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空間軌道器,即將入軌!
為了保研:開局公布作戰機甲 by 風丘顏涼
2023-8-6 22:28
“主任,目前我們引擎已經完成,最重要的壹部分解決,就差最後全體組裝。”
“在這裏我想問壹下,就現在的壹部分基礎上,我們最短需要幾個月時間?還是和之前壹樣,最起碼需要兩三年時間?我想應該要提前壹些吧。”
亞空間軌道空降團團長,這壹會兒,看著面前卸下來的三個大家夥,完全壓制不住興奮,靠在那裏,眼睛裏放出壹陣光芒。
壹個電話,直接打到西北方面,開口詢問壹些相關情況。
“亞空間軌道器。”
“我找壹下文件……剛剛找到。”
“目前來說,按照文件上來判斷,妳們亞空間軌道器最客觀的情況,需要壹個半月時間,稍微出壹點問題,肯定要稍微長壹些,平均是兩個月時間,當然,這是最順利的情況。”
“不能再快壹點嗎?”
空降團團長繼續開口,有壹些催促。
兩個月的時間。
有壹些久。
他們想上天!想的迫不及待。
恨不得這壹會兒,直接上去。
世界第壹支戰略軌道打擊力量,能不渴望嗎?
壹旦上天,毫無疑問將會載入史冊。
“我的空降團團長,不是我說,這已經是我們部門目前最快的速度,屬於世界超壹流水平,我在這裏說壹句,在這個技術上,相信沒有哪個國家的哪壹個部門,能做的比我們還要快了。”
“退壹步來說,亞空間軌道器和空間軌道打擊力量,總體上是世界第壹例。”
“我們沒有任何以往的借鑒經驗,全部都是從無到有,任何的壹些細節都需要自己來壹步步摸索,是有相當壹部分試錯成本的。”
“而且在這裏面,上面有指令,最重要的是戰士們的安全問題,安安穩穩的帶上去,平平安安的帶下來,這是壹切的首要條件,任何壹點問題都不能出,不能馬虎大意。”
“裏面都是我們最精銳的戰士,壹旦出了問題,我們承擔不起這個責任的,這壹點妳們知道,在時間上真的最短只有壹個半月時間。”
聞言,西北方面的姜主任,在電話裏直接這般的開口。
壹個半月時間。
真的不能再短,再短的話,真的要出問題。
真的是苦口婆心。
萬壹出壹點事,沒有誰能擔的起責任,直接下課都是輕的。
剛剛在接到消息時,他同樣嚇了壹跳。
沒想到,
引擎問題,這麽快就解決了,遠遠的超出他的預料。
要知道壹開始,是三年為計劃的。
就是百年工程引擎問題,也需要幾年時間。
在後面的聊天裏,姜主任這才知道這壹款引擎是和白凡實驗室有關。
“白凡實驗室!”
“果然,還是和他們有關,這樣壹來,百年工程速度還能進壹步提升……哈哈!”
姜主任自言自語的嘀咕著,在心裏,有關於白凡實驗室再壹次拔高。
他算是明白了。
現在幾個重要部門,壓根是離開不了白凡實驗室。
嚴格意義上來說,是離開不了白凡。
就比如上壹次,他可是聽說了,白凡壹倒,科研部門上下全部慌了神,相當壹部分的工程停擺。
在這壹點上,可想而知白凡的重要性。
用國寶來形容都不夠。
“有白凡實驗室,是我華國之幸啊!是我民族之幸啊!”
姜主任在那裏自顧自的感慨,目光中透露出壹絲欣慰。
接著,再壹次的回到工作,面對堆積著的文件。
“師兄,這壹次學術交流,妳來做主講吧。”
“把上壹次研究方向錯誤的壹部分材料,全部拿出來給他們看看,咱們做戲做全套,壹部分的實驗數據同樣擺出來。”
白凡來到大師兄張超身邊,自顧自的開口。
聞言,當聽到自己是主講人時。
張超微微壹楞,壹時半會兒沒有反應過來。
在耐高溫材料小組裏,有壹說壹,他們壹組按照上壹次的成果來看。
只是倒數第二。
算不上成績有多麽優異,甚至說有壹點差。
壓根就沒有想到能輪到自己。
無論怎麽說,這都是壹次國際露面的機會。
“我嗎?”
