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明星疑是精神病

雨夜落刀

都市生活

“我這麽解釋妳們能理解嗎?”
韓舟講了壹個很漫長的故事後,看著眼前的兩名警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八十二章 給扭約壹點小小的震撼

這個明星疑是精神病 by 雨夜落刀

2024-2-17 19:48

  韓舟在非洲拍攝的時候,《東方快車謀殺案》已經全面上架了。
  整個北美都能買到它。
  而在歐陸,大城市的書店,都能買到這本書。
  並且,店主都把《霧色鬥篷》和《東方快車謀殺案》放在壹起。
  扭約。
  穿著大衣的莫琳來到了書店。
  讓她感覺很意外的是,大雪下的書店,居然人滿為患。
  莫琳整個人都傻了。
  從她讀大學起,就認識到,米國人並不喜歡看書,書店沒什麽人。
  就算有,也是去買《水果總裁的壹生》《凱撒宮賭場到脫衣舞會寫真紀實》這種書的。
  但是今天,很多人都在現場排隊買書,人滿為患。
  並且,這些人壓根沒有打開書看壹眼,直接就拿書付錢了。
  生怕買不到。
  莫琳疑惑著上前:“妳好,這是什麽書?”
  眼前大學生模樣的卷毛青年揚了揚手中的書。
  書的封面是壹輛火車的黑白圖片。
  血色的大字寫著《東方快車謀殺案》。
  莫琳更驚訝了。
  這是什麽?紀實文學?
  居然這麽多人在這裏排隊買紀實文學書籍?這不米國!
  其實,米國書籍銷售量還是可以的,主要是沒有盜版,所以各種暢銷書銷量都很高。
  但是,看書的永遠是那些人。
  今天這麽多人擠在這裏買書,莫琳還以為是某個記者調查了某壹樁米國大案,出了壹本書。
  但是,排隊期間,莫琳聽到了壹些東西,感覺並不是這麽回事。
  旁邊的人:“終於買到了,估計有壹半的人第壹波買不到書,得等後天吧。”
  “誰能想到突然下大雪,書籍沒法運送,導致銷售期延後了三天呢。”
  “哈哈,韓神這壹次不知道會帶給我什麽震撼。”
  “班克斯是很厲害,但是這壹次找錯了對手了,兩本書我都看了十頁……已經輸了。”
  壹本偵探小說,還沒看到最後壹頁,只是看了個開頭,就已經輸了,那到了後面,差距就更大了。
  寫書這壹行,是要靠天賦的,前面都差得遠,後面更是會體現智商上的差距。
  終於,莫琳排到了第壹個。
  店員壓根沒工夫說話,莫琳看沒人要為自己服務的樣子,只能揚了揚手:“給我書。”
  店員看都沒看莫琳,左手壹本《東方快車謀殺案》右手壹本《霧色鬥篷》直接遞給了莫琳。
  “三十二美刀。”
  莫琳楞了壹下,這個價格……似乎不像是紀實類書籍啊。
  這貌似是小說的價格。
  看了壹眼,《東方快車謀殺案》二十美刀,《霧色鬥篷》十二美刀。
  《霧色鬥篷》大概比沒有版權的那些書籍價格貴了兩美刀。
  《東方快車謀殺案》大概是最貴的單本小說的價格。
  莫琳擺了擺頭,直接付了錢,然後抱著書離開了。
  扭約的天空,大雪狂暴的落下,寒風刺骨。
  莫琳被凍得耳朵和鼻頭通紅,才回到了自己在扭約的公寓。
  壹個打開窗,就能看到中央公園的公寓。
  放下書,莫琳聽了壹下電話留言。
  “嗨,親愛的……電話留言嗎?我誠心的道歉,壹起晚餐好嗎?就在老地方,等妳。”
  莫琳直接把電話線都給拔了,然後躺在了沙發上。
  在這座沒有人情味的城市,壹個白領、金領日子很難過。
  如果遇到了討厭的人,而第壹眼沒有辨別出來,那就更難過了。
  在這裏生活,沒有那麽多時間去了解壹個人。
  只是某壹次巧合,某壹個小事情,也許壹段感情就開始了,然後就是天崩地裂。
  莫琳順手拿起壹本書:“只有書籍不會辜負我。”
  躺在沙發上,屋裏氣溫高起來了,莫琳脫下了圍巾,把大衣壹丟,穿著靴子躺在沙發上,翻開了書。
  看了壹會兒書,莫琳看到了手機上的新消息。
  大雪變成了暴雪,暴雪變成了雪災,從今天起,停工至少五天。
  莫琳翻了個身,讓自己躺的更舒服:“太好了。”
  然後繼續看書。
  手中這本書,讓莫琳感覺很奇怪。
  偵探小說嗎?
