往連山。
  他此番去往連山也並不是單純的接走姜南,還有另外兩件事情也得順便兒辦了,壹是帶領新任姜親王姜韜壹同祭拜西方神獸白虎,二是此前他曾經在平定雅利安人之後將硯山等五座垣城劃給了勇王姜振,這五座垣城原本歸黎韜代管,劃給姜振之後他擔心姜韜會心生隔閡,此番過去得跟姜韜說明此事,消除潛在的不安定因素。
  吳中元此時已經晉身玉虛,淩空飛渡不再需要落地借力,去往連山的途中想的是另外壹件事情,那就是通靈神兵的尋找和使用,得了萬山紅饋贈的大量玄鐵兵器,通靈神兵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被淡化了,但是通靈神兵遠不是玄鐵兵器所能比的,不但更加鋒利,還可以補充靈氣,除此之外還有很大的象征意義,因為通靈神兵的前任主人都是效忠伏羲和女媧的鐵血勇士,誰得到了通靈神兵,誰就會以天選輔弼自居,會對他赤誠效忠。
  在此之前他已經命黎大壽將大傻所在天坑的玄鐵混合玄晶,打造十八件玄鐵盔甲,等到時機成熟,失落各地的通靈神兵盡數找到,當舉行壹次敕封大典,賜予十八位勇士玄鐵盔甲,這麽做的主要目的也有兩個,壹是凝聚人心,提升這十八個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二是鼓舞士氣,得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十八位勇士已經就位,大勢已成,萬事俱備。
  有些時候也不能完全務實,也得務虛,搞點兒形式主意,盡管他自己搞的焦頭爛額,卻不希望讓子民族人心裏沒底,普通子民少有見識,有些事看不透本質,看的都是表面上的東西。
  但涉及到通靈神兵,又出現壹個難題,那就是陽屬通靈神兵之壹的豹龍斧已經被魔族逼進了火山,落於巖漿之中,十八件通靈神兵怕是無法湊齊了,倘若豹龍斧真的被巖漿熔化掉了,那就只能打造壹件仿品,通靈神兵之所以能夠補充靈氣是因為其中藏有金簡玄文,而他通曉天篆文冊全書,可以嘗試打造金簡,篆刻玄文,或許也能有補充靈氣的效果。
  由於不趕時間,淩空飛渡便不急切,自北關去往連山用去了壹個多時辰,此時整個中原都是他的疆土,也沒必要拘泥禮數,直接落於王宮前的廣場上,等待衛兵通知姜韜前來接迎。
  不多時,姜韜和姜南等人壹同自王宮裏走了出來,君臣相見,齊全禮數,同入王宮。
  姜韜很像姜正,不止長的像,性格也像,很會套近乎,而吳中元也不曾拒絕,沒有去往議事的大殿,而是去了後宮,自姜南出嫁之前的閨房坐下,與壹幹外戚相見,吃完姜韜命人準備的早飯之後,便拉著姜韜去往東方山腰的浴池洗澡。
  他是真的想要洗澡,也是想以此安慰姜韜,姜韜剛剛繼任姜親王,心裏發虛,他不想讓姜韜心裏不踏實。
  泡澡的同時吳中元隨口說起劃了五座垣城給姜振壹事,他雖然看似是隨口說的,姜韜卻知道他是刻意說的,目的是不希望他為此事忐忑憂慮。
  姜韜能夠理解吳中元的苦心,便惶恐應答,只道天下皆為黃帝所有,垣城由何人代為管理皆由黃帝定奪,之後又表態自己原本也有類似的想法,只是沒來得及啟奏告請。
  昨日吳中元斬殺姜百裏壹事姜南已經跟姜韜說了,姜韜已經選定了接任之人並於今日晨議之後發出信鳥兒,告請吏部批準。
  接下來吳中元沖姜韜口述了晉身天格九階的練氣法門,身為黃帝,所有人都是他的子民,他沒必要將練氣之法保留藏私,廣傳於眾才是自強之道。
  沐浴更衣之後,姜韜召集本城高階勇士,跟隨吳中元和姜南前往白虎所在的西關進行祭拜,吳中元鄭重宣讀銘功賦詞,歌功頌德,感念表彰。
  正所謂良言壹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四方神獸恪盡職守,終生盡責,壹生耗於此處,作為受益壹方的人族,便是不得回報感謝,也得表明態度,感念恩德。
  白虎原本就對吳中元的印象不錯,因為此前吳中元曾經下令距四方關隘較近的垣城每隔壹段時間就攜帶貢品前來供養酬謝,此番再聽他念誦賦詞,心中越發感動,當日吳中元曾經許諾要幫它們起碑立傳,吳中元此番就是兌現承諾來了。
  吳中元念罷賦詞,白虎回以低沈虎嘯,與此同時抖身化為人形,是壹個身穿灰白麻衣的高大老者,雖是垂暮之年,卻是英武矍鑠,壹道偌大的傷疤自右眉斜至左頰,更添肅殺之氣。
  “人王有心了。”白虎抱拳道謝。
  “尊上千年庇護,勞苦功高,人族理應感念銘記。”吳中元正色回應,這還是他第壹次見到四方神獸幻化人形。
  白虎緩緩點頭,轉而重現獸身,轉身趴伏。
  吳中元本想征求白虎的意見,看看它對獸族是什麽看法,沈吟過後卻沒有發問,此事還需他自己權衡定奪,不宜請教他人。
  祭拜結束,眾人重回連山,姜南自往後宮尋母親說話,姜韜則帶著吳中元去往偏殿。
  如果要議事,自然是往正殿去,往偏殿為何?
  見吳中元疑惑歪頭,姜韜小心翼翼地說道,“聖上操勞國事,多有辛苦,微臣宮中有些歌姬伶人,若是聖上不棄,不妨聽歌鑒舞,以慰憂勞。”
  姜韜說話的同時壹直在用眼角余光偷看吳中元,唯恐吳中元嚴厲自律,不喜此道,未曾想吳中元竟然面露好奇,“咦,這個好,叫來,叫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