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二十五章:葉老師的忽悠
我在北電當教獸 by 三修薩滿
2021-11-23 11:41
李澤楷,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幼子,香港盈科數碼動力公司創建及投資人。
李澤楷是不認識葉冷松的,他是沖著韓佳人的美貌來的。
當然這種場合李澤楷不會白癡到想去搶別人的女伴,他只是有棗沒棗打壹竿子試下。
合適的時候,表露下身份地位和金錢,女人自然就會自已上桿子跟過來。
“這位兄弟看著眼生的很,中國人嗎?”李澤揩人還是很帥氣的,留著短發,帶著金絲眼鏡,主動向葉冷松伸出手。
只是在握手的剎那間,眼神瞟了壹眼韓佳人。
“鄙人李澤楷,香港人。”
“李家小公子的大名,我們內地人都有聽說,幸會。”
“我姓葉,北京人。”
葉冷松聽到李澤楷這個名字,腦中就壹個念頭就壹閃而過。
他並不是只想和李擇揩寒暄,他想打李澤楷手中騰訊公司20%股份的主意。
這個聚寶盆現在還沒有發光發際數字集熱,另外20%在美團IDG手裏。
1999年,李澤楷被小馬哥用三寸不爛之舌說動,投資了110萬美金,從小馬哥手裏買了騰訊20%的股權,美際數字集IDG也被李澤楷忽悠著壹起跟了110萬,同樣拿了20%的股權。
當時這兩家只是感覺騰訊或許能有機會,可直到今日,騰訊還是沒有壹點能看到賺錢的辦法。
當騰訊再次找到IDG的時候,IDG表示騰訊的商業模式根本不靠譜,不能再燒錢了,就不願意再投資。
後來騰訊又找到了聯想,新浪,搜狐,金蝶,雅虎,上得了臺面的大哥們馬化騰都找了壹遍,沒有壹家表示想接盤。
“姓葉?北京的葉家?”“呃,應該是。”
葉冷松回答的很含蓄,不過這句話也等於承認了他的身份。
“葉先生認識我?”北京的葉家李澤楷是聽他父親說過的,上到高層,下到科研、廣電、軍隊都有葉家的身影。
見葉冷松表現的很謙遜,李澤楷是很願意結交的。
國內的這種人情官商場,並不是說有錢就壹定能辦好事的。
“久聞大名,或許用不了多久,李少就會是我的股東之壹了。”
葉冷松感覺可以下個套試探壹下了。
“噢?此話怎講?”“我聽化騰講過,妳和美國的IDG公司各持有騰訊公司20%的股份,他現在正缺資金,要增添服務器,可妳和IDG都不願意再投資了,就托人找到了。”
“噢,這個啊,是的,前年IDG負責人布朗先生跟我壹起風投了騰訊公司,只是我們兩家公司壹直看不到他的盈利模式,所以才沒再繼續投資。
只是葉先生怎麽會突然感興趣投資騰訊了?“李擇楷的普通話說的並不算太標準,不過葉冷松還是能聽懂的。
二人見聊的都很愉快,就找了壹處人少的地方,坐在沙發上接著聊。
“化騰這個人太固執,妳也是知道的,不說妳們先期投資的220萬美元早已燒沒了,後期他又找了幾筆小額投資也是很快就燒完了,所以他才托人找到我,希望我能持股。”
葉冷松說這話並不怕李澤楷去問馬化騰,馬化騰在四處找投資是真的,葉冷松在北京時也讓人聯系過馬化騰問過股權轉讓的事宜,唯壹的只是沒有深入去談,原因是葉冷松手裏沒錢。
李澤楷點頭同意葉冷松的說法,他確實沒打算再投資騰訊,“即然葉先生都知道情況,為何還要投資,其實我最初還是看好騰訊公司的,用戶基數也夠大,只是卻實難找出盈利點。”
“如果按他的發展模式,三五年內都不會有盈利的。
如今互聯網泡沫這麽嚴重,不知道那壹天資金鏈斷裂,不再有投資人,最終只會倒閉。
所以我這次投資就準備控股騰訊,從騰訊公司手裏剩余的60%中,收購35%的股份,做到完全控股。”
葉冷松說到這,就不再說下去了,拿起香檳和李澤楷碰了壹杯,笑著說,“所以今天相遇還是很有緣分的,祝我們以後合作愉快。”
喝了口香檳,李澤楷見葉冷松有告辭的意思,又把話題轉了回來,“葉先生就不怕您的投資也被騰訊燒完了?要知道互聯網科技在當今時代還是很燒錢的。”
李澤楷真的有些好奇了,他想知道為什麽葉冷松這麽自信拿到控股權後,會讓騰訊公司好轉。
當初他投資騰訊也只是千萬互聯網科技公司裏面隨便撒的壹網,也不止騰訊壹家,110萬美完對風投公司來說並不算大,也並不在意。
今天如果不是葉冷松提起,他都不會在意,準備再等兩年,如果有合適的價格,就轉手賣掉。
原本的歷史中也是如此,在MIH沒對騰訊估值並出價前,沒有哪家風投公司再看好騰訊了。
直到MIH給騰訊估值6000萬美元,並出資從李擇楷和IDG手中收購走32……8%的股份,各界投資大佬們才重新把目光聚焦騰訊。
可能李擇楷這輩子都不會想到,如果當時自己沒賣這個股權而是留到了後世,他現在身價已經是他爸李嘉誠的3倍了。
所以在葉冷松提及騰訊,他也就想到了自己的持股,並有些好奇。
“我的經理人給出的意見是可以收購,但要拿到控股權,不能再由著小馬這樣沒止盡的燒錢了。”
李澤楷故作虛心的問道:“願聞其詳。”
好像葉冷松對李澤楷這種虛心求教的姿態也很滿意,笑著端起酒杯說道:“所以我的解決盈利模式是,對騰訊用戶收費,每年30元會員費,也不過5美金,相信大多用戶是能負擔得起的。
目前騰訊有壹億的註冊用戶,活躍用戶在壹千萬左右,哪怕這壹千萬用戶裏只有5%的用戶付費,就是五十萬付費用戶,壹年就有壹千五百萬的營收。
去掉運營成本,每年最少壹千萬的純利潤。
五年內我們的投資就能回本。”