  花了兩天,莫琳硬啃完了《霧色鬥篷》,畢竟沒有別的地方能去了。
  看到最後,莫琳還是挺滿意的。
  這本小說寫的故事其實並不復雜。
  大概就是在英倫,某個警員有壹天接到了報案,有人死了。
  時間是二十世紀後半頁。
  看到死者的癥狀,警員懷疑他是中毒死亡的,然後就去查究竟是什麽毒。
  而解刨醫生說是某種植物毒素,英倫沒有的某種植物的毒素。
  經過大量查閱資料,警員知道了這種毒屬於夾竹桃。
  夾竹桃是壹種原產於阿三國的熱帶植物,在英倫很少見。
  只有壹家專門用溫室培養植物的植物園有。
  於是,警員就到這裏查詢線索。
  然後他就聽說了壹個鬥篷人的故事。
  這個鬥篷人,最近經常出現雜植物園,但是他每次都穿著鬥篷,非常奇怪。
  警員覺得這個消息很值得探尋,於是就去尋找這個人。
  這壹天,警員又接到了報案,又壹個人死了,又是夾竹桃。
  這壹次,警員看到了那個傳說中的鬥篷人。
  而這個人,其實是壹名偵探。
  當然了,警員和他不打不相識,最後互相打了壹架,才搞清楚這壹點。
  兩個人確定,對方也在查自己要查的案子。
  但是,因為打過壹架,所以互相不爽,並沒有互通消息。
  兩人分別去查案。
  而兩個死亡的人本身也是認識的,都是英倫老貴族。
  屬於那種有貴族身份,但是沒有錢那種。
  其中壹個曾經到過米國,認識了壹個富商大小姐。
  在這個時代,英倫落魄貴族,和米國暴發富,有聯姻的傳統。
  所以,這人回歸後很有錢,大家都覺得他是騙到了某個富商寡婦。
  而另外壹個貴族,則是稍微有點家產的。
  兩個人之間還有情敵關系。
  案情進壹步更復雜了。
  莫琳看了足足兩天,看到最後,才發現,故事有點無厘頭。
  其實壹切的答案很簡單。
  那個先死亡的落魄貴族,並沒有去米國,他根本沒錢去米國,他去了阿三國,在曾經的殖民地打工,因為覺得丟人,所以謊稱自己去了米國。
  而他回來後,瘋狂的花錢,讓別人以為他很有錢。
  某壹次聚會中,第二位死者跟他提起了英倫現在流行喝花茶的事情。
  並且炫耀自己有錢采摘最新鮮的花瓣泡茶。
  而第壹位死者為了炫耀,找來了壹枝花,說是地中海產的四季桂花,並且說這是從意呆利空運過來的。
  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泡了什麽。
  他泡的正是他在阿三國帶回來的鮮花——夾竹桃。
  夾竹桃的花,花粉,哪怕是枝葉,都有劇毒,泡水就能讓誤服的人死掉。
  而第二位貴族更傻叉。
  在第壹位貴族死後,舉辦了葬禮。
  他們曾經壹起最求過的戀人提起了四季桂花的事情,並且很可惜自己沒喝到。
  於是這位貴族兄,就問植物園的人買四季桂花。