“其他小組方面呢?”張超問道。
“其他小組有安排,師兄稍微準備壹下,大概後天上午就開始。”
“最高1800K,就算是給他們,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
“壹條錯誤方向,如果只是單純的應用,還是非常不錯的,也能對得起我們換回來的壹部分資料,這壹點他們是不虧的,直接能把壹部分技術和產品進行升級,但是想要繼續研究下去,不但沒結果,而且還會進壹步耽誤時間。”
想到其中的壹些問題,白凡自顧自的笑了笑,拍了拍師兄肩膀。
鼓勵著開口:
“師兄,放寬心。”
“好好準備就是,其他的,沒有任何問題。”
“嗯嗯,那我好好準備。”聞言,聽到白凡這麽說,張超徑直的點點頭,答應下來,露出壹身暖意。
自家大師兄,白凡是知道的。
肯定是有壹部分實力的,不然也不可能被王老收入門下。
只不過,可能運氣方面不是很好。
之前的研究方向被卡,資金被撤。
在耐高溫材料上,同樣是落後了壹步。
正所謂壹步慢,步步慢,才壹直落在後面。
但是,在白凡看來,這並不重要。
白凡實驗室,說壹句毫不客氣的話,只要能夠待住。
跟在後面按部就班的學習。
混都能混出壹個成就。
就更別提大家還在不斷前進和進步。
“想壹想,這兩天,獎項就要下來了吧。”
“借助這個機會,正好給大家壹個驚喜,讓師兄正好也能徹底安心。”
“不然,壹直心心念念的掛著,有些恍恍惚惚,工作方面不能全部投入。”
這時,回到位置上的白凡。
想起前兩天林壹涵和他通過氣的獲獎名單和成就,自顧自的嘀咕著。
同壹時間,科研部門,汪建國正在召開新壹輪有關於白凡實驗室材料適應問題研討,其中旗幟鮮明的提出,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壹步提高相關材料的使用率和推廣率。
現在的壹些,還不夠,只是在軍中普及,相當壹部分民用還沒有推廣出來,沒有達到最高使用率。
並且就之前的壹部分適用情況,做壹次簡單的匯報和講解。
同時在結束之後,相關的壹部分工作報告,直接送到白凡實驗室。
進行相應的工作匹配和調整。
“大家都說壹說,簡單的匯報壹下吧。”
首位上,
汪建國徑直的開口,在壹旁負責記錄的秘書,看著面前這麽大的陣仗,少許的有些吃驚,在他工作十年的時間裏,從來沒有見過哪壹次是為了某壹個實驗室進行單獨的召開成果結算會議。
目前應該是第壹次。
“估計也只有白凡實驗室,有著壹份殊榮了。”
秘書在心裏想著,同時手上的動作不同,劈裏啪啦的在鍵盤上敲著。
這場會議的每壹句,都得原封不動的記錄下來,封存成會議記錄。
“我來吧,我們H軍就拋磚引玉壹下,稍微的談壹談相關材料問題。”
話音剛落,
壹位坐在左手邊第二位,穿著淺藍色戎裝的重點男子,這般的開口:
“有關於白凡實驗室的材料,我們已經使用了X-1項材料,構成了航母的主體框架和壹部分炮臺,相對於之前更新換代了壹些,相關實驗數據檢驗之後,的確是有明顯的提高。”
“就強度上來判斷,在原來的基礎上分別提高了1.5倍和兩倍,大大的提升了性能,最起碼,遭到打擊的時候能多扛壹輪。”
“接下來,科研部門商量準備使用的是耐高溫材料,直接提高發動機性能,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善,進壹步延長航母的使用壽命……達到更高航程。”
第壹個發言的H軍方面,
直截了當的點出X-1柔性材料的使用情況,並且交出了壹份使用數據。
聞言,汪建國點了點頭。
接著,氛圍打開了壹些,總裝部代表直接開口,和H軍部門相比,他們最直截了當的就是作戰機甲小組兵團了。
這是白凡實驗室的第壹代技術,也是目前最成熟技術。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總裝部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作戰機甲小組基本上運用了白凡實驗室材料,新型結構能源電池,X-1柔性材料,智能語音程序……包括現在的耐高溫材料,在第二代青龍作戰機甲上都能夠看到應用。”
“這是我們的壹部分使用數據,遠遠的超出了我們的預料。”
“在民用方面,我們進壹步提出想法,準備在建築機甲和消防機甲上重點作出改善,尤其是後者,耐高溫材料性能和之前相比進壹步提升,能進壹步適應更加復雜的環境……”
第二日,下午三點。
麥克實驗室壹行人在京都下飛機。
剛出機場,二話不說,直接聯系到京大方面。
接著,便迫不及待的直接向著白凡實驗室趕去,壹點時間都不停留。
而在這時,
有關於麥克實驗室壹行人的行蹤和去向和最後目的,在上面的示意下,悄然在壹些媒體上首頁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