  結果,植物園的小工,偷來了夾竹桃,當做四季桂花賣給了他。
  而他邀請女人喝下午茶,才知道女人已經動身去了米國。
  所以,他獨自享用了‘四季桂花茶’,然後死了。
  其實,偵探早就知道了兩個死者的關系,但是並不知道夾竹桃的事情。
  而警員知道夾竹桃的事情,但不清楚兩個死者的關系。
  兩個死者的死亡是個黑色幽默。
  而警員和偵探壹起查案比誰先破案,也是個黑色幽默。
  莫琳看完後總覺得很奇怪。
  這偵探小說,有關愛情的部分,寫的不太行,有關人際交流的事情,寫的也不太行。
  案件本身,也並不復雜。
  但是,用語言文字引導,讓人覺得案件很離奇。
  但是,這樣壹來,最後揭秘的時刻,就顯得沒有意思,讓人有點失望。
  莫琳看完後,腦子足足清空了壹天,看了壹天的電視,肥皂劇,才想起了另壹本書。
  《東方快車謀殺案》。
  莫琳覺得,這本書應該比《霧色鬥篷》差不了多少吧?看看也行。
  但正準備看書時,家裏暖氣水管爆了。
  因為大雪,修理的人根本來不了。
  她只能在公寓裏挨凍。
  最後,實在是忍不了,直接到了廚房,打開了火爐,燒了壹壺水,然後搬來椅子坐在這裏。
  閑得無聊,才拿出了《東方快車謀殺案》看了起來。
  故事壹開始,就把莫琳吸引了過去。
  這個故事壹開始,主角就是壹個小老頭。
  壹個華人小老頭,陳波洛。
  【這趟豪華列車,房間很少,能接待的旅客很少,本來陳波洛是沒有機會登上列車的。】
  【不過,列車長知道陳波洛,知道他曾經破獲過無數奇案,是壹名了不起的偵探,也是壹位了不起的紳士。】
  【所以,他才能夠登車。】
  故事壹開始,陳波洛就已經六十歲了。
  簡單的描寫了壹下他的前史。
  華國末代王朝的時代,陳波洛來到法鹵雞留學,想要學成歸國報效祖國。
  而在他學成時,壹次大戰已經開始了。
  波洛沒辦法回到華國,只能留在了歐陸。
  這時候,大量華國華工來到壹戰戰場,作為勞工參與戰爭,而這些人因為不懂歐洲的語言,所以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而波洛精通英文法文德語,於是就在這裏幫扶勞工。
  壹戰結束後,陳波洛準備回國,卻聽說了戰爭結束後,作為戰勝國參與方的華國,本應該收回齊魯租界的,結果齊魯租界居然被會議上的大老爺們給了櫻花國。
  於是,陳波洛到了會議舉辦地抗議。
  並且為這件事情奔走,勢要奪回本該屬於華國的權益。
  結果就是,沒有結果。
  陳波洛意識到,自己回國對於祖國的幫助不大,自己懂這麽多語言,應該留在歐陸做更多事情。
  而壹件事情,改變了他的壹生。
  當初在會議上,提議把齊魯租界給櫻花國那位軍官,死於非命。
  看到這裏,莫琳已經被文字感染了,忍不住誇了壹句‘好死!’
  而這個軍官的死亡,被賴在了華國代表身上,認為這是壹種報復。
  於是陳波洛便去查案,他證明了華國代表的無辜,甚至他都查到了兇手究竟是誰。
  但是,波洛拒絕公布真相。
  軍官的家人懷疑波洛是公報私仇,所以逼迫波洛說出真相。
  結果真相很讓人震驚。
  因為那個軍官是自殺的。
  波洛只說了壹句,【我並沒有因為他對華國認知上的無知而痛恨他,我只想改變他對華國的看法。】
  本來隱藏他自殺這壹點,是希望他能得到他信仰的教宗為他舉辦葬禮,現在好了,是他的家人,逼迫的他失去了這個機會。
  在西方,自殺是要下地獄的,沒法上天堂,所以,於心不忍並且有紳士風度的波洛才隱藏了這壹點。
  結果卻是,波洛被逼的說出了真相。
  從那以後,波洛成了壹個大偵探,而且,沒有任何人敢在他不願意說出真相時逼他說出真相,因為那絕對不是好事兒。
  韓舟個人從其他故事中改編過來的波洛前史在車長口中娓娓道來。
  而《東方快車謀殺案》也正式開始了。
  這輛車上,有十四個乘客,除了波洛,還有十三位本來就在車上的乘客。
  其中壹位米國富商,想要花錢請波洛保護他。
  但是波洛沒有接這個活兒。
  當天,列車前進路上壹頭撞在了雪堆上,沒法前進,只能等白天才能繼續走了。
  而早上,米國富商,就死在了車上。
  而且,房間是從內部上鎖的。
  波洛迅速查看周圍,根據米國富商的死亡時間判斷,是後半夜的事情。
  而後半夜雪已經停了,周圍雪地上卻沒有腳印,所以兇手肯定還在車上。
  波洛檢查屍體,發現米國富商身上有十二道刀傷,而且肯定不是同壹個人作案。
  所以,兇手不止壹個人。
  於是,波洛開始調查車上的所有人,巧合的是車上除了自己和列車長還有醫生,真正的乘客剩下的人也剛好十二個(匈國外交官夫婦算壹個)。
  波洛在調查中,很快就發現了壹個秘密。
  原來,所謂的米國富商根本不是富商,而是壹個米國劫犯。
  他劫持了阿姆斯特朗家的女兒,在得到了贖金後,依舊撕票。
  後來,在審判庭,他賄賂了法官,沒有遭受法律的制裁。
  而現在,車上的每壹個人都有嫌疑。
  隨著波洛的調查,發現了壹個奇怪的事情。
  車上的每壹個人,都曾經和阿姆斯特朗家有關系,或者在那座城市生活。
  要知道車上有米國人,英倫人,法鹵雞人,甚至還有法鹵雞國籍的舊毛熊國時代的公主。
  還有意呆利人,銳典人。
  這些人,都和阿姆斯特朗家有關系,或者和那座城市有關系,就非常奇怪。
  隨著調查,有人說在當晚看到了壹個男人從劫犯的門口路過,但是並沒有看得很清楚。
  於是車上就開始傳言說其中壹個男人就是兇手。
  而波洛曾經看到過這個男人在上車前和壹個女乘客關系密切,但是現在卻裝作不認識。
  於是波洛繼續調查了下去。
  然後這個男人攤牌了,自己只是不想在離婚前傳出緋聞,免得被凈身出戶而已。
  然後,又有乘客給了波洛新消息。
  說是看到壹個便裝男人進過劫犯的房間。
  但是奇怪的是,案發現場發現了壹枚列車員制服上才有的紐扣。
  壹個個的消息,加上案發現場的那些證物,讓莫琳看的腦子不夠用了。
  到底是誰?
  如果說這些東西寫得很混亂,那麽真的是信息太多,會讓人頭疼。
  但是這些信息寫的非常有條理,根本不會讓人理不清。
  但問題是,理清楚後,更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了。
  因為已經寫明了,兇手必然在車上,所有證據和線索都擺在這兒,怎麽就分析不出兇手是誰呢?
  偵探推理小說最大的樂趣,那就是和偵探比誰先找到兇手。
  很多讀者都在嘗試。
  沒怎麽看過偵探小說的莫琳也已經下意識的開始和波洛比誰先搞清楚答案了。
  比如那塊寫了H字樣的手絹,到底是誰的?
  比如列車員制服才有的扣子掉落在現場,但是為什麽列車員自己的衣服扣子是完整的?
  為什麽目擊者又說看到的是穿便裝的男人進入了劫犯的房間?
  這些問題非常多,每壹個都讓人腦子轉不過來。
  更詭異的是,波洛偷偷進入女仆的房間,發現了壹件缺少壹枚紐扣的列車員制服。
  看到這裏,莫琳已經不知道這些證據到底能證明什麽了。
  然而,書中的波洛,已經想清楚了這是怎麽回事。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都知道壹個令人厭惡的殺人兇手被謀殺了,怎麽被殺的?
  有壹個簡單的結論,有證據證明兇手對於我們任何人來說都是陌生的,哈波特太太撿到了壹顆列車員制服上的紐扣,施密特小姐發現了壹套列車員的制服,尺寸顯然不是皮埃爾的,裏面有壹套備用的鑰匙上面,還掉了壹顆紐扣,哈勃特太太又找到了這把血跡斑斑的兇器,康斯坦丁醫生確信這就是謀殺者用的兇器。
  事實很清楚,兇手化妝成列車員從菲爾格來德車站上車,用這把鑰匙輕松進入了拉切特的房間,把他捅死了,由於火車被大雪封住,他丟掉了兇器和制服悄悄的溜走了,那麽他是誰?我有點同意弗斯卡萊利先生的意見,他認為是黑手黨把他殺死的,這種黑手黨內部的仇殺我相信本地警方會查的水落石出的!可是這就完啦?
  不不不!還沒有完,我剛才說過這是個簡單的結論,接下來,還有壹個,更為復雜的……】
  以上的答案,也是莫琳得出的答案。
  但是波洛接下來說的話,顛覆了莫琳的三觀,莫琳以前覺得自己很聰明,但是看完接下來的內容,莫琳感覺自己是個大傻子。
  帶H字樣的手絹其實是法鹵雞國籍的舊毛熊國公主的,因為俄國手寫文字中,N看上去和其他國家字母H是壹樣的,而N正是她名字的首字母。
  說自己不認識阿姆斯特朗家的匈國外交官夫婦,其實壓根就是阿姆斯特朗家的親戚。
  而阿姆斯特朗家因為內疚而自殺的女仆其實是列車員的女兒。
  女教師曾經是阿姆斯特朗家小姐的私人教師……
  在場每壹個人,都和阿姆斯特朗家被撕票的小姐有密切的關系。
  而人數正好是十二人,(其實是十三,但匈國外交官夫婦算同壹個人),這個數字剛好是陪審團的人數。
  當初劫犯撕票了阿姆斯特朗家的小姐,然後卻賄賂了法官逃之夭夭。
  因為公堂沒有能夠聲張正義。
  所以這十二個人,被聚集在壹起,就是為了執行正義。
  這十二個人,每人捅了劫犯壹刀,但都不是致命傷。
  所以,他身上才有十二道傷口。
  而因為每個人都捅了壹刀,所以誰都不知道究竟是誰那壹刀帶走了劫犯的生命。
  所以,十二個人都不用帶著負罪感度過下半生。
  波洛把所有的證據分析了壹遍,壹條壹條印證在每個人身上,並且僅僅憑借自己觀察得來的信息以及在車上發現的信息,就確定了這十二個人曾經的身份或者真實身份。
  每說出壹個人的身份,十二個人都只有愕然和感嘆。
  而讀者已經傻了。
  他們自己跑去查那些東西還有往回翻看前文,想看看是不是這麽回事,結果還真就是這樣,涉及的知識面太廣,以至於擺在書中,讀者都分析不出來真相,只有波洛知道。
  最終,波洛道破了壹切,說出了這個更復雜的真相。
  這時候,其中壹人拿起匕首,想要把波洛永遠留在列車上。
  卻被所有人阻攔。
  他們不是殺人犯,而是為了聲張正義,波洛並不是該死之人,所以哪怕是自己十二個人去坐牢,也不能對波洛出手。
  當列車到達下壹個站臺時,警方到來。
  十二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去坐牢了。
  然而,波洛把掉了壹顆紐扣的制服和兇器交給了警方。
  “兇手殺人後留下了這些就逃掉了。”
  “希望警方能夠抓到兇手。”
  波洛並沒有對外說出第二個真相,而是說出了第壹個。
  韓舟版本的《東方列車謀殺案》不只是用了原著,還借用了其他書籍以及歷史人物的經歷,進行了改編。
  另外也加入了74版電影10版電影的壹些元素。
  當然了,大體故事和絕大部分內容還是保持了原文。
  當看完故事時,所有人都頭皮發麻。
  這種兩個真相的故事,對於前世地球的觀眾來說,並不奇怪,比如《少年派》也是用了這種手法。
  但是《少年派》的誕生,本身就和《東方快車謀殺案》有關系。
  而這個世界的讀者,看到結局,已經傻了。
  偵探小說,還能這麽寫?
  很多人選擇了去回看,然後痛斥自己的粗心大意。
  對於不看偵探小說的人來說,這種感覺還可以化為對作者筆力的佩服,以及新鮮感。
  人對於看偵探小說的人來說,就感覺智商被碾壓了。
  這種感覺,前世韓舟自己也經歷過。
  比如有壹回韓舟看《禁閉島》,精神病主角壹本正經的去查案時,跑去死者小姐的房間裏,提著壹雙四十三碼男人的皮鞋說那是死者小姐穿的鞋子。
  那時候就該意識到主角是個精神病的。
  但是,很多人看的時候比較粗心,壓根沒動腦子,包括韓舟,所以壓根沒發現,等知道真相後看第二遍,才恍然大悟,自己從頭到尾都沒動過腦子,本來早就該發現的。
  而看偵探小說幾乎每壹頁都處於這種狀態。
  知道真相後,重看的時候,就感覺自己第壹遍看的時候是個傻叉。
  第二遍再看,就看到了無數細節。
  然後更加感慨作者實在是太牛叉了。
  現在,全球很多偵探迷都在經歷這樣壹個過程。
  莫琳看完時,已經是深夜,甚至廚房都沒有開燈。
  她下意識的借用爐火的燈光看完了書,現在才意識到,自己居然什麽事情都沒幹,從早上看書看到深夜!
  甚至忘了午飯和晚飯!!!
  肚子此時餓起來了,莫琳才拿出來微波爐食物加熱。
  等待食物時,莫琳又拿起了《東方快車謀殺案》從新看了壹遍。
  每壹頁,都能看到第壹遍時自己錯過的遺失的細節。
  然後深吸壹口氣:“我的智商可能並沒有壹百四,其實只有壹百二?”
  “完了,壹百二也懸了,大概只有壹百吧?”
  “壹百?八十,不能再多了。”
  “糟糕,我可能長了個狗腦子……”
  莫琳再次回過神時,天已經亮了。
  微波爐食物在熱了之後,早已經在微波爐又冷了。
  莫琳閉上了眼睛,在這個世界之中無法自拔,甚至可以說,不願意出來。
  莫琳此時很想傾訴,很想和人說自己發現了如此牛嗶的書。
  也想和看過書的人交流,看看自己還有沒有遺失什麽細節。
  於是莫琳拿出手機,檢索《東方快車謀殺案》。
  很順利的莫琳就看到了艾菲尼克偵探論壇。
  然後,就看到了第壹條帖子。
  《韓神從東歐回來了,飛機十點整在扭約降落!》
  點進去,莫琳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叫做韓舟,是壹個華人。
  他也是壹個導演,也是壹個演員,更是壹個牛嗶的獨立音樂人。
  不過現在他的母公司已經發展到了米國來,所以他順手寫了這本書送給書迷。
  這個人真的太好了,怎麽會有對粉絲這麽好的人?莫琳已經淪陷了。
  然後,莫琳就知道了,現在韓神正在拍壹部電影,去非洲和東歐已經九天了,剛剛坐飛機回米國。
  天啊,韓神居然去了那麽窮苦的地方,壹定很累吧!
  莫琳看了看窗外的雪。
  大雪已經停了,但是積雪很厚。
  雪?就算街道上現在鋪滿了燒的通紅的火炭,也不能阻擋莫琳去朝拜韓神!
  別說火炭,哪怕天上下斧頭,都不可以!
  扭約這邊的記者,得知大影帝邁克爾·科波拉今天跟隨劇組將會在扭約降落,所以早早的開著新聞車到了機場。
  到了機場。
  記者傻了。
  無數人舉著牌子,站在雪地中。
  每壹個人都熱情洋溢,甚至可以說是瘋狂。
  “韓神!!!”
  “波洛!!!陳!”
  “包噶得!”
  在記者驚訝的目光中,壹對鏟雪車到了現場,開始鏟雪。
  有個記者:“兄弟,我這邊的道路不鏟雪嗎?”
  鏟雪車司機:“???為什麽要給妳鏟雪?”
  記者:“該死,妳是市政的嗎?我要投訴妳!”
  司機:“神經病……”
  很快,記者就發現,特麽被鏟開雪的道路,鋪上了紅毯。
  這他媽是鬧哪樣?
  那些舉著牌子的人,如同朝聖者壹樣,越是接近十點整,越是虔誠。
  就是這些人怎麽都頂著黑眼圈?
  現場,有韓舟的國內粉絲留學生也來接機。
  看著人群,由衷感嘆:“看來米國佬也不是沒有正常人,喜歡韓舟,孺子可教也。”
  同伴:“喜歡韓舟……才不正常吧?”
  感嘆的人:“此言差矣,在國內,喜歡韓舟的都不正常,但是這兒是米國,每個人都不正常,喜歡韓舟,就顯得正常很多了。”
  “有道理。”
  他指著壹個牌子:“妳看這牌子上寫的,‘呼嘯的精靈’指的是最後的莫西幹人吧?‘韓神’可能是書迷對他的稱呼?‘什麽樣的病態腦子才能寫出《東方快車謀殺案》’哎呀,米國的韓舟粉絲也發現了啊。”
  “話說《東方快車謀殺案》我也看了,韓神的英文寫作居然有這個水準,他中文怎麽沒見寫作呢?”
  “這妳就不知道了吧,《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盜墓筆記》都是韓舟寫的,只是在國內,他取了筆名叫做金古梁黃,但是在米國,直接寫在百科上,用的原名。”
  “還有這事兒?等壹下,那豈不是……我靠,居然還隱瞞咱們國內書迷,米國書迷比我們先知道真相?”
  “誰知道呢,可能是因為版權問題吧,所以直接簡單認證了。”
  “等壹下,精靈,韓神,有病,嗯,米國人也發現韓舟精神病的本質了?”
  劇組出現時,邁克爾都嚇了壹跳。
  大雪天剛過,這麽多人接機?
  再壹看,不是接自己的,他們是來接韓導的?
  當韓舟出現時,現場瘋狂了,歡呼聲和尖叫聲,就像是搖滾天團表演的十萬人體育館現場壹樣。
  韓舟也沒想到這麽多人來接機。
  達爾夫走在最前面:“韓神,我們是來接您的。”
  韓舟淡笑:“哦,謝謝。”
  達爾夫:“現場來了五萬多人,很多人沒辦法到路邊來,都在外圍。”
  韓舟:“哦,這樣啊。”
  達爾夫感嘆,不愧是韓神,這種場面,居然壹點都不激動。
  達爾夫:“《東方快車謀殺案》九天賣出去八十五萬本,每本能給您分六美刀,壹共,五百壹十萬美刀,稅後三百六十萬美刀。”
  韓舟眼睛壹亮,哈哈大笑:“幹得不錯我親愛的達爾夫!”
  “九天就賣了八十五萬本,壹年不得賣他三百萬本?!”
  “不愧是全美知名的大出版商,厲害。”
  “我停工半天,找個地方慶祝壹下!!!”
  達爾夫心生感慨:韓神就是韓神,聽說有八十多萬書友支持後,這麽激動,卻不流於接機這種形式主義。
  不愧是我的偶像!
  而扭約的媒體,瘋狂的按動相機,攝影機也是瘋狂往前擠。
  這麽多人來給這個人接機,管他是誰,先拍下來,肯定能上頭條!!!
  這個人是誰啊,怎麽粉絲比搖滾天王傑克·普雷利斯的粉絲還狂熱?!
  也有人腦子好用,直接拉著韓舟的粉絲采訪。
  韓舟的粉絲:“他是誰?他是噶得。”
  記者:“???!!!”
  “是我們平時熟悉那個God嗎?”
  粉絲:“比那個God還god!